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老有所依觀后感

老有所依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老有所依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篇一:觀《老有所依》有感----也說“孝道”

  中國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中國最講究百善孝為先,孝是善的基石。如一人不孝,全民指責。

  最近,淡月觀看《老有所依》電視劇后,如果呂希媽媽不去世,小兩口都辭職也照顧不過來。白內障眼睛看不見的爸爸、老年痴獃的爺爺、癱瘓在床的婆婆。一家一個癱瘓病人,幾個人都忙活不過來,這真是危言聳聽。深有感觸,如今,情況不一樣,“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狀態,國情決定了兩個孩子上面有4-8個老人,雙方父母,還有姥姥姥爺、爺爺奶奶。真的想盡孝,也心有餘力不足。兒女不孝,進養老院的命,兒女孝順,也是進養老院的命。

  當下中國進入老齡化時代,我們都有老的一天,面對養老,淡月想呀,有個好身體,至少能自理,不拖累親人和兒女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人老了,要給自己留點錢,別像劇中雅芝一樣,把房子、存款都給了兒子媳婦,被趕到沒有爐子的柴房住、每天給兒子媳婦當老媽子的下場,人家保姆還有工錢呢,她白乾挨罵還倒貼退休金,待遇還不及保姆呢!

  孔子說,當父母活着的時候,我們要好好孝順他們。真正的孝順應該有愛的心情,應當從心裡去愛他們。《孝經》里說什麼才是孝呢?不單要孝順我們的父母,更應該:大孝於天下,愛天下人,這才是孝的精神。試想如果為政之人可以視天下人為父母,也就說此公務員是人民的好公僕;反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真正的愛父母、愛家庭、愛社會,那麼我們的國家也將更加繁榮富強!元代郭居敬輯錄的《二十四孝》里,就提倡以孝道治天下。其實,“孝”也是儲蓄愛的延續呀!

  慈母多敗兒,寵兒就是殺兒,窮人家的孩子不一定早當家!如今寄生蟲、啃老族比比皆是,做父母的應要頭腦清醒喲!兒孫滿堂也不如半路夫妻。一撇一捺組成人,人是一個人靠着另外一個人才能站得穩,一味的為了兒女付出不求回報是可悲、可憐的一生。老人,也有追求自己的幸福,劇中雅芝為了救小孩遇車禍去世了,要不然和江開國老人的結合該是多麼美滿的一對呀!

  時光就像殺豬刀,刀刀都在催人老。生老病死,大自然的規律,人不可能永葆青春,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這一天。心態年輕最重要。祝福天下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安享晚年,包括將來也會老的我們!

  篇二:《老有所依》觀后感

  近來很少寫東西,倒不是因為江郎才盡,無話可說。實則是我結婚了,也覺得沒那麼多的悲處和牢騷,上天對我也是頗為倦顧的,我是從來沒有想過我還能結婚,況且老婆比我小九歲。

  我也不是有意在同事面前隱瞞我的婚姻。只是覺得同事們對我真是太好了,一聽說我結婚了,肯定會問:”新娘是那的?是不是那個送你’溫暖牌羽絨服’的張珊萍”。我慚愧無地,根本無力面對同事的疑問。

  但一切總還是坦坦蕩蕩好,既然我不能給張珊萍更好的生活,現在又有病友敢不顧一切地跟我從張家界來到成都,我還猶豫什麼呢?想想自己,也快“奔四”的人了。如果錯此機會,怕是真得孤老一生了。於是不顧和鄭敏只認識了二十餘天,也不顧沒有取得母親的意見,來個先斬後奏,就和鄭敏辦了結婚證,當然,這一切是得到鄭敏全家人的支持的。

  婚姻生活和一個人的自由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有了更多的“求同存異”,我現在發現,一個男人沒有經過婚姻的洗禮,就不能真正的成熟起來。我也覺得:”婚姻是前世的姻緣”。就如同卓文君和司馬相如。雖是司馬相如的一曲《鳳求凰》,打動了卓文君的芳心。但更多的是兩人的心意相通。司馬相如在長安得意之時,有一天想納個妾(這在當時是很普遍的事),卓文君聽說后,給司馬相如回了兩句“聞君有兩意,顧來相絕決”,於是司馬相如立即打消了”納妾”的念頭。

  我和鄭敏也一樣,雖是從認識到結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沒有一起生活的經驗,有時也吵架。但我能感受她對我的好,有時看着她忙忙碌碌的企鵝般的背影,我卻有些自責。她不遠千里來到成都,沒有一個親人,我是她唯一的親人,而我卻讓她傷心。

  過去的我,有一種大氣,那就如四川的俚語——“死了當睡着,牢改當工作”,然而我一人解脫了,鄭敏該怎麼辦呢?老有所依,本是年老之時應面對的問題,而“小腦脊髓共濟失調”患者不得不提前面對養老的問題,不得不面對自己無法工作而要生活的問題。

  老有所依,是較沉悶的話題,每個人或早或遲地要面對它。而對“小腦脊髓共濟失調”患者來說,卻是隨時隨地要面臨的問題。未雨綢繆總是好的,Danny曾對我說,要提前對未來做好準備!但如何做準備呢?我們真得要好好想想了。

  青山

  2013年12月7日?

您正在瀏覽: 老有所依觀后感
網友評論
老有所依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