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讀後感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讀後感

  身為英文專業畢業生,一直不屑於讀一些孩子英文啟蒙的書籍,這次是為了弄明白自然拼讀法,大補這類書籍,汪培E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其實與自然拼讀法無關,但讀來頗有感觸,讚嘆不已,所以想推薦給更多的家長看,看到身邊的很多家長把大把的時間、精力、金錢花在孩子的英文培訓上,卻收效不佳,甚至適得其反,頗感痛心。

  結合汪的經驗和我在帶兒子英語上的一些教訓,做如下總結:

  汪的核心觀點——給孩子喂故事

  不論是英文故事,還是中文故事,給孩子喂故事是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甚至養育孩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課。或者說,親自閱讀的巨大能量遠遠高於簡單的語言訓練。

  在米樂一兩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他屯英文故事書,而且盡量選取他感興趣的,比如英國BBC的花園寶寶系列,Thomas and Friends系列,Richard Scarry系列,蘭登書屋的Step into Reading 1級,甚至更難的神奇校車系列,還有一些網友推薦的入門級英文讀物,如大連理工的小橡樹系列I’m going to read.

  我幾乎搜颳了卓越和噹噹30元以下價位的大多數英文原版故事書,我的原則是一本不超過30,有時一小本原版童書會一兩百元,那樣的話,我的建議還是去國外買。

  在我瘋狂購入這些英文書時,我相信兒子會和我一樣喜歡,不過出乎我意料的是,等我想給兒子喂英文故事書的時候,兒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抵觸情緒,這是我一直以來最苦惱的,每次我一開口英語,無論是講故事還是對話,他就會跟我講,"不要講英語,講漢語。"

  同事也是同樣的情形,她女兒才兩歲多,同事給她念英文故事,她就打媽媽,也是非常明顯的排斥英語,看來是小朋友的普遍情況,我不是強迫型的父母,也只好作罷。

  跟兒子的英國外教也探討過這個問題,外教的答案是我兒子需要motivation,建議我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或遊戲吸引他,讓他喜歡上英語。外教說的motivation,其實就是要激起兒子的興趣,變成他想學。

  我很贊同,不過我並不打算去設計遊戲來和他玩英語,因為兒子在生活中更抵觸我跟他用英語,這一點汪在書中也有提及,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生硬的對話英語很彆扭。和汪不謀而合的是,我也準備從英文繪本入手,用有趣的故事吸引他,今天讀了汪的這本書,又重燃了我給兒子喂英文故事的激情

  關於語言關鍵期

  我豪不懷疑小孩子驚人的語言能力,所以有家長問孩子幾歲開始學英語好,我的回答一出生就可以,甚至從胎教開始,如汪在書中一再提及的,如果是很小的孩子,如一兩歲,甚至一歲以前,在他們還沒有太強的自主意識的時候,父母就可以用中英文故事同時餵給孩子,雖然我沒有親身體驗,但我相信,孩子在大了之後會對中英文故事都習以為常的,估計對英語的抵觸感會小很多。

  雖然我沒有喂進去英語,但我兒子在方言方面的表現我是有經驗的,兒子說話不算太早,但一開口就是同時說武漢話(爸爸說)和普通話(媽媽說),跟我就是普通話,跟爸爸就自然切換為武漢話。這方面我在寶寶樹網站的一些混血兒家庭做過調查,和我兒子說方言的情況一樣,如果父母跟孩子說不同的母語,孩子就會在一開始說話就具備兩種語言能力,同時能夠區分對象切換語言。

  這裡我想插句題外話,我發現很多家庭為了孩子能說好普通話,可以不跟孩子說方言,怕影響了孩子學說普通話,如汪提及的,小孩子的大腦是無比神奇的,那裡的語言能力也是驚人的。上次去廣州長隆,兒子就從公交廣播里自己學了幾句粵語,說得津津有味,我甚至都沒注意到那些粵語報站,如果有可能,我會把兒子丟到廣東和當地人生活一段時間,估計他能掌握粵語,其實方言也是日後孩子步入社會的一種能力儲備,我甚至有一種未經考證的想法:無論是方言還是外語,都是對孩子語言能力的鍛煉,是相互促進的,而不會相互排斥。

  因此,我認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孩子的外語輸入是可以儘早的,但輸入什麼,並不是花了很多錢,上了很多英語培訓就行了,在英語非母語的環境中,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一定要輸入原汁原味的經典作品。

  心一父母推薦的花園寶寶動畫片系列我也認為確實是很棒的英語啟蒙動畫片,男童女童都愛,我從來不給他放中文聲音,甚至不想讓他知道還有中文版的,不然他就不會為了看他喜愛的動畫片兒勉強去聽英文了。他愛看的Thomas小火車系列,賽車總動員的電影,我也都只放英文,有時他會因為聽不懂而失去興趣,不過我還是堅持這樣,他不喜歡可以不看,看其他的,但是看這幾部就是英文的,我認為這對培養他的語感有用,相當於把他丟到國外去。

  關於語言沉默期

  兒子現在四歲半,對於他這兩年所表現的對英語的排斥,我暫且用語言沉默期來解釋。我的理解就是,像孩子說母語一樣,我們會發現,孩子很小開始就能聽懂家人的話,他們不會說,但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直到有一天,他突然開口說話,就是一口流利的表達,和成人無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很小孩子說"花花""杯杯"這樣的兒語,孩子有足夠的能力直接接受成人的語言,無需另創,反而增加孩子的語言負擔。

  在母語的環境中,況且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純輸入,小孩才會開口。要想孩子能說外語,除非生活在國外,在國內,很多家長就憑孩子一周一兩次,一次個把小時的外語培訓,小孩就能開口說外語,怎麼可能,他們說的不過是一些死記硬背的單詞或短句,判斷孩子是否具備某種語言能力,首先應該是像母語一樣能夠自由表達思量。

  所以,在國內,想孩子具備一種語言能力,喂故事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因為故事本身對孩子也是受益無窮的。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汪沒有確切說要多久,至少不是一兩年能實現的,但父母在這其中會不斷發現孩子的變化與進步,需要有足夠的信心與耐力。

  關於外語培訓機構

  這裡我的觀點可能會傷及無辜,但只是我個人想法和做法。汪說道,"美式教育理念,才是全美語學校最大的優點。"

  兒子從兩歲開始跟外教學英語,我的原則是一定是外教,而且最好是英美外教,當然,我先入為主的想法也被打破過,兒子的一位意大利外教以他對孩子極大的熱忱和多樣的方法贏得了每位家長和孩子的信任,兒子至今對他念念不忘。

  我一直慶幸為兒子找對了啟蒙老師,那是一位美國業餘歌手,剛好教學內容也是以唱唱跳跳為主,而且那裡是親子課,我可以看得到兒子的變化。一玩起來,兒子就嗨翻天,但到了一些學單詞的環節,他就很難集中注意力,最終也是這方面的原因,我們退掉了後半年的課程,他不願意去了強迫絕對無益。

  後來我們又去了一家家附近的外資機構,我遺憾的是那裡不是以唱唱跳跳為主了,但兒子當時也三歲半了,那裡的教學遊戲、教學動畫片也基本符合兒子的年齡了。那裡從主講老師到教學主管都是老外,有時我也想過不送兒子來了,確實短期內看不到成效的,但一次和他們教學主管的交流再一次堅定了我的信心,那是一位美國年輕人,他對我提供的建議如饑似渴,他這種誓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理念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把兒子送過去是放心的。

  不過兒子一直還在那個機構的最主要原因是他自己願意,或許他並不是喜歡外語,而是喜歡外教的貼貼紙,他的英國外教也告訴我,在課堂上,兒子最喜歡畫畫和唱歌,經常迫不及待,學些單詞什麼的,興趣度就低些了。

  為什麼我迷信外教,非外教不可,簡單說我並不是送兒子去學習的,而是給兒子創造機會能夠多和老外接觸,不管他們在一起是學習,是玩耍,其實都不重要。如汪所說的,並不是進了全美語學校的小孩都能說外語,一周一兩次的外教培訓就更加杯水車薪了,更關鍵的還是喂英文故事,這是家長每天都可以做到的。

  中文、英文孰輕孰重

  汪家裡的中英文書一般都是等量增長的,如果因為學英語而不打好中文基礎,實在是本末倒置。因此兒子排斥英文故事的時候,我隨他心意念中文故事給他聽,我發現四歲多的兒子經常會一本故事讓我講很多遍,很多天,講到他能夠糾正我講故事中的點滴錯誤,講到他能夠翻着繪本自己講一遍,雖然他幾乎一個字不識。

  兒子四歲半了,我們還沒有教他識字,但他已經有認字的願望了,經常會小手一指,問我這幾個字是什麼,他問的時候我才告訴他,英文更是如此,我根本就不希望兒子儘早識字,甚至拼寫單詞,這也是我為什麼研究自然拼讀法,我隱約覺得兒子還沒到時機。

  如汪說的,把識字的任務交給學校吧,在他不得不學這些的時候家長再助一把力,在有限的學前時光,讓他們盡量玩吧。

  "有聲故事是孩子學習語文的法寶。"

  在非英語環境中,原汁原味的英文故事朗讀對於孩子語言學習是及其重要的,與父母的講故事相得益彰,父母講是親子閱讀,提高興趣,解決問題,聽原版的外籍人士講則對培養語感幫助極大。

  兒子沒太聽說英文故事,但我家車載DVD里一直是一盤孫敬修老爺爺講的西遊記,從我一年多前買回來,就那三四盤輪換,兒子一上車,就要求"孫悟空",我從不在車上給兒子開DVD,對大人、小孩都沒有好處,這樣聽下來,每個故事無數遍地聽,有一天,兒子突然開口自己把一段講了出來,那語調、那用詞與孫敬修老人無二,因此我非常贊同給孩子聽英文故事,最好是他喜歡的,熟悉的故事,父母講過的故事,再反覆地聽,不然的話剛起步會聽不懂的。

  汪多次提到錄音帶的優勢,其實我覺得這其中關鍵是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自己動手,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自己打開聽。確實,選碟片、開碟機對於四歲多的兒子都不是件易事,順着汪的思路,我準備專門為兒子買個CD機,把他喜歡的碟片整理在一起(最好是刻錄備份一下),供他自己選聽。

  父母如何為孩子讀英文故事

  尤其對於英文表達能力一般的父母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上次兒子同學的家長跟着我買了幾本英文繪本,讀給我聽,我不好打擊她,但如果她這樣磕磕巴巴讀下去,我確實擔心會有副作用。

  所以我們在購買時,最好選取有原版聲音的繪本或英文啟蒙讀物,包括我,雖然我跟兒子讀沒有問題,我還是希望他多聽外籍人士的聲音。而且父母把有聲故事買來后要自己做好準備工作,多聽多模仿,再信心滿滿、語句流暢地讀給孩子聽,這樣既起到了親子閱讀的功效,同時對提高父母語言能力也絕對好處多多。

  一句中文、一句英文,中英三遍。

  這是汪自己總結的經驗,我持一定的保留看法,我目前是整個故事一遍中文一遍英文給兒子在讀,當然目前我選的是非常短小的故事,一頁幾個字,全書十幾頁,如果再長的故事就要根據小孩的接受情況靈活掌握了,比如一段中文,一段英文。

  總之,我認為對譯的單位不宜小,尤其是大家習慣的詞詞對譯,對着孩子問,"老虎怎麼說,大象怎麼說",記得兒子的英語啟蒙老師說過,這樣形成習慣,孩子沒說一個英文單詞都會在大腦中經過一道中文轉換,反應速度就低多了,應該讓孩子在環境中自然而然地首先想到的是英文單詞,這或許就是英文思維吧。

  所以我一直理想的是給兒子直接讀英文故事,不做任何漢語解釋,但目前看,有些僅從圖片是不好理解的,孩子還是會問,與其家長順口解釋,不如將中文譯文直接讀給孩子聽,質量肯定會好些,但我擔心的是孩子會從小形成翻譯思維。

  同一本故事書,不要中英文版都買。

  汪的這個觀點對我觸動很大,因為我一直以來給兒子買了不少中英文版的故事書,我的初衷是兒子在熟悉中文故事後,我再將譯文版,就不存在理解的問題,但如汪說的,存在興趣的問題,有中文版在,孩子八成會對英文版不感興趣,這點我還要進一步觀察考證。

  其實我還是認為同一本書的中英文版可以省去翻譯環節,關鍵是看英文版能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最後,還是引用汪的一句話,"在不強求的情況下,能先讓孩子喜歡上一個完整的英文故事,就算成功了一半。"

  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我最新的一點體會,一向認準外文原版書的我開始關注外研社的英語啟蒙書,尤其是適合英語基礎一般的父母,故事音頻、動畫等配套齊全,《麗聲拼讀故事會》和《螢火蟲世界經典童話雙語繪本》是我最近買的,當然螢火蟲那套只選兒子想看的。《麗聲拼讀故事會》是因為心一爸媽推薦英國著名兒童繪本作家Julia Donaldson時我尋到的,雖然國內版有所取捨,但原作者的理念是不變的,只是難度更小,更適合英語非母語小朋友。

您正在瀏覽: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讀後感
網友評論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