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花樣年華影評

花樣年華影評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花樣年華影評(一)

  說起港片,不得不想到王家衛。而說到王家衛,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便是這部《花樣年華》。這部影片敘述了發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老上海的愛情故事。整部影片瀰漫著一種悠閑、懶散而又沉悶、憂傷的氣息。就如張曼玉身着旗袍優雅地走在昏暗的街巷,那一種冷靜而高貴的寂寞,讓人有一種不可觸及的寒冷。而那包裹在緊身旗袍下的白皙性感的身體,卻讓人感到有股壓抑已久的慾望與熱情在靜靜地騷動。解讀《花樣年華》,其實就是解讀一個時代,以及在那個時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和生活。

  影片講述了一對被各自伴侶背叛的女人和男人的彼此相愛,卻又無法結合的悲劇故事。承受背叛,是一種令人非常痛苦、憤怒的事情,相愛而又不能結合,則更是令人遺憾和悲傷。為了向人們展示人物的這種壓抑和憂傷,影片在拍攝中有很多獨到的表現手法,值得我們研究。

  構圖——

  首先,影片的構圖十分獨特。本片大多採用不完整構圖,以中近景為主。人物一般不在畫面中央,而是居於很不顯眼的地位,有時只露出身體的一部分,比如說一側肩膀和胳膊,或身體的下半身又或是胸部到腰部之間的一部分,讓人覺得很不平衡,很局促。我們看到的很多電影,構圖一般都很完整,尤其像張藝謀導演的作品構圖都十分對稱,人物也是放在主要位置上來表現。

  可本片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構圖手法呢?如果我們從人物的遭遇以及他們的性格特徵上來分析,就不難得出結論。主人公的生活很壓抑,他們的心態拘謹而又消沉,他們幾乎從未站出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在面對背叛時,也是那麼的隱忍和懦弱。他們一直都像是被命運擺弄的小人物,在無奈的現實面前壓抑包裹着自己的情感,無法表達,無處宣洩。而影片採用不完整構圖,正是為了達到這種效果。

  服裝——

  在表現人物上面,服裝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片中張曼玉的旗袍是十分精彩的看點。筆者數了一下,片中張曼玉大概換了八次旗袍,有素雅的,也有稍微艷麗的。旗袍把張曼玉的優美身材勾勒的溫婉而美好。旗袍是典型的中式服裝,女子穿上它會顯得優雅、高貴,但美麗之中卻又不免拘謹和保守。尤其在蘇麗珍身上,那一身身旗袍就像枷鎖一樣,束縛着她的身體、她的心。

  去往2046房間找周慕雲的時候,蘇麗珍在白色碎花短旗袍外面,披了一件紅色紗質的外衣,這是本片中她穿着最鮮亮的一次。那一次的經歷,也許是她一生中為數不多的幾次熱情爆發的時刻。只可惜,在門口迎接她的周慕雲仍是一身黑色的西裝,顯得那麼的憂傷、冷靜。這一次的熱切,結局卻是那麼令人失望。

  音樂——

  影片的音樂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題音樂帶有爵士風格,多在蘇麗珍晚上出門買面的時候響起。富有節奏感的音樂與張曼玉優雅的身段,以及隨着音樂擺動的手臂完美結合起來,令人陶醉。另外,本片的音響做得也很好,在蘇麗珍跑去2046房間找周慕雲的那場戲中,上樓梯的聲音很有節奏感,而且聲音的快慢隨着人的心情而變,表現出人物既緊張又激動的心情。還有蘇麗珍在周慕雲家裡過夜時外面誇大了的打麻將聲,表現出人物心中的焦躁與不安。

  風格——

  王家衛的這部影片有明顯的海派風格。那裡面帶有他深沉的老上海情節。劇中人物穿着打扮一絲不苟,那麼的精緻,有品位,即使他們的居住環境那麼雜亂,不堪,但人物仍然高貴、優雅的生活着。這也許是王家衛心目中上海人的心理、氣質和生存狀態的體現。

  主旨——

  《花樣年華》看似一部只講愛情的片子,但事實上導演卻只是借人物故事為載體,來抒發自己對於時代的感想。本片拍攝於1997年,構思是在1996年香港回歸之前。本來王家衛計劃把故事發生的地點安排在北京,原名為《北京的夏天》,但後來卻決定用文革在香港六十年代的動蕩來隱喻97年大陸中國人的故事。

  片中插播了一段法國將軍戴高樂訪問柬埔寨的歷史記錄片段。柬埔寨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但法國後來與柬埔寨結盟時,受到了柬埔寨人民熱烈的歡迎。中國當時面臨著香港回歸這一大事件,香港人面對着身份確認這一問題,而大陸中國人也面對着開放和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衝擊。但很多中國人卻畫地為牢,固步自封,選擇繼承和背負很多遺留下來的舊思想,面對機遇和挑戰時不敢張開雙臂,去迎接新的生活。

  就像劇中的蘇麗珍和周慕雲,明明已經有了獲得新生活的機會,卻要固守殘缺、進退不得。“我們不是他們那樣的人。”這一句話看似堅定執着,其實卻是在逃避,逃避他們本可以大膽追求和獲得的美好與幸福。

  花樣的年華,本應是絢麗多彩的,可是卻上演得那麼無奈、頹敗和悲哀。當音樂再次響起,張曼玉曼妙的身姿又徘徊在昏暗的街巷,那輕盈而過的紗裙撩起的不僅僅是人們對於美好的遐想,同時還有深深的同情和不盡的詰問:為什麼,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生活?

  花樣年華影評(二)

  屬於《花樣年華》的掌聲已經很多了。先看影評,后看電影,有種很奇怪的感覺,總讓人在不經意中想要否定什麼,掙脫什麼。但是,在看了《花樣年華》以後,我不得不承認:儘管大家都說好,我也無法因此就違心地說它不好。

  這電影營造的氛圍,感覺就象大朵大朵絢麗的鮮花在枯萎以後,芳香依舊瀰漫在房間里,讓你可以悼念它那曾經拒絕枯萎的激情,連同無奈和感傷。當然,在這裡,我並不想說電影的人物和情節。我只是想試着說說,王家衛是怎樣用鏡頭來把握這種氛圍的。

  一.王家衛的移鏡頭

  在《花樣年華》里,王家衛使用了大量的幾乎是唯一的一種鏡頭運動方式:平移。而他的移鏡頭和其他的很多導演比較起來(比如岩井俊二在《燕尾蝶》“南海姑娘”那段中堪稱經典的跟移),王家衛的手法要簡單和標準的多——有起幅,有落幅,中間移的過程十分平穩,一點也不花哨,簡直就象教科書一樣。

  他使用移鏡頭的一個作用,是過場。在兩個場景之間平移,或者從黑場平移到新的場景。這種移鏡頭配合著張曼玉紛繁美麗的旗袍,讓人能簡單明了的看到場景和時間上的變化。同時,平移的鏡頭,也給出了一種平穩的節奏:在普通的一成不變的生活里,時間不就是這樣靜靜的流逝着么?

  王家衛使用移鏡頭的另一個作用是渲染情節。在張曼玉和梁朝偉第一次約會喝咖啡的時候,兩人說起丈夫的領帶和妻子的皮包,這個時候,出現了快速的平移鏡頭(儘管快,移得依舊很穩)。這種節奏的突然變化,產生了應有的視覺衝擊力。使得已經沉浸在慢條斯理的生活氛圍中的我們,開始真正感受到這件事情對於他們兩個人的壓力、驚訝和痛心,但是,這些不愉快的感覺,還不足以毀掉他們的全部生活,至少他們還可以維持相對平靜的外表,這也許和他們的性格有關,和當時的年代有關。

  《花樣年華》中的另一個移鏡頭,可能大家的印象會和我一樣深刻。不錯,就是張曼玉和梁朝偉兩個人在寫小說的時候,鏡頭在鏡子前面來回的平移。因為這是一面三折鏡,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鏡頭和鏡子,從各個角度看到他們兩個人若即若離的樣子,看着鏡子里的世界和鏡子外的世界難分難捨的糾纏在一起。這個時候,來來回回的平穩的節奏,渲染的是他們之間既不是友情也不是愛情但是十分曖昧的感情,讓我們感覺——親密中的距離,平靜中的喜悅,喜悅中的淡淡的感傷。也許,我們不用說的那麼複雜,單是這種嶄新的視覺效果,已經有了使用這個鏡頭的足夠理由。

  二. 王家衛的全景深

  王家衛的鏡頭不移動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定鏡頭,沒有推,也沒有拉。這和電影的整個風格是一直的。於是,在這些定鏡頭裡,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全景深的偏愛。因為,電影最美麗的畫面,他總是用全景深來表達的。

  比如,梁朝偉走進他租的旅館房間那組鏡頭。一上來就是旅館的走廊,從這頭到那頭,全都輕輕的飄蕩着深紅色的窗帘,絢麗的地板向遠處延伸着。接着,就是梁朝偉腳的特寫,進門。我想我們更常見的畫面是,鏡頭跟着一個人走在走廊上,然後,在門口停下,他進門。這是比較常規的處理方法。但是,王家衛的選擇是——他給你一個深邃的空間,然後,讓你的視野就停留在那個空間的盡頭。他是如此的小心翼翼,似乎怕你不知道那只是一個別人的故事,似乎怕你走進去就會打擾了陳年舊事中的人物。

  也許,他就是想讓我們遠遠的看着,隔着紗窗去看另一個美麗的世界,那麼,當這種美麗枯萎的時候,我們所感覺到的才不會是痛惜,而是一種說不出來的不那麼沉重的感傷。只要感傷,就夠了。

  當然,他的這種全景深是和特寫鏡頭配合著使用的。當他想讓你看清一個人臉上的表情和眼神的時候,你不可能會錯過。但是,整個電影的調子始終是遊離的,梁朝偉的髮型和張曼玉的旗袍,無時無刻的不在提醒你,這是昨日黃花,縱然美麗,依舊是一個遙遠的童話。

  三. 王家衛的光和影

  對於光影的把握,一向是王家衛的拿手好戲。早在《東邪西毒》里,就有很多人記住了鳥籠旋轉的畫面和湖水的波光流影。但是,在《花樣年華》里,他對於光影的把握更成熟了,收斂了放肆的靈感和炫耀的企圖,完全讓光影為人物和情節服務,出現了一種更平穩的美感。

  在電影《花樣年華》的許多鏡頭裡,我們可以看到,畫面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是黑暗的,只有一個光源照亮了一小塊地方,而人物就在這小塊的亮處活動,或站,或坐,或者從黑暗中來,又走進黑暗裡去。這種對於黑暗的使用,這種對於空間的省略,這種強烈的明暗對比,使得畫面出現了一種奇特的性格,讓人聯想起倫勃朗的版畫,他們處理光影的風格幾乎是一致的。

  當然,畫面和鏡頭終究是有區別的。鏡頭不可能長長久久的停留在那裡,等待你揣測那黑暗掩飾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空間。所以,鏡頭採用那樣的光影美學,說到底還是為了營造氛圍的需要。除了可以讓觀眾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一小塊光亮的地方之外,黑暗總能滋長一些不安定的情緒,被擠壓的感覺,和更深邃的空間感。

  當張曼玉和梁朝偉擦肩走過麵攤前的石板階梯,鏡頭移到路邊那盞昏暗的路燈上。整個畫面都是黑暗,只有那麼一點不清晰的黃光亮着——這個畫面停了很長很長時間,長的讓每個人都覺得這黑暗在醞釀著什麼,然後,突然就下雨了。在黃色的逆光照耀下,雨點顯的格外的大,格外的晶瑩。這段鏡頭當然有着導演想表達的隱喻,但這隱喻就是因為光影的加入,才顯得那麼強烈,打動人心。

  在說完了這三點粗淺的理解以後,我仍然要對王家衛表示尊敬。這電影,讓我重新開始體會黑場的作用,在這以前,我一直對於那些在自己片子里不斷使用淡入淡出企圖人造節奏的導演心懷怨恨,總想把他們吊起來痛打一頓,才能勉強釋放看片的鬱悶。如今看來,我還需要反思。

  我更要對王家衛的敏感和多情表示尊敬,如果不是這樣,他就不足以把握懷舊的尺度。從電影的結尾來看。他相信:即使割捨了一份感情,它仍然會在心底最溫柔的部分頑強的蔓延,只有時間,才能讓離別的痛苦漸漸淡去,然而對過去的感傷卻始終還在那裡。

  花樣年華影評(三)

  一次搬家,促成兩對婚戀外,因為各自的境遇不同,爾後便是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的想念。本以為可以不去想,也可以不動心,也不會想念彼此,但當真正要分開時,渴望之情和留戀之意湧上心頭,揮之不去,在後來的幾年裡,他們對這段感情是戀戀不捨,也是念念不忘,從來沒有忘記過對方,但嘗試着不再想起,僅僅拿起電話,聽聽那頭傳來的呼吸聲,然後緩緩放下聽筒,便已滿足。在最美麗的年歲里遇到彼此,卻身不由己,選擇相互偎依,用情感來溫暖對方,換取精神上的慰藉,僅此足以用一生來想念。

  雖然電影中沒有展現出周慕雲和蘇麗珍之間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愛情過程,但是那種纏綿悱惻和情意綿綿是刻畫地細緻入微的,讓我們看到了一段不一樣的婚外戀。 因為各自伴侶的不忠和出軌,或許出於寂寞,或許出於報復心理,他們開始了幽會:在西餐廳里,略顯尷尬,小心翼翼地用餐,生怕有什麼地方讓對方看輕自己;在出租車上,神情略顯異樣,手靠近,卻移開,刻意地接近,有意地遠離;在小巷中,還要算計着時間,分開回去,不讓別人起疑,總是有意無意地要掩飾;在外面出租的房間里,也僅僅是寫小說,讀文章,兩人做個伴,解解悶,彼此慰藉,而非求得肉體的溫存,僅僅是精神和情感上的溫暖。

  只怪這花樣年華太美麗,也太刺激,按捺不住內心的情感需求,控制不了寂寞的來襲,也無法停止濃烈的愛,但是生活和道德卻將他們的這份愛永遠埋藏下去。當然也因為個人的原因,他們不能繼續享受這份寧靜的愛,各奔前程,各回生活軌道,擁有新的生活,仍然保留着舊的記憶,一份醇厚的愛,足以用一生來想念,一個曾經深愛過,對自己有重大意義的人也足以用一生來思念。

  爾後的幾年間,慕雲還在記憶里尋找那個倩影和素顏,還在徘徊於那段看似平靜實則熾烈的愛情,他還回到原來居住的地方,以看朋友的借口,看一眼曾經的陳太太,現今是何模樣。當他看到蘇麗珍,獨自帶着孩子,仍然美麗的容顏,只是被歲月打磨得越發精緻。他不敢上前,也不敢敲門,知道她過的還算如意,便滿足了,寧願選擇將這段曾經的感情和一個秘密塵封在柬埔寨的石頭柱縫中,也不願意麵對消逝的一切;寧願讓彼此都有一段美好的回憶,也不願意打擾各自的生活,而蘇麗珍亦是如此,當她打電話過去,聽到久違的那個熟悉的聲音,僅僅是聽着,然後慢慢放下聽筒,多少的不舍和懷念在裡邊,就不言而喻了;而周慕雲也知道電話另一頭就是她,那個令他朝思暮想,難以忘懷的女人,內心激起漣漪,但是他們就是不說話,這頭的周先生正在期待着,而那頭的“陳太太”面對這份已逝的愛,既不舍又想了卻,萬般情感交集心間,最後還是選擇放開。

  電影淡化了其他人物的重要性,將一些不必要出現的角色都只是留有背影和聲音,將整個故事完全交由兩大主角演繹,給與了張曼玉和梁朝偉很大的發揮空間。在電影中,他們還有幾個假扮人物的的橋段,一次比一次真,也極大地凸顯了演技和實力。

  張曼玉在戲中,時而俏皮地笑,時而正襟端坐,時而濃妝艷抹,時而素顏,她作為一個女人本應是有各種神情變化的,而她也將每一個不同的陳太太演繹地十分到位。我細細數了一下,張曼玉在這部電影中的旗袍大概有30多套,各種樣式,各種顏色,各種款型,真是令人眼花繚亂,不過從多次出場中看到了她還是比較喜歡豎條紋和綠色,前一種凸顯身材,后一種則是清麗淡雅的典範,真是穿什麼衣服就能顯示怎樣的性格。張曼玉人如其名,穿每一套旗袍都能透露出不同的美麗,有時清新素雅,有時濃艷妖媚,有時沉穩端莊,有時俏皮可愛,每一種樣式都各有各的魅力。

  梁朝偉在電影中最讓我驚艷的是他的領帶,也和張曼玉的旗袍一樣,變化着各色的花樣。作為丈夫,是個體貼妻子的好男人,作為朋友,也足夠講義氣,作為主編,也十分敬業,應該是個完美的好男人,但就是這樣一個優秀到令所有女人傾倒的男人,他的老婆竟然出軌了,真是難以想象。在隱約發現妻子和隔壁男人偷情,因為寂寞和愁悶,和陳太太約會,然後不知不覺便開始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令他也無法想到的是,自己可以很容易地結束一段婚姻,卻無法忘記一個認識不到一年的女人,可見這個女人的魅力程度。

  王家衛在電影中將每一個鏡頭都處理得十分妥當,有時候是從一盞吊燈開始,慢慢延展到人物的表情,然後展開情節。有些情節先出現聲音,然後再見其人,這種手法雖不吸引,但是給電影創造了一種神秘的氛圍和淡淡的情調。

  周慕雲和蘇麗珍在最美麗最刺激的年華里,遇到然後相愛,然後分別,然後想念。正如歌聲中唱的:讓我狠狠想你,因為這花樣年華太美麗也太刺激。

您正在瀏覽: 花樣年華影評
網友評論
花樣年華影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