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一)

  雷鋒的微笑在三月綻放;《雷鋒的微笑》這部影片感動了不少觀眾;《雷鋒的微笑》這部影片,讓我們更加了解這位英雄的感人事迹。

  毛主席曾說過:“學雷鋒,不是學習他某一種精神,而是學習他的全部。”雷鋒在他短暫而輝煌的22年生命歷程里,留下了300多張珍貴的照片,而大多數照片上的雷鋒臉上都帶着淺淺的笑容。只有內心有陽光的人,才能笑的如此純真。

  雷鋒是一個熱於助人的解放軍戰士。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的,然後這些平凡的腳印,卻一個個深深地刻在人們的心中!所以“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佳話就這樣在人群中傳開了。

  在部隊里,他勤於勞動:擦車、運輸、修築……幫大嬸找回失蹤二十多年的兒子;在發洪水時,鐵鍬被水沖走,雷鋒叔叔不怕疼痛,用雙手建築堤壩,因疲憊不堪而暈倒。剛醒來又繼續幹活,立下了二等功。在雷鋒即將完成願望,能在北京見上毛主席一面時,他卻開車撞到電線杆,被電線杆壓死,年僅二十二歲。

  中國人民震驚了!一位英雄好漢,因公事壯烈犧牲。中國人民悲痛不己!這麼年輕的生命,多麼可惜啊!

  電影結束,我哭了,哭得淚流滿面!此時,我只有一個感想:雷鋒叔叔是個好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但我們並不是去學習他不顧生命搶救國家財產,而是學習他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學習他團結友愛的精神,長大后才能成國家有用的的人。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二)

  昨天上午,老師帶我們去看電影,《雷鋒的微笑》,故事主要講述了雷鋒助人為樂,勤儉節約,時刻牢記要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他犧牲節假日休息時間到工地搬運磚塊,送老大娘找兒子,捐款給災區,幫學生一起植樹,他做好事從不留名。

  雷鋒叔叔那種助人為樂,節約的好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電影里有這樣一件事,雷鋒的戰友把所有戰士的襪子都洗了,雷鋒叔叔在晾衣服,發現自己的襪子不見了,就到出尋找。這是,戰友問他:你有那N多存款,還捨不得買一雙襪子,你瞧,你這雙襪子穿腳上不怕難受。雷鋒說:只要不耽誤我工作就行。戰友又說:你不覺得難看嗎?“咱們軍人不是把襪子傳給別人看的。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也體現了雷鋒叔叔節約的精神,雷鋒叔叔最後因公殉職了,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 ,學習他勤儉節約,助人為樂的精神 。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三)

  三( 8 )班 劉子鳴

  看了電影《雷鋒的微笑》我感觸頗多,雷鋒出身貧苦,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悲慘地死去,使他成了一個孤兒。他深知沒有共產黨、沒有毛主席就沒有他的成長,所以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時時處處幫助他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就是他生活的寫照。

  雷鋒樂於助人,他把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錢獻給了災區。他利用休息時間給一個小學校義務當老師。在回軍隊的路上為了幫助一個老奶奶尋找失散二十多年的兒子,他沒有趕上火車,所以連夜走了好長時間才回到部隊。經常有人誇雷鋒做得好,可是雷鋒卻說:“我做的還不夠;我做的還不行。”我理解雷鋒說的話,因為超越自己才能一次次的實現自身的更大價值。

  雷鋒剛進部隊兩個月就榮獲了二等功,這是多少中國戰士的夢想啊!雷鋒為自己爭得的榮譽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

  雷鋒因公殉職了,但他的精神是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高貴品格需要我們永遠傳承下去。願雷鋒精神永放光彩!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四)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雷鋒的微笑》,讓我感觸很多。我被雷鋒叔叔的事迹深深的感動了,特別是雷鋒的微笑。

  雷鋒叔叔在工作中盡職盡責,今天該完成的任務絕不拖到明天。在生活中他省吃儉用,連一毛五分錢的汽水都不捨得買,只喝自己帶的白開水,襪子穿破了,他補了又補,也不捨得買新的襪子。而他卻把省下的錢捐給了災區的人民和戰友生病的母親。他幫助老奶奶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兒子,卻也不留姓名……他的品德是多麼高尚啊。

  今後,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在學校尊敬老師、幫助同學,在生活中不亂花錢,吃飯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食物,做一個雷鋒式的好孩子。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五)

  星期三,我們學校組織三年級學生去橫店電影城看了電影《雷鋒的微笑》。

  雷鋒的生命雖然有限,可他做過的好事是無限的。他把迷路的小孩送回家,給貧困地區捐款,無私地幫助別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發大洪水,雷鋒在擋水的過程中,由於勞累過度暈倒了,等他醒來發現自己躺在病床上,他不顧自己還發著燒生着病,也不顧隊長的阻撓,穿上雨衣又衝到擋水第一線。

  這部電影使我體會到在集體生活中,我們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為大家着想;遇到困難要堅強、勇敢、勇於奉獻。

您正在瀏覽: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
網友評論
雷鋒的微笑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