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電影《孔子》觀後有感

電影《孔子》觀後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電影《孔子》觀後有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電影《孔子》觀後有感

  在看《孔子》這部片子前,我已多次聽說過它。可從來也沒去看過它,總覺着它可能會是一部無趣的教育片。我難以想象,作為開啟了槍戰片、賭片等類型片先河,成為香港“暴力美學”風格電影代表人物的周潤髮飾演的孔子會是怎樣的一個孔子。

  影片正式開始,孔子自牛車上走下,步入宮殿,當特寫鏡頭到達正在殿外行着跪禮的孔子臉上時,我的腦中不禁浮現出那個頭戴黑禮帽、一身黑大衣、圍着白圍巾、風流瀟洒的許文強。我不曾看過《上海灘》,也不了解《上海灘》的劇情,但我卻知道劇中有個顯盡了民國上海灘獨有魅力與腔調的“許文強”。而周潤發的“強哥”形象也是多年來他在我腦中最深刻的形象。

  但漸漸地,隨着電影劇情的發展,“強哥”的形象在我腦中漸漸淡去,一個活靈活現、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孔子出現在我眼前。當他被罷黜,被迫離開魯國,他難過、頹喪;當他周遊列國,他也會思念故鄉;顏回落水而亡、子路戰死,他悲痛不已……他不再只是教科書上那冷冰冰的只會各種“曰”的聖人,他是個與我們一樣有着喜怒哀樂的人。或許有人說這樣的孔子就變成了一個普通人,但你不能否認它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鮮活、有血有肉的孔子。

  片中顏回落入冰湖,為救書而死,雖然這實在讓我感到有些不值,但這是他的選擇,也並不影響我為之感動,震撼。清晰的畫面,恰到好處的配樂,夫子的焦急無奈、悲痛呼喊,顏回一次又一次固執地潛入水中及他最後沉入水底時手中依然緊緊抱着的竹簡,這一切都讓我感到震撼與心痛。

  子路臨危出仕,孔子擔心不已,諄諄告誡。子路戰死衛國,卻寧死不屈,就是死,他也記得夫子教誨,冠帽要堂堂正正。他扶正冠帽后,即被敵軍多槍刺殺,那倒下的身軀讓我潸然淚下。

  公元前四百八十四年,孔子結束了長達十幾年的漂泊,終於回到了魯國。不同於當初大雨中獨自一人驅車離去的孤苦凄涼,如今有數不清的人立於城門迎接孔子回國。緊接着重複了電影一開頭的孔子下馬車片段,可那個擺放車凳並扶着夫子下車的人,卻不再是那個與夫子形影相隨、靦腆聰慧的顏回,駕車的人也不再是那個爽直勇武的子路。當孔子拋開手杖,行禮下跪那一刻,我不禁有了一種“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覺。城門還是當初的城門,宮殿還是當初的宮殿,禮還是當初的周禮,行禮的人卻不再是當初那個有着一身鴻圖抱負,希望能夠憑藉一己之力改變時局的孔子。

  一切都沒有變,一切又好像都變了。

  電影最後,是鬚髮全白的孔子安坐於室內,一派淡定從容的場景,窗外風景清幽雅靜,與影片一開始時的場景相呼應。記得影片開始時,孔子說了一句話,“衰老了,很久沒有夢見周公了,禮樂仁和的夢想,只能託付給未來了。”突然想到,現在的“周公解夢”一說是否與孔子這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有關係?於是經過一番查閱,它們果然是有關係的。正是因為孔子說了此話,久而久之,後人漸漸就把做夢叫做見周公,後來又發展成了周公能解夢。於是有了現在的“周公解夢”。

  整部電影,讓我歡笑有之,感動有之,更有所思考,也對我們的至聖先師有了更多了解,而不再僅僅局限於那些“子曰”。雖然許多人批評影片改動了不少史實,但我想作為一部電影,若完全按照史實拍攝,這也就不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了。

您正在瀏覽: 電影《孔子》觀後有感
網友評論
電影《孔子》觀後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