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嗎要自卑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幹嗎要自卑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幹嗎要自卑讀後感
前不久我看了一篇文章,體會有二:一是人要面對自己,二是人要面對失敗。在這裡先說說第一點的讀後感想。
在美國有個人,相貌極丑,街上行人都要掉頭對他多看一眼。他從不修飾,到死都不在乎衣着。窄窄的黑褲子,傘套似的上衣,加上高頂窄邊的大禮帽,彷彿要故意襯托他那瘦長條的個子,走路姿勢難看,雙手晃來盪去。
他是小地方出生的人,儘管後來身居高職,但直到臨終,舉止仍是老樣子,仍然不穿外衣就去開門,不戴手套就去歌劇院,總是講不得體的笑話,往往在公眾場合忽然憂鬱起來,不言不語。無論在什麼地方——在法院、講壇、國會、農莊,甚至於他自己的家裡——他處處都顯得格格不入。
他不但出身貧賤,而且身世蒙羞,母親是私生子,他一生都對這些非常敏感。沒人出身比他更低,但也沒人比他升得更高。他後來任美國總統,這個人就是林肯。
一個人有這麼多的弱點而不去克服,難道也能得到像林肯那樣的成就?
其實,林肯並不是用每一個長處抵每一個短處以求補償,而是憑偉大的睿智與情操,使自己凌駕於自己的一切短處之上,置身於更高的境界。只在一個方面,就是通過教育,來補償自己的不足。他用拚命自修的方法來克服早期的障礙。他非常孤陋寡聞,在20歲之前聽牧師佈道,他們都說地球是扁的。他在燭光、燈光、火光前讀書,讀得眼球在眼眶裡越陷越深,眼看知識無涯而自己所知有限,總是感覺沮喪。他填寫國會議員履歷,在教育一項下填竟然是:“有缺點”。
林肯的一生不是沉浸在自卑之中,而是對一切他所缺乏方面進行全面補償。他不求名利地位,不求婚姻美滿,集中全力以求達到自己心中更高的目標。;他渴望把他的獨特思想與崇高人格里的一切優點奉獻出來,造福人類。
自卑會控制你的生活,在你有所決定、有所取捨的時候,去抹殺你的勇氣與膽略。如果你由於自卑沉淪於心灰意冷的“自卑情結”,那你最終也難以獲得令人滿意的結局。我們需要正視自卑的存在,不退縮,不蠻幹,儘力克服努力超越。
沒有自信的人生,不僅在精神上存在懦弱、迷茫、疑惑和拘謹等許多的缺陷,而且在實際行為上,亦里足不前,痛失機遇。
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軟弱和事業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一個人如果自漸形穢,那他就不會變成一個形象上佳的人。同樣,如果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那他就很難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
許多人都過分的關心外界壞境因素,處處表現得小心翼翼,以至於輕易的否定了自己。試想,你都沒認可自己而自貶身價,別人又如何能認為你有價值呢?一個人如果陷入了自卑的泥潭,他能找到一萬個理由說服自己不如別人。比如:我個子矮、我長得黑、我眼睛小、我不苗條、我家裡條件不好、我學歷不夠等等。一個人如果陷入了自卑,在人際交往中除了封閉自己以外,還有可能低三下四。
由於自卑而焦慮,於是注意力分散了,從而破壞了自己的成功,即失敗——自卑——焦慮——分散注意力——失敗,這就是自卑者自己製造的惡性循環。


相關範文
- ·司馬光!你幹嗎砸缸?
- ·《超越自卑》讀後感
- ·自卑--求職面試的大敵
- ·消除自卑感,充滿信心地進行努力
- ·擦去你的自卑感
- ·面對大山不自卑
- ·你有資格自卑嗎
- ·不必憂傷,不必自卑
- ·高傲的自卑
- ·求職心經:面試不要自己嚇自己
- ·路要自己走
- ·有一個天涯,需要自己到達
- ·要別人愛你之前,請你一定要自愛
- ·【原創18兒女要自強自立不要甘當“啃
- ·親愛的對不起,你要自己帶傘了
- ·韓寒《要自由》
- ·心靈需要自由,生活需要節奏
- ·傻瓜,不要自責了
- ·幸福需要自己成全
- ·打鐵先要自身硬
- ·不爭不吵不鬧,這一切只要自己明白就好
- ·作家要自省
- ·四年級寒假讀後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小學生寒假讀後感作文:《綠山牆的安妮
- ·童話讀後感:《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讀後
- ·教育專著讀後感:《我的教育理想》讀後
- ·教育方面的書讀後感:《好教師就是好教
- ·秋天的懷念讀後感|秋天的懷念讀後感6
- ·教育方面的書讀後感:“教育需要擁抱的
- ·兩學一做讀後感:《把信送給加西亞》讀
- ·2013年暑假讀後感:可怕的巧合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