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路觀后感3000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現階段,作為大學生,我們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強和提高我們的思和提高我們的思想政治水平,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學校組織教職工代表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大型主題展覽。展覽共五大部分十七單元,通過大量歷史圖片資料,輔以影視資料播放,實物、模型展出等多種形式,生動形象、圖文並茂,系統全面地梳理了中國近現代史。回顧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該展覽正是“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
短短兩個小時的參觀,對中國民族的復興歷程而言似乎顯得有些短暫,但對炎黃子孫的心靈觸動,必將久久難以平靜。從1840年領土淪喪、百年屈辱的開始,到今天的獨立自主並完成香港和澳門的順利回歸;從千年局變(辛亥革命)、崢嶸歲月(革命失敗、探索新道路)到中國新生(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從閉關鎖國、落後挨打、民不聊生,到今天的改革開放、申奧成功、小康社會。百年的屈辱和半個世紀的發展繁榮既見證了“落後就要挨打”這樣的血的教訓,也印證了“民族精神與國家安全從來不是靜態恆定之物,從來是在動態中不斷變化演進的。”
從洪秀全到孫中山,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在百年沉淪、百年復興、跌宕起伏歷史進程中,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夢想在水深火熱中探索;多少炎黃子孫為了國家復興的追求,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作為現代中國人,我們是驕傲的,因為我們的國家在富強;我們是自豪的,因為我們有如此多的精神領袖和如此偉大的民族。我們應該矢志不渝追尋他們的夢想,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以自己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發展史續寫新的篇章。
誠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只是一種口號。復興,靠強大的軍事高科技的國防,靠全中華兒女的智慧的凝聚力,靠真正的民族素養的說服力。我們既需要完善政治體制,建立強大的經濟體制亦要擁有不可磨滅的文化精神。
勿忘國恥,以史為鑒。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繼續努力奮鬥!
以歷為鑒,可知興替。歷史經驗使我們清楚,選擇什麼可能帶來什麼結果,拋棄什麼可能避免什麼損害。復讀“復興之路——中國崛起的30個歷史關鍵”一書,讓我再次感受歷史,該書生動的再現了160多年來中國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後繼地奮鬥追求的歷程,清晰地勾畫出中華民族從倍遭屈辱、奮起抗爭到走向復興的歷史脈絡。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動力。
近代以來的一百六十多年,中國經歷了兩個跨世紀。然而,二者又是如此的不同。20世紀來臨時,祖國尚在八國聯軍的鐵蹄下呻吟,人們憤怒、哀傷——“江山慘淡,回顧彷徨,不能不為祖國前途痛哭耳!”今天,一個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我們已沒有了百年前的屈辱、哀傷和無奈。實踐證明只有科學理論的指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中國的歷史才能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一個強大或追求強大的國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演進中,有過無數的輝煌,也曾多次經受各種天災人禍的考驗。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內憂外患,災難深重。但是,無論經受怎樣難以想象的磨難,偉大的中華民族總是能夠從坎坷中奮起,百折不撓,闖過難關,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形成、發展並傳承着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也正是這樣一種精神,支撐、引導着我們從歷史中走來。這一精神的血脈,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在林則徐、譚嗣同、孫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釗、方誌敏、劉胡蘭身上看到了它,在魯迅、聞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鋒、焦裕祿、王進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許許多多為了民族的生存發展、國家的興旺發達而犧牲奉獻的無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當然,隨着社會的發展,愛國主義內涵也必然愈加豐富,在不同的時期,它的主要表現也會有所不同:民族危機時的共赴國難、沙場捐驅,革命鬥爭中的拋頭顱灑熱血、為真理獻身,和平建設時期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等等。然而,發展之中總有一脈相承,這就是要永遠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與自信,時刻將祖國的利益和民族的尊嚴置於首位。這也是《復興之路》所給我的啟示。
“5.12”的汶川大地震,我們重溫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中國共產黨的有條不紊、處世不驚;共產黨人的大公無私。當國家領導人冒着生命危險戰鬥在搶險一線時,多少人感到振奮;當一聲“讓我再救一個人吧”——解放軍戰士跪在地下請求時,多少人感到震撼;當小女孩被救出在送醫院的路上先後遇到正在搶救其他人的父母時,多少人熱淚盈眶;
有這樣的黨來領導、有這樣的國家領導人、有這樣的廣大人民,中華民族必將復興,重新屹立在世界之顛。
篇二:復興之路觀后感3000
復興之路,顧名思義,就是從衰落到再次興盛的過程中所探索走過的道路。而國人,或辛酸或憤苦或彷惶或堅定地在這條充滿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澀的淚水;每一腳都能踩出濃艷的鮮血。
這段時期,不僅是中國的近代史、血淚史和屈辱史,更是我們付出了太多代價之後換來的沉痛的教育史;它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使我們認清了身上的擔子之重大,付予了我們振興中華的神聖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6集,影像資料豐富,解說詞準確感人,生動再現了160多年來中國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後繼地奮鬥追求的歷程,清晰地勾畫出中華民族從倍遭屈辱、奮起抗爭到走向復興的歷史脈絡,主題鮮明,氣勢恢宏,既令人振奮,亦發人深省。以“復興之路”為題,可謂提綱挈領,抓住了關鍵。
即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鴉片戰爭后,隨着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蕩,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鬥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
回顧歷史不是為了給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為久壞失修到麻木的靈魂豐富情感,銘記歷史是為了明白昨天是什麼,現在該做什麼,將來要成為一個什麼樣子。我想,這是我們反覆溫習歷史最起碼要得到與明白的。
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針、以共產黨為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積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初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之後,正為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鬥——這就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黨的十七大召開之際,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自覺地“用歷史感悟未來”,在中國未來應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重大問題上,進行了有說服力的論說,這對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念、凝聚共識,很有益處。
現在中國正走在復興的路上,正是回歸世界領先地位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GDP躍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強中,中國也佔了30個席位(大陸23家,台灣、香港7家)有人預測2020年中國GDP將超過日本,2050年經濟總量超過美國,這不是狂吹,這是對中國成績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國穩居世界航天第三位,衛星發射次數佔世界總數的17%,世界各國也越來越感覺到同中國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國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國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中國文化、漢語感興趣。
現在中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復興將在我們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對歷史使命,我們應該勇敢的擔負起來,這就要求我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用科學文化來武裝自己,為國家的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長的,前途是光明的,總有一天中國會再次登上世界領先的地位!
新世紀的國際科技和經濟的競爭,從根本上講是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競爭,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競爭。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得到發展,就要努力學習和發揚功臣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團結一心,勵精圖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我相信,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我相信,我們會讓祖國更富強!
篇三:復興之路觀后感3000
《復興之路》這是一部能夠讓我們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巨片。看完后,我洶湧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中國曆經風雨滄桑,歷經時事變故;有過盛唐的自豪,也有過清末的傷感;體會到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體會到圓明園被燒的恥辱……有着五千年文明歷史飽經風雨滄桑的中華大地,終於在今天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
曾幾何時,中華大地文學之盛,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唐詩宋詞爭相誦讀;曾幾何時,中華大地被譽為禮儀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黃子孫重禮儀,講誠信;曾幾何時,中華軍力之強,元朝鐵騎進入歐洲,明朝寶船下達西洋……
然而,當國人還兀自沉浸在四大發明的光環之中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還自以為中華地大物博,還堅信天圓地方時……在歐洲,許多西方國家卻在悄然中慢慢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很快的超越了東方文明。當其本國資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時,便把目光瞄向了資源豐富的東方亞洲國家。於是,英皇派出使者到當時還很強盛的大清朝,請求與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卻以‘天朝物產豐盈’為由一口拒絕了。中國與世界給予的第一次機會失之交臂。
當中國的大門被打開時,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堅船利炮之下,中國的災難降臨了……在列強的武力威脅、打擊之下,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國辱權的不平等條約,使本就落後的華夏大地的現狀雪上加霜,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狀態……
“國破家何在?”當中華大地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時,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後繼的為了解放中華的事業而奮鬥。
中國的革命道路可謂是曲折而艱難,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舊民主主義革命同樣遭遇了失敗,就其原因是沒有從太平天國運動汲取失敗的教訓,總結經驗。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轍。但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最終取得了勝利。他們積極的從前人那裡總結經驗,善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並能勇敢地從失敗中站起來,繼續奮勇前進!
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多次磨難。98洪水泛濫,2003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着中國。災難中最高領導人出現在最前線,鼓舞我們要有戰勝一切磨難的勇氣和信心。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品質和精神,足以讓國人自豪,叫世界震驚。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讓人民失望,沒有讓世界當成笑柄,抗擊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橫行。生活秩序又回歸正常,從這裡,我看到了不屈,學會了堅強。
如今中國正在變得強大而富有。在世界驚嘆之餘,我們更不能有片刻鬆懈。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於現狀的享受,要充分發揮自己現在的創造精神。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為了中國在世界上的穩固的地位,我們一起開拓!
中國作為最璀璨耀眼之星在東方冉冉升起,光輝照耀世界的每個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像登上珠穆朗瑪峰一樣踏上強國之巔!通過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國賦予我們的,要想她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斷的有新鮮血液輸入,同時還要向外疏通,讓世界認可。
我們的復興之路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要做,做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肩上的擔子是很重的。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多少的滄桑歲月,才得來今朝幸福生活。
看完《復興之路》,我們在震撼之餘,最重要的是要繼往開來,沿着前輩們在復興之路上留下的足跡,更成功的走好復興之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現階段,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加強和提高我們的思想政治水平,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相關範文
- ·復興之路觀后感1000字
- ·復興之路觀后感2000字
- ·復興之路觀后感500字
- ·復興之路觀后感1500字
- ·復興之路觀后感600字
- ·復興之路觀后感800字
- ·復興之路觀后感2篇
- ·國博復興之路觀后感
- ·電影復興之路觀后感
- ·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觀后感
- ·參觀復興之路觀后感
- ·復興之路觀后感
- ·《復興之路》觀后感800字
- ·“復興之路”展覽觀后感
- ·《復興之路之崢嶸歲月》觀后感
- ·《復興之路之中國新生》觀后感
- ·《復興之路》觀后感
- ·《復興之路》觀后感
- ·復興之路崢嶸歲月觀后感
- ·復興之路展覽觀后感
- ·復興之路第三集觀后感
- ·《復興之路之千年局變》觀后感
- ·復興之路第四集觀后感
- ·復興之路千年局變觀后感
- ·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主題展覽觀后感
- ·復興之路紀錄片觀后感
- ·復興之路第二集觀后感
- ·《復興之路》讀後感
- ·復興之路讀後感
- ·學習《復興之路》重要講話體會
- ·學習復興之路講話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