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重讀《苦難輝煌》有感

重讀《苦難輝煌》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重讀《苦難輝煌》有感

  深秋十月,在美麗的石油管理幹部學院,在接受為期一個月的黨校學習期間,我重讀了金一南教授的力作《苦難輝煌》。這本書,我一直不陌生,單位的領導也多次推薦過。在黨校這個大熔爐里,重讀《苦難輝煌》別有一番感受。

  波雲詭異,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中國歷史上極其特殊的一個歷史階段,國內陷入了結束百年帝制后的軍閥割據亂世,外部面臨著弱肉強食的帝國主義軍事入侵。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存在着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蘇聯共產國際、日本軍國集團等多股力量在碰撞、博弈。

  金一南教授以蕩氣迴腸的筆觸和前所未有的戰略視野展示了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錯綜複雜的政治格局。正如《苦難輝煌》開篇所言,"蔣介石不是孫中山選定的接班人,毛澤東也不是共產國際欽定的領導者".在這部描繪歷史真實細節的五十多萬字的大部頭裡,處於胚胎髮育期的中國共產黨被置於全球博弈的戰略大格局下。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紛爭與合作,與日本侵略勢力的浴血奮戰和激烈戰爭,與共產國際的意識形態力量及蘇聯國家利益攪揉摻雜而形成的複雜背景,都在金一南教授勾勒的雄渾、生動的歷史畫卷中一一再現。

  《苦難輝煌》里力透紙背的"大視野"和"戰略思維"穿越了歷史時空。在這裡,陰謀與陽謀、冷血與熱血、低潮與高潮、失敗與勝利、卑賤與高貴、渺小與偉大,波雲詭譎,波瀾壯闊。人物命運的恩恩怨怨、沉沉浮浮,歷史事件的驚濤拍岸、滄海桑田,無不掩含着因與果的關係、偶然與必然的辯證,是苦難,也是輝煌,通過苦難能夠走向輝煌。

  滄海橫流,英雄本色的共產黨人

  在聽黨校老師講中國共產黨不斷取得成功和蘇共喪失執政地位的歷史教訓時,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一個由53人組成的共產主義小組,13名黨員參加的一大會議,能在28年後帶領人民奪取全國政權,能在94年後發展成擁有8700多萬名黨員和43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執政黨?為什麼蘇共在擁有20萬名黨員時能奪取政權,在擁有200萬名黨員時能打敗法西斯的侵略,而在擁有近2000萬名黨員時卻亡黨亡國了?這個問題發人深思、耐人尋味。

  從我們黨的歷程看,可以肯定的答案當然不是天上掉下了"餡餅".相反,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沒有多少人相信這個小小的政黨能夠在夾縫中生存並最終贏得中國的未來。正如《苦難輝煌》所說,毛澤東的勝利不是天賜良機,反而,歷史給中國共產黨人的磨難超過了所有其他黨派和政治團體。中國的革命太難投機,也不容許投機。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送來了組織指導,甚至送來了部分經費,但沒有送來"武裝割據",沒有送來"農村包圍城市",沒有送來"槍杆子里出政權".中國紅色政權之所以能夠存活下來,來自於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英勇獻身,來自於中國共產黨雄厚的群眾基礎,來自於共產黨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前景最黑暗的情況下堅守了自己的信仰。英勇的共產黨人在信仰力量的支撐下,緊緊地與中華民族的命運連在一起,"4.12"政變、南昌起義、秋收暴動、五次反"圍剿"、三年南方游擊、兩萬五千里長征,湘江、烏江、婁山關、安順場、瀘定橋、臘子口,一路風雨一路血汗,歷盡萬重險惡,飽受苦難洗禮,譜寫了一路驚天地泣鬼神的壯美詩篇。

  金一南教授毫不迴避紅軍四渡赤水曾經犯過的決策失誤,給我們還原了一個客觀、多維、全面的歷史場景。同時也更充分地證明了,中國革命前進和發展的道路從來就不是鋪滿鮮花的康庄大道,而是處處荊棘密布、時時暗流涌動。這就要求當時的共產黨人尤其是黨的領導人要審時度勢、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探索、去追求、去改變、去創造,最終走向一條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革命之路。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那些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中,錯綜複雜的環境,撲所迷離的時局,命懸一線的形勢,百折不饒的戰爭,無不在訴說著感天動地的壯歌,無不在展示扭轉乾坤的力量。中國共產黨正是這種力量的化身,帶領中華民族探測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深度和時代寬度,最終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富史詩意義的壯舉,中國革命也由此成為了一隻火中鳳凰,在涅中獲得重生,從苦難中走向輝煌。

  苦難輝煌,砥礪前行的燦爛青春

  掩卷長思,感慨萬千。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昔日的戰場已硝煙散盡,發展的重任再次責無旁貸地落在當代共產黨人肩上,一個偉大時代的宏偉畫卷正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作為八零后的年輕人,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火硝煙的戰爭歲月,沒有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我們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春風中成長,感受着20世紀後期的發展輝煌和21世紀的萬千變化。但我們不應忘了這輝煌的背後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曾經受過的苦難,先烈的革命信仰和精神至今感召着我們在一脈相承的事業中與時俱進。

  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九十四周年了,我們要歌頌黨的偉大光榮,更要加深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思索。蘇共歷史巨變的鮮活歷史事實昭示,黨的力量不取決於數量的多寡。歷史還昭示我們,一個政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今天、明天乃至未來,都依然面臨著人民的選擇。那麼,黨的力量真正來源於哪裡呢?我想從《苦難輝煌》中,我們知道了信仰、奮鬥、獨立、奉獻、犧牲的力量,知道了"黨要始終與人民在一起"的亘古真理。

  一日黨校行,一生黨校情。我想這種情更多的是對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的深厚情懷。"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引人自豪,"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催人奮進。習近平總書記講,我們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所未有地接近。我想,我們年輕人揮灑青春的人生舞台也前所未有的宏大和開闊。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英雄本色,懷着感恩之情和敬畏之心對待自己手頭的工作,能吃苦頭、摸清實際、敢於擔當,為我們的黨永葆生機和活力貢獻自己應盡的責任。

  作者:第26期科級班一班四組學員

  國務院法制辦 周士偉

您正在瀏覽: 重讀《苦難輝煌》有感
網友評論
重讀《苦難輝煌》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