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有感

讀《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有感 標籤:語文教學 語文教師

  用心作文認真做人

  ——讀《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有感

  鄭榮芳

  與此前學過的以探討教育問題為主的《不跪着教書》《致青年教師》不同,《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一書,專門研究作文教學問題。

  在十幾年的從教生涯中,我發現各種教材和寫作教學序列都樂意把"觀察、認識、思考生活"作為作文教學的第一篇章。我稱其為"作文教學第一課".然而這樣好的預想,卻很少能在實際教學中得到有效的實踐。以蘇教版教材為例。"有感而發",是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寫作內容。據觀察,我校十多位老師的初一作文起始教學,真正去上,並花心思上好這"作文教學第一課"的,極少。究其原因,我也不難發現:

  一、以考代教現象,屢禁不止。

  初一階段就拿中考作文題去訓練學生,路徑是"出題"(一般是中考或中考模考題)、學生寫作、教師批閱(評語有詳略和高下之分)、反饋講評、二次寫作(時有時無)。這樣的教學過程早被證明是低效的,也是被教育主管部門所明令禁止的。畢竟,它不是從寫作素養的提高着手,而是一種典型的應試教學。其核心只是"題":出題、審題、扣題、評價是否合題。而一旦放棄了作文指導過程,就意味着寫作的"固本",讓位給了"博功".

  可是,不知怎的,就是屢禁不止。在書中,王老師他也不止一次地高呼:"這些功利性的作法,正在毀掉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

  二、對"寫作即生活",視而不見。

  "聽說讀寫,想最重要!"這也是王老師在書中一再提及的。可是,作文教學中,多數老師缺的,還是如何讓學生去"想",即如何引導他們真正去關注生活、體會生活、思考生活。

  再以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寫作教程為例。專題內容是"有感而發",教材中給老師和學生的提示文字雖不短,但全是"要有感"這個說教。性質上,只是介紹了一個寫作知識:你的感想要源於你自己的生活。可是,我左看右看,也看不見編者告訴學生如何(怎樣)去關注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甚至發現生活。我們老師中的多數,也不願自己從材料中去發掘出一點什麼,只會照本宣科。如上所言,有人甚至連"本"也不宣。

  我想從書中找到王老師的解惑之法,就迫不及待地往下趕着閱讀的進度。還真被我找到了!不信,請看這一句:"從本質上講,作文就是做人,教師指導學生寫作也是一個‘立’人的過程。"

  1.幫學生樹立善想、敢寫的意識。

  "想"是什麼?我以為當然是思考,是思想。一個不會思考,沒有思想的學生,即使掌握再多、再好的寫作技能,寫作時,也只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教學時,每當看見此類學生"不是無話可說,就是套話連篇;不是平庸淺薄,就是言之無物"的所謂"大作",我都哭笑不得。當然,也非常鬱悶。

  青少年學生正處於成長期,可塑性很大,引導他們評論時事,辨析信息,去偽存真,以公民的姿態看問題——就其成長而言,我以為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我等一線教師都努力教學生去擁有看世界的眼睛,想世界的頭腦,寫世界的手,培養他們對外部世界的敏感,我想他們的心智成長速度,一定是最快的,當然不會放緩,更不可能停滯。

  在《問題出在不會思考》一章中,王老師就直指:"學生議論文寫不好,多數情況下不是表達技藝問題,而是不會思考,沒有思想。"他還強調,質疑精神可以這麼來培養:"事情真是這樣的嗎?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有沒有更合理的解說?這樣的觀點是否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接着,他又以學生關心"大米多少錢一斤"為例,強調他們若去順藤摸瓜,就有可能了解中國農民,就能對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有更具體、形象的認識。而這,遠比在文中空寫"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詞句,更真誠,也更有意義。

  本書第三輯中所選的幾個作文教學課例,也都讓我清楚地看到,王老師的作文課堂,是在與學生對話交流中一步步啟發學生思維,開拓學生思想深度和廣度的過程。

  當然,"想"的問題,不是幾堂作文課就能解決的,甚至也不是語文課程所能解決的。這裡,還牽涉到一個更深層次的教育理念、教育體制的變革問題。

  "能救一個是一個,能做到哪一步就努力做到哪一步!"我相信,這句話應該是王老師鍥而不捨、努力前行的動力。

  2.邀學生享受心、手統一的表達。

  修辭立其誠。這個誠,我以為首先在於對讀者的尊重上。掏出心來,讓讀者看到真誠。可是,反觀當下的學生作文,有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每篇作文的開頭,好多學生都喜歡用一組排比句。或許,他們的老師和他們都以為,這是一種"易學、上手快"的手段,也是考場作文的真經。畢竟,閱讀伊始,三個整齊劃一、像模像樣的句子,能讓人初次讀來有心生舒坦之感。

  另有一種奇怪現象,即把余秋雨的文化歷史散文與應試作文"聯姻",生出"文化大散文"這一怪胎。在《提倡簡約平易的文風》一文里,王老師指出,考生憑藉屈原、司馬遷、李白、蘇軾等一干人就可以風行考場,還屢試不爽。

  別的不說,單"屈原向我們走來"一句,就走出了"水的靈動,山的沉穩(2004年江蘇省高考作文題)",走出了"鳳頭、豬肚、豹尾與人生的關係(2005年江蘇省高考作文題)",走出了"人與路(2006年江蘇省高考作文題)",甚至還走出了"懷想天空(2007年江蘇省高考作文題)"!直看得我目瞪口呆。

  盲目模仿這類華而不實的寫法,以不變應萬變,雖然能博得閱卷老師的青睞,卻也讓不少學生反應遲鈍,喪失了思考能力。想想,確實如此呢!結構程式化,題材雷同,內容空洞,語言華麗,學生在大量無病呻吟的演繹中失去的,只能是可貴的創造性。如果這種假大空的文風若持續不斷地蔓延,那就只意味着一件事——不健康的人格,在學生精神世界中,正潛滋暗長。多可怕!

  這兒,我還得補充一句:學生在作文里若敞開心扉,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了,甚至還一鼓作氣,褒貶了幾句時政,咱們這些當老師的,可不能自己先少見多怪,更不必再糊弄得個別領導"非常震驚".因為,這樣的"震驚",給學生造成的傷害,會讓他們刻骨銘心。這一點,從王老師對《六點三十八分》《巴黎,就在街對面》等幾篇習作的"評語、評分,以及事情出來時他對外界的態度"中,都有所體現。

  三、讓學生體驗點點滴滴的進步。

  學生寫作時,王老師真能做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呢!

  對那些寫作基礎較強的學生,他樂意保護他們的表達慾望和維護他們的表達自由。就算來自社會、學校等方方面面的壓力再大,他也一個人全力扛起。他以為,越是敏感的問題,越容易鍛煉思維。會思考,學生才會分析。就一個問題延伸思考,直到詳細地佔有資料,對所能得到的相關信息篩選鑒別、分析思考,最終作出自己的判斷——這是他的期盼,也是他的行動指南。

  他還說:"每當我說起那些不朽的詩句,總會有學生熱淚盈眶。我就想到,還會有更多的東西感動他。他是一個情感豐富、人格健全的人。一個經常被經典感動的學生,他會用生命去追求美的境界。"於是,他樂意給出他能給的最高分,甚至滿分。他就是要呵護這類孩子心底的那份詩意!

  至於那些寫作能力比較弱的學生,王老師他則堅持不提過高要求:一個段落寫得好,就高度肯定這一段;一兩句話說得不錯,就加旁批表揚;再不行,還可以表揚他"標點準確""字跡工整".即便是打分數,王老師對那些孩子也較之常人多出些人情味兒,少了點功利性。他以為,平時作文,既然不是為了所謂"選拔",就不妨當成培養學生寫作信心的利器吧。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王老師還舉這樣一個例子:課堂提問,老師問了一個很淺易的問題,聽課的專家從理論角度質疑老師這個問題的設計沒有效率,沒有價值。但只有這個老師知道,這個問題是專門為那個基礎比較差的同學設計的。

  四、引學生學會堂堂正正地做人。

  "引導學生堂堂正正地做人",這句是我在尋覓王老師作文教學之法時,寫下的第一句話;同時,它也是此書中王棟生老師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我以為,它還是貫穿全書的最重要的一句話。

  在說這句話之前,王老師不無悲哀地講着:"如果學生能無所顧忌自由言說,自由地寫,是正常的寫作狀態;如果他知道要運用智慧,以此來保護自由言說的權利,這是不得已的狀態;如果無法自由言說,但尚有自由思考的意識,其實對我們來說,教育已陷入可悲的境地了。有沒有更可悲的境地?沒有。""在工作中,我觀察那些激動的嚴肅的批評者,感到無可奈何,因為不思考的人是無法戰勝的;缺乏教育常識的人,也是無法以口舌動之的。"

  讓王老師感覺尤其無奈的是:"我們的社會仍然大量存在着這樣的教師,他們自己沒有自由表達的能力,甚至也沒有自由表達的意識,他們的寫作沒有價值,而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會如此。"

  讀到這兒,我定定地坐了很久:我是那樣的老師嗎?我的學生有沒有因我無心的一聲批評,而噤若寒蟬,從此再不敢透露一丁點真實的想法?

  好在我沒有!中小學十二年的母語學習,路途不算短,我這三年,至少可以確保自己能成為那排照亮學生人生之路,眾多夜燈中一直璀璨的一盞。為達成這一心愿,我得讓自己先在寫作過程中挺直了腰桿,堂堂正正地"立"起來,再讓我的學生通過寫作也力爭一個個慢慢地"立"起來!

  江蘇省興化市陶庄中心校

您正在瀏覽: 讀《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有感
網友評論
讀《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