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羅拉快跑觀后感

羅拉快跑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羅拉快跑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羅拉快跑觀后感(一)

  相比國產的和美國的電影,我對歐洲電影的接觸就少一些,德國的就更少了。而《羅拉快跑》就是一部德國拍攝的經典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在德國柏林,一個黑社會嘍曼尼告訴自己的女朋友羅拉,因為失誤,丟失了十萬馬克。如果在二十分鐘內找不到十萬馬克,他將被黑社會老大處死。於是,羅拉在二十分鐘內不斷的奔跑。同時,曼尼在電話亭中不斷地打電話到處借錢。第一次奔跑:羅拉沒借到錢,羅拉和曼尼搶超市,羅拉被警方擊斃。 第二次奔跑:羅拉在銀行搶到錢。曼尼被急救車撞死。第三次奔跑:羅拉在賭場贏錢,曼尼找回丟失的錢。羅拉、曼尼成為富人。

  影片從一開始就給我一種奇異的感覺。別的影片在介紹演員的時候僅僅把他(她)的名字放在上面,而本片在開始介紹主要演員的時候,不僅介紹了演員的名字,而且還把演員的頭像照片放到了上面,每次照片出現都會旋轉180°,像是美國的罪犯進入監獄時拍的照片,給人一種黑色、壓抑、惶恐不安的感覺。整部影片看下來,也恰恰是這種感受。片子里,羅拉一直在不停的奔跑。從家門到銀行,從銀行到街角的超市,除了停下來說話,幾乎每一步都在奔跑,而且是大踏步的奔跑。鏡頭的內容在不斷的切換,由電影的畫面變成動畫的畫面,由運動的鏡頭,變成圖片的切換;鏡頭的角度也在不斷的轉換,比如在羅拉家裡拍攝她的媽媽打電話的情景,旋轉了180°,再到羅拉下樓梯時,螺旋狀的樓梯彷彿把人引入一個黑暗的中心,讓人覺得眩暈,分不清南北。

  影片的主人公羅拉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她有一頭火紅的頭髮,炫目奪彩。我一直覺得,紅色代表着熱情、張揚與自信。大多數人的頭髮都是黑色,外國有金色的,但一頭紅色的頭髮確實少見。不管羅拉頭髮的顏色是天生的,還是後來染的,都代表了她的一種個性:倔強,對生活不服輸,永遠相信總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永遠相信她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影片中,她男朋友心煩意亂、手足無措的時候,她沒有亂;當她男朋友感到絕望的時候,她沒有放棄;即使當她聽到要二十分鐘內籌集到十萬馬克的這一超級難題的時候,她依然在積極地尋找解決的辦法。羅拉一直在不斷的、拚命的奔跑,也許奇迹就會在她的不斷奔跑中產生。這讓我想起了新東方的口號: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忽然想起,我小時候是看過《羅拉快跑》的一些片段,只是當時覺得很怪異,就是一個人在那不斷地跑啊跑,每一次跑完了之後又回到原來的地方重新跑,而不是像絕大多數的電影有完整的情節。現在再看這部片子,又有另一番感受。羅拉的每一次奔跑,因為其中的微小差異,就會演化出差別巨大的結果,第一次羅拉死了,第二次曼尼死了,而第三次則兩人都倖存了下來,並且成為了富豪。這似乎昭示着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成為改變我們人生軌跡的轉折點。我們可能會想:假如那年高考,我……假如那次比賽,我……假如那天晚上,我對她說……假如……就像下棋裡面有復盤一說,指對局完畢后,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着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我們總會想象,人生若能"復盤",該會是另一番模樣,就像影片里的羅拉。但是人生不是遊戲,不是下棋,每走一步便會在生命中留下真實的腳印,抹不掉,擦不去,更改不了。生命正是由生活中的每個細節組成,善待每個細節,就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影片中一句台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羅拉說:"上帝,幫幫我,求你了,就這一次。"西方人似乎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信上帝,或者在生活中的大多數的時候信自己信過上帝,因為上帝也說過,上帝助自助者。

  生活中,似乎也只有自助者,才能活出精彩。

  時間與命運--《羅拉快跑》觀后感(二)

  有人說,命運是時間軸上的一個個點的連線,一旦發生就不可改變。但很多時候,人們在遇到問題時總是想,要是當初做某事的時候稍微快一點或者慢一點,結局會不同嗎?

  看了《羅拉快跑》后,不由得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羅拉的男友是個小混混,有一天被指派進行一次交易,結果他在地鐵上搞丟了交易所得的10萬馬克,被一個流浪漢撿走。如果中午12點前交不出這10萬馬克,他就有性命之憂,於是他打電話給自己的女友羅拉尋求幫助,並說如果20分鐘后,她不能幫忙搞到10萬馬克,他就去搶劫附近的一家超市。為了籌到錢營救男友,羅拉在20分鐘之內拚命地奔跑。時間成為決定命運的關鍵。20分鐘的時間裡能籌到10萬馬克嗎?雖然她的男友僅僅只是一個黑社會的小嘍羅,但是她還是那麼深深的愛着他,為了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無怨無悔。羅拉奔跑着,不停的奔跑着,在不停的奔跑着的時候,那一頭紅色的短髮,在風中張揚舞動着,性感無比。但是,從倒計時一開始,20分鐘里每一秒發生的事都可能影響命運。如果這是一個電子遊戲,我們可以在任務失敗的時候重新再來過,可是人生呢?可能再有選擇的機會嗎?

  導演說,我是影片的上帝,我可以。於是電影表現了羅拉奔跑、羅拉找錢營救曼尼的三個過程和三種結果。

  第一次:羅拉在衝出家門,跑下大樓的時候,被鄰居牽的狗嚇到,耽擱了幾秒鐘。結果,由於她的奔跑,影響和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包括導致她父親的一個朋友撞車、向她兜售偷來的自行車的小賊,以及差點撞上玻璃的救護車等等,而她不知道的是,這些人的命運也間接影響到了她。當羅拉趕到父親的銀行時,正遇上她父親的情人跟他攤牌,說她已有了身孕。羅拉衝進去向她父親要錢時,父親剛好下定決心,要拋棄妻女,另娶新歡,就把羅拉轟了出去。羅拉沒借到錢,結果晚到一步,男友已經去搶超市,羅拉於是和他一起搶劫,在逃跑時被警方擊斃。一切都結束了嗎?沒有,這僅僅只是一種可能而已。

  第二次:羅拉在衝出家門,跑下大樓的時候,被牽狗的鄰居伸腿絆到,耽擱了更多時間。路上仍然導致她父親的一個朋友撞車,但在趕到父親的銀行時,因為晚了幾秒鐘,他父親已經在和他的情人激烈的爭吵,因為她告訴羅拉的父親,孩子不是他的。怒氣沖沖的父親拒絕了羅拉借錢的請求,同樣被激怒的羅拉搶過警衛的槍,打劫了她父親的銀行。在拿了錢去拯救男友的路上,由於她的奔跑,導致救護車撞上了玻璃。結果,她及時趕到,阻止了男友去搶劫便利店,但男友卻被飛馳的急救車撞死。這輛車,就是因為羅拉而撞上玻璃,並因此而加速狂奔的。難道這就是宿命,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

  第三次,不甘心的羅拉再度狂奔,這次下樓時,羅拉怒吼着沖向牽狗的鄰居,直接越過他們衝出大門,沒有耽擱一秒鐘。因此,她父親的朋友看見她跑過而停了下來,沒有撞車,結果是他開車直接去到羅拉的父親那裡,按照預約和羅拉的父親共進午餐。羅拉父親的情人因此也沒能和他攤牌。羅拉晚了一步,看着父親的車開走,無奈之下,跑去賭場,用一枚籌碼贏得了10萬馬克。而此時她男友也找到了那個流浪漢,找回了丟失的錢。

  一顆子彈,一次車禍,一枚籌碼:版塊式的三個段落用同一條主線——羅拉的奔跑——共同組成了一個關於時間、關於偶然、關於選擇、關於命運的故事。我相信,不管羅拉再跑幾次,每一次的結局都將不同,她都無法操縱生活中一切偶然的出現——偶然是必然要出現的,這些看似無關的偶然,其實都在改變着每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影片開頭便有下面字幕:"我們不放棄探索。探索的終點將是它的起點。讓我們重新認識探索吧。""遊戲之後也就是進行遊戲之前。"

  有影評說:"導演在《羅拉快跑》這樣一個表面荒謬非理性,內里卻豐富深刻的后表現主義作品中,表現了后工業時代這個充滿了緊張生產和壓抑緊迫的氛圍,人們對生命的深層次思考。科技越發達,人類卻越覺得世界的不可知,越覺得世界和命運的無法把握。"就象羅拉的奔跑,早1秒鐘,晚1秒鐘,結果居然會如此地迥異。影片不僅講述了一個偶然發生的故事,更展開了一場偶然與宿命的討論。

  薩特說,"選擇就是你的命運".每一個人的命運都相互關聯和影響。人的一生就像是羅拉這20分鐘的奔跑過程,儘管在這個過程中有無數偶然和選擇的可能,但是我們永遠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種。一旦選擇,時間無法倒流,命運也就無法改變。

  《羅拉快跑》觀后感(三)

  紅色電話響起,羅拉接到男朋友曼尼的電話。曼尼是個不務正業的小混混,替黑社會老大辦事。有一天他惹出一個天大的麻煩,竟然把走私得來的10萬馬克贓款弄丟了!而且他的老大20分鐘之後就要來拿回這筆錢,懦弱的曼尼只好向羅拉求救,就只有二十分鐘,錢到底在哪裡,如何救命?

  羅拉思索了一下該向誰要錢,然後就這樣為了男朋友開始了三次拚命跑步。

  第一次選擇

  這是羅拉的第一次選擇,她要求助於在銀行的父親,而此刻他的父親正在辦公室里同情人喋喋不休,情人要他為腹中的胎兒作出選擇。羅拉闖進辦公室,惱羞成怒的父親說要和羅拉的母親離婚,從此不再管母女倆的事。羅拉空手而歸,當她跑到見面的地點,時間已過了12點,曼尼已經拿着手槍走進超市,開始搶劫。萬般無奈之下,羅拉打倒了舉槍威脅的警衛,同曼尼一起洗劫了超市的現金。當他們跑到街上的時候,警車紛至沓來,當他們正在徘徊之時,警察的手槍走了火,羅拉怦然倒地。

  第二次選擇

  畫面再次回到羅拉放下電話的一刻,羅拉的父親在辦公室里和情人吵得很兇,根本沒有心思顧忌羅拉的焦急,絕望的羅拉在經過警衛的剎那抽走了槍套里的手槍,要挾她的父親交出10萬馬克。拿錢出門的羅拉被眼前劍拔弩張的警察們驚呆了,然而警察萬萬想不到的是被他們護送到一邊的女孩羅拉正是這場大劫案的元兇。僥倖逃脫的羅拉繼續向見面地點奔去,在曼尼跨進超市的瞬間,羅拉叫住了男友。他們隔着條馬路,羅拉笑了,而突如其來的一輛救護車卻將朝羅拉走來的曼尼撞到,並碾壓而過。

  第三次選擇

  圖像第三次回到情節的開始,這次羅拉的父親接到出門的電話,當羅拉跑到銀行的門口,父親已經乘車而去。曼尼剛走出電話亭便撞見了騎車的流浪漢,自行車上還掛着丟失的口袋,一番追逐之後,曼尼用手槍換回了10萬馬克。

  不知所措的羅拉看見了街對面的賭場,用零錢和首飾換到了一枚100馬克的籌碼,輪盤賭桌前,羅拉連中了兩次20點。

  拿着10萬馬克的羅拉搭上了一輛救護車,急救床上的人已經心律衰竭,羅拉握住了他的手,醫生驚訝的看見病人的心律恢復平穩。12點,焦急等待男友的羅拉看見曼尼從朗尼的寶馬車上下來,朝她跑來……

  這就是羅拉快跑 看電影的時候我不能不說隨着羅拉的腳步而心跳加速。羅拉只有二十分鐘的時間,為什麼不用其他方式呢?比如騎車,我想電影所要表達的就是跑步中的激情,年輕的一代不需要考慮很多事情,要的就是這麼一種跑步中所散發的激情,生命的激情。我想影片的主題就是這中激情,生命是需要激情的,即便是在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面前,我們還是要去用生命的激情拼搏一番,二十分中要湊到十萬馬克,在這看來是個天方夜潭的事情,可是羅拉有兩次做到了,因為她有着救男朋友的一顆心,因為她年輕。雖然有一次沒做到,但那好像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她努力做了。年輕的本錢就是盡自己的能力去做。

  影片更像個遊戲,遊戲式的二十分鐘,就在這二十分鐘里,有三次不同的情況,有三個不同的結果,有些事就是因為一點點的偏差而結果相差千里。電影可以這麼做,而我們的機會只有一次,我們只有一次的"二十分鐘"電影可以從新在來,而我們卻不能在來。後現代主義的天馬行空。

  羅拉為了男朋友而跑,為了自己的感情而跑。羅拉是幸福的,為了自己的感情可以付出一切。

  電影的敘述方法新穎獨到,繼承了遊戲的敘述方式,可以有好三次選擇,這讓觀眾可以從情節中走出來,而想其他跟多的可能性,遊戲式的人生。

  導演是聰明的,在生死問題上把影片拍的是緊張有趣的,讓觀眾在一種相對輕鬆的環境中去感受電影所要表達的。

  搖擺鏡頭突出表現了主人公的急噪不安,鏡頭中添加了一段動畫,給觀眾一種新穎的感覺,畫面的貼換很刺激。電影剪貼的很有 MTV的感覺,這是畫面更為好看。很有時代感。

  電影中的音樂十分配合畫面,特有節奏感。配和了劇情。使電影在視聽上達到很好的效果。

  紅色的主題讓人醒目,紅色電話,羅拉的紅色頭髮還有紅色的卡車等等,一方面紅色代表生命的激情,另一方面紅色也是躁動的,激情與躁動同在。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2004級計網班

  陳鋒濤

您正在瀏覽: 羅拉快跑觀后感
網友評論
羅拉快跑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