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人間失格讀後感

人間失格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人間失格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人間失格讀後感(一)

  讀完太宰治的書《人間失格》,這是兒子要求我給他買的書,看了說大吃一驚,為了避免兒子正因不恰當的閱讀選取而影響了人生導向,我義不容辭的在拿到書的第一時刻自己先行閱讀。書里有一句十分經典的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兒子說他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感動的哭了,正因他似乎讀懂了太宰治的無奈和痛苦,他很期望我能閱讀這本書,並且期望閱讀能夠給我帶來關於人生的思考,當然,所謂思考那是必然,但是我更關注對兒子思想軌跡的了解,因此,他讀的書,或者是他推崇的書,都是我必須要讀的。

  人間失格,即喪失了做人的資格,這是太宰治的自傳體書札,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絕望,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整本書充滿壓抑和生活的混亂,正因無法理解自己生而為人的現實,使得葉藏一向生活在一種被迫和抽離的狀態,也基於此,似乎他一向在生活的窘困之中無法自拔,金錢是永遠沒法解決的問題,輾轉在一個又一個女生之間,藉此虛度生命,但並沒有哪個女生能夠令他找到生命的好處。他內心善良,總覺得他的行為似乎在對他人造成傷害,於是一次次的離去,但又總是無法逃脫命運的咒語,生活中永遠是女生,能做的就是不斷的用酒精醫學專用自己,不斷的把所有的東西送到當鋪去,拿到的錢再變成酒,如此周而復始,最後淪為一個喪失行動力,靠畫低級的漫畫掙錢,靠自己的臉面去賒賬的男生。為了生存,甚至於為了嗎啡,總之,只要某個女生有什麼他需要的東西能夠給予,他都能夠出賣自己的性和身體,在這本書里,不斷的在看到這個苟活的男生內心世界的掙扎與一次次的崩塌,從書的最開始,我甚至於沒有搞清楚為何,他會有那麼強烈的人間失格的感受,這個世界真的不屬於他嗎?為何從幼年懵懂期的照片上,他就找不到內心真的歸屬?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並不知道來到這個世界的好處何在,但有些人在發奮中奮鬥中尋找生命的好處,有些人卻從很早就開始正因迷茫而放下,我不知道是上天怎樣的安排,令這個原本富有才華的男生,這個臨死但是才38歲的男生的一生竟是如此悲愴?好在最後,他最後自己做了一回主,跳河自殺身亡,生而為人,他很抱歉,但是死去的太宰治並不知道,他選取自殺,會對更多的人抱歉,總是說自殺是最不負職責的選取,就算是在宗教裡面,自殺的靈魂也是無法解脫的,而這些,不知道太宰治是否知道,他的靈魂又是否能夠逃脫那縱身躍下的冰河,每一世的功課總要做完,沒有做完的就算是想逃跑,大概也只是徒增留級的悲哀吧。

  兒子和我說起所謂的"日,本性",就是日本人在戰後所謂的迫害妄想症,他們喪失了戰前的勇猛和勵志,總覺得自己是罪人,那種根深蒂固的感覺影響了日本的文化,而那個1948年就自殺的太宰治是不是也與生俱來的有所謂的"日,本性"呢?

  這是一本需要帶着自己堅定的價值觀去閱讀的書,貼合日本文學一貫的寫作手法,有超多的內心描述,讓人沉溺其中感覺世界都灰暗起來,我不知道兒子的年齡看了這本書會有怎樣的體會,還是期望他能夠多一些思考和決定,而不是陷入其中,好在一齊買的還有村上春樹的《當我跑步時我在談什麼》,至少這是一本用心向上的書。這是兩本在他們同學中間廣泛傳播的書,也期盼這些日本的文化能對他們這一代有正面的影響。

  人間失格讀後感(二)

  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早晨,我睜眼醒來翻身下床,又變成了原來那個淺薄無知、善於偽裝的滑稽角色。膽小鬼連幸福都會懼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趁着還沒有受傷,我想就這樣趕快分道揚鑣。我又放出了慣用的逗笑煙幕彈。 "

  對於這句話,我認為既可以稱為《人間失格》的高度概括,也可以認為是作者太宰治的自白之一。也就是說,下面我所講的既可以稱為《人間失格》的讀後感,也可以稱為對太宰治的評價。當然,這也只是一家之言,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日本無賴派文學大師。出生於日本青森縣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家,父親是位政治人物。14歲便與友人自辦同人志,發表各類文章,對芥川龍之介、泉鏡花的文學十分傾心。1933年開始用太宰治為筆名寫作,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選第一屆芥川賞候補;1937年起,正式投入小說創作。自1936年發表《晚年》后,被推崇為"天才作家",並於1939年以《女學生》獲第四屆北村透谷獎。但其一生都與他最想贏得的芥川賞無緣。他五次自殺未遂,最後於1948年,在《人間失格》發表后,和女讀者投水自盡,時年39歲。太宰治在短短15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30多部小說,其中《人間失格》被認為是最優秀的代表作品,引起無數年輕人共鳴,是日本戰後文學的金字塔作品。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其主人公大庭葉藏害怕與人相處,心中滿布對人類的陰影,可又無法與人隔絕,於是只好通過嘩眾取寵的方式維持與世人最細微的聯繫。他越是搞笑,越討人喜歡,同時他的內心也越害怕被發現自己的真面目。以此為端點,作品描寫了他從青少年到中年的生活,為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自我放逐、麻痹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川端康成說,死亡是最高的藝術。自殺堪稱是太宰治一生的主旋律,而這一主旋律也成為了《人間失格》的感情線索。

  太宰治的第一次自殺發生在高中生涯。因為崇拜芥川龍之介,他企圖用和芥川同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可太宰治吞下的安眠藥太少,只好繼續在人間的苦難。但這一次未遂的自殺,卻給他的一生罩下了一種死亡情結。

  在大學時期他因為學業荒廢被恥笑,因而產生厭世情緒,再次自殺。這次是和一名咖啡館女招待一起跑到海邊雙雙殉情。太宰治被救活了,而與他一起赴死的少女卻真的死了。而他本人差點因為教唆少女自殺受到法律起訴。這與小說中葉藏的經歷是一模一樣的,此處是小說中的重要情節,也是葉藏人生衰落的正式起點。

  太宰治的第三次自殺是因為不能獲得他夢寐以求的芥川獎。太宰治的短篇《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文學獎,但川端康成的反對導致了他的落選。下一屆,他原以為自己可以唾手可得,不料還是落選。再一屆,他一反常態的向評委們乞求,請你們給我希望,雖然我死皮賴臉活下來,也請誇獎一下,請不要見死不救。即便如此,他仍然落選。於是,他跑到山上上吊自殺,因為繩子脆弱而失敗。 顯然,小說中葉藏作為畫手一直鬱郁不得志,只能屈居於三流漫畫家的職業經歷映射的正是此事,由此葉藏的生活每況愈下。

  第四次自殺是因為得知女友曾經有過比他更為親密的男友。本來,他似乎已經找到了幸福的愛情,他們相愛並同居。但當他得知此事,他的表現近乎歇斯底里,以至差點精神崩潰。於是太宰治要挾女友實施殉情計劃,再次因為服用安眠藥過少被救活。而這與小說中葉藏親眼目睹了妻子遭人侮辱,懷着悲憤欲絕的苦楚黯然離去緊密呼應。至此,葉藏到達了對生活希望的終點。他一夜白頭,最後掉入如地獄般的深淵無法自拔,讓他忍不住哀嚎道:"失去當人的資格。我已完全稱不上是個人了……真是不折不扣的廢人。"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的第五次自殺結束了他的生命。他和女讀者一起跳入東京西郊的河裡溺亡。兩人的腰部,用紅色的繩結綁在一起;彼此用手緊緊抱住對方的頭部。而在小說中,葉藏也終於結束了可怕的社會生活,被哥哥送進了瘋人院,終於如願以償的過上了逃離人類的生活。太宰治與葉藏的結局看似不一樣,但實質這種結局對二人來說確實再美好不過的了,至少從此之後他們再不會受到內心絕望與罪惡感的折磨。

  然而作為一個讀者,我一直偏執的堅信一點:越是陰暗的作品,它的萌發點越是原始純真。太宰治的悲劇,葉藏的悲劇,全部來源於一種幽微難明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來源於對自身的反省與批判,是最原始的自責與自卑,更是最原始的對一切美好的嚮往。在悲涼的自我否定中,其實是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懊惱,這種茫然的心境中萌發的是渴望幸福的情愫。所有的故事和自白都迸發自一點最原始的慾望:如果我卑如草芥,膽小如鼠,骯髒如土,我能期盼着他人對我的賞識與愛意嗎?

  雖是不到五萬字的篇幅,《人間失格》的每一個字都沉重不堪,那苦澀與悲切似乎只有親身經歷者,才能描寫得如烙印在自己身上般的深刻。正所謂愛愈深,恨愈深。越是渴望幸福的人,也越是惴惴不安的膽小之人。我不想給予如此悲涼的作品一個充滿陽光的評價,我只得說它是太宰治對人類最後的求愛。正如太宰治對世界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不要絕望,在此告辭!"如風?如水?如沙?是生的鼓勵,還是死的告別?對不起,我寧可不知道。

您正在瀏覽: 人間失格讀後感
網友評論
人間失格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