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觀后感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為人民服務 東方中國夢 中國夢 我的中國夢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觀后感

  甄娜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8月15日,在作業部團委的組織下,我們來到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了《偉大勝利——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型主題展覽》。

  從1937年7月7日,隨着盧溝橋畔的第一聲槍響,中華民族開始偉大的抗日救國戰爭,到1945年9月9日,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在這場歷時8年的抗戰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餘萬人,財產損失6000億美元。中國的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沉重代價和做出了重大貢獻。

  參觀坐落在盧溝橋畔宛平城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館內陳列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處處復原景觀真實再現了中國人民同日本侵略者進行英勇鬥爭的光輝歷程與艱苦卓絕的抗戰之路。

  9.18抗日戰爭開始,7.7事變日軍全面侵華,1932年2月5日東北三省全部淪陷,人們終於曉得了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的道理,是的,為了抗日救國、為了保住尊嚴,胸中澎湃着激情的中華兒女們將抗日定位了神聖天職,從民族危機的那一刻起,人們終於明白了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抵禦外強,才能打倒法西斯同盟,取得勝利。當再次驀然回首楊靖宇的壯烈殉國、八女投江的故事,當眼前再次浮現趙一曼英勇就義的場面,正是由這些大無畏的犧牲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即使我們匍匐在重機槍的槍林彈雨之下,中華人民也不會屈服,這種知難而進的精神不正是印證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名句嗎?銘記國難,發憤圖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是面鏡子,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張胆、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而且中國抗戰用了八年之久,完全是因為國弱民窮、經濟落後。"落後就要挨打"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隨着緩緩移動的參觀人流,楊靖宇,佟麟閣,左權,張自忠……一個個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國難當頭,英雄輩出。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犧牲時,年僅37歲;東北抗聯將領楊靖宇犧牲后,日軍發現他的胃裡儘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打完最後一顆子彈,狼牙山五壯士毅然砸槍跳崖;被敵圍困河邊,誓死不屈的8位女戰士挽臂沉江……"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正是無數抗日先烈的愛國奉獻精神凝聚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樑。

  走出展覽館,大家的心中充滿着崇高與悲壯的情懷,但是卻沒有多少作為"勝利者"的喜悅。傷亡3500餘萬人,財產損失6000億美元,這一個個鮮明的數字讓我們不能有絲毫的輕鬆和愉快。在這場戰爭中,由於國家的孱弱,民族承載了更多的苦難,付出了更高的代價。從來不會有人懷疑抗戰史是一部勝利史,但只有在民族復興的軌跡清晰地勾勒出回歸大國的坐標時,我們才可能最終體驗到"勝利"的完整涵義。

  歷史的經驗,在取得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後,在經過了一段曲折之後,中國把經濟建設作為全國工作的着重點,把改革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通過改革,中國加速了經濟發展、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強了綜合國力,使中國更加堅強地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事實證明,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方向,抓住當前國內外的大好時機,採取既大膽進取又慎重穩步的部署,中國的改革必將成功。中華民族也勢必崛起。

  銘記慘痛,提高警惕。有一句名言:寬恕,但不忘記。一方面,在國家、民族乃至個人的關係上,恩怨之事無所不在,如無寬恕之心,就會化為冤冤相報,另一方面,歷史的事實和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歷史不會簡單重複,新的國際關係構架下,國界集團式的意識形態對抗不可能再在21世紀重演,法西斯主義和帝國主義所追求的經濟壟斷和單極政治因二戰的勝利和冷戰的消解,被證明它不可能成為國際政經關係的主流形態。

  今天,當我們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時,我們應當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精神,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憤學習和工作的強大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因為,我們都不能忘記那段歷史:落後就要挨打!

您正在瀏覽: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觀后感
網友評論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