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春晚觀后感

春晚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春晚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篇一:春晚觀后感

  在期待與莫名的複雜心態中迎來了馬年春晚。我相信許許多多觀眾與我的好奇心理“異曲同工”:衝著“外來和尚”馮小剛執導的春晚:看你馮小剛念的“春晚經”會不會別具一格。

  “摻沙子”主持人張國立令人眼前一亮:不裝、穩重大方、有親和力,不僅站位“中心”,且在五名主持人中體現了實質性的核心價值。

  蔡明那個小品好:語言幽默、俏皮、出彩,蔡明那張嘴真“貧”。結局意想不到的好。

  《萬馬奔騰》很有創意:現代、新潮、魔幻。

  《扶還是不扶》直面困擾社會與人心的現實困境,不迴避問題,深刻揭示了一個尖銳的社會現實問題:人倒了,還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就很難扶起來了。如果揭示與寓意更深刻些:在一些問題上,即便人心倒了,也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扶起來!可惜在這方面着力還不夠,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品的內涵與藝術感染力。

  牛莉與郭冬臨的小品同樣直面現實諷刺和鞭撻有力度:層出不窮、花樣迭出的“人情份子”這種利欲熏心的斂財禮金“苛捐雜稅”,已成為敗壞社會風氣,稀釋和離心離德人際之間真誠感情的社會公害“離心機(會)”

  但綜觀馬年春晚,整體印象不佳:平常、平淡、平庸、缺乏高潮,缺少特別優秀的節目,少有特別吸引人的亮點,更無經典性節目。網友吐槽:馮小剛不如哈文。有比較才有鑒別,平心而論,我認為就春晚水平而言,“馮小剛不如哈文”這種說法與評價是公允的,也是還哈文以公道。

  就馬年春晚主持人張國立而言,還真體現了“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然就馮小剛導演的馬年春晚整體水平而言,證明了外來的和尚的經念的並不好。如果為馬年春晚以及總導演馮小剛打分,恕我刻薄:不及格,也更讓人加深了央視春晚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的印象。

  對馮小剛而言,如果將其導演馬年春晚視為一次“國考”,那麼,他是“敗走麥城”了。也可見導演電影與導演春晚是兩回事。

  篇二:春晚觀后感

  每年的這一天,都和往常不一樣。它總是熱鬧非凡,每個人臉上都會露出開心的笑容。

  這一天,子女可能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也可能不會團聚在一起,儘管這樣也會給家人打個電話送祝福,因為過年了。

  大年三十的人們十分忙碌,在這一天,會有許多的工廠,超市停止營業。儘管大年三十不作為法定節日,這一天公司也會作為福利,讓他們的員工早點與家人團聚。

  下午來臨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不斷地忙碌。有的忙碌包餃子,有的忙碌貼對聯,還喜歡把福字貼倒,這樣代表福到了。挺有趣的吧。

  當晚上到來的時候,大家都會吃餃子,放鞭炮,讓你的耳朵享受一下過年的幸福吧!

  在晚上,每人都會坐在電視機旁,守護這它,因為每年的除夕都會有春晚播出,這是必不可缺節目。每當時間對準20點時,一個隆重的畫面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今年的春晚挺特殊的,尤其是那位小彩旗,旋轉4個小時,這是多麼熱愛旋轉的姑娘啊!當然,今年的春晚不止這一個特點,還有許多華僑。他們不遠千里來到這裡,給我們帶來快樂,同時在這裡表示感謝。春晚的鐘聲是每個人都願意等待的,就看你有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看。

  春晚是個節目,希望每年的春晚都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歡樂!

  篇三:春晚觀后感

  在《難忘今宵》的歌聲中,2014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落幕。4個多小時的馬年春晚讓人感到多了幾分溫情與暖意。

  暖意來自真情。春晚大幕拉開,沒有了以往看似熱鬧喜慶的開場歌舞,代之以南北東西普通百姓和各界名人隨意聊春晚,回歸到家常。接着,李玟、張靚穎、沙寶亮、林志炫唱起了《想你的365天》,讓人感到悄然流逝的歲月,並未帶走人與人之間的思念與真情。YIF表演的魔術,千變萬化令人炫目,最後變出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白米飯,呼喚着遊子回家團圓,讓人心動。

  暖意來自貼近。儘管今年春晚語言類節目少,但小品《擾民了你》《扶不扶》等,表現城市老人之生活情狀和當下社會風氣,令人動容。《群發的我不回》《時間都去哪了》等新歌,在戲謔現實、回顧親情的吟唱中,表達人們內心深處“懷念真的東西”,對當下生活狀態的思考,因情感的貼近性讓人產生共鳴。

  暖意來自誠意。儘管“眾口難調”,但是,春晚畢竟是辦給13億觀眾看的,本屆春晚更多考慮讓各類觀眾開心。比如,以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舞蹈《練兵舞》、歌曲《萬泉河水》,以及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組合而成的《英雄組歌》,喚起了中老年觀眾的美好記憶。李勝素、於魁智、袁慧琴等京劇名家演出的《同光十三絕》,表達了京劇藝術穿越百年時空在當下的傳承,滿足了廣大京劇愛好者的需要。由農民歌手王向榮、杜朋朋演唱的原生態民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空軍藍天幼兒園小朋友演出的舞蹈《小馬歡騰》,讓農民朋友和小朋友們開懷。台灣歌手庾澄慶、韓國人氣偶像李敏鎬合唱歌曲《情非得已》,新銳歌手霍尊演唱新潮歌曲《卷珠簾》等,以時尚的組合及表達,滿足了廣大青少年的心理渴望……這種均衡而精彩的資源分配,體現齣劇組立足“全民春晚”的極大誠意。

  暖意來自感奮。春晚作為全民精神大餐,需要溫情,更需要感奮。黃渤演唱的《我的要求不算高》、小品《擾民了你》,表達的是普通民眾“很小也很普通”的生活夢想。着名歌手韓磊演唱的《老阿姨》,唱的是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老人,親切而平實,讓人感動於榜樣的力量。匈牙利Attraction舞團創意舞蹈《符號中國》,以形體、燈光等各種表現手段,展示出秦陵銅車馬、天壇祈年殿、嫦娥三號登月探測器等一個個中國元素,讓人感到振奮。30年前在春晚舞台以一首《我的中國心》感動億萬中國人的香港着名歌手張明敏,重登同一舞台,演唱《我的中國夢》,表達了炎黃子孫渴望民族復興的期盼……晚會對“中國夢”的各種表達、演繹,令人感動和鼓舞。

  大量新人、新創曲目的出現,給馬年春晚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氣。多個省區市節目以《直通春晚》競逐方式登上舞台,給本屆春晚帶來新氣象,讓人看到“開門辦春晚”的可喜成果。

  當然,本屆春晚仍有令人感到不足之處。比如,歌舞所佔比例大,但讓人回味的新創曲目少;語言類節目少,給人印象深刻的節目不多。由此窺見文藝作品原創的匱乏。

  “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明年春來再相邀……”一年又一年,人們奔走於途;一年又一年,人們相約春晚。春晚,已經成為中國人春節生活的一部分。在新春到來之時,在“馬到成功”的集體祝福中,人們能從一台晚會中感受溫情,體味溫暖,獲得感動,即可視為一台晚會的成功。

您正在瀏覽: 春晚觀后感
網友評論
春晚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