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羚羊木雕教學反思

羚羊木雕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羚羊木雕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羚羊木雕教學反思

  今天,我講了張之路的《羚羊木雕》一文,針對這節課的成敗之處進行了反思。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我覺得體現了素質教育的需要,符合新課改對課堂模式的要求。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角色的轉變。

  《羚羊木雕》這篇課文說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現后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着頭皮開口向萬芳要回木雕,“我”對朋友這樣反悔,傷心極了。此文講述的是一件有關子女和父母之間的事情,很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和現在社會中孩子如何與父母溝通的熱點話題緊密聯繫,學生對它很是感興趣。另外,這篇課文結構精緻,布局巧妙,情節發展曲折,矛盾環環相扣,而且人物的神態、動作,尤其是語言十分地貼近人物身份、個性。文章內容涵蓋量十分大,在教學中必須有所取捨。因此,根據本教材的特點和本年級的教學目標,我選擇了從人物入手的方式,將人物分析、朗讀、和主題的感悟作為此文主要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方式上,將更大的自由給學生,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成長經驗,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去體驗人物的思想情感,從而欣賞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並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認識,學會如何與他人、家人溝通。

  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於以下幾點:

  1.知識與技能:能讀會寫“怦怦、樹杈、攥、逮、寒顫”等字詞。揣摩分析語言、動作、心理、細節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分角色朗讀,體會課文的情節和思想感情。抓住課文關鍵,從故事情節中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濃濃親情,珍視真誠無私的友情。

  透過家庭矛盾衝突的生活表象,深刻領會文中蘊涵的待人處事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誠的心理和父母溝通。

  在上述目標和內容的指導下,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了以下幾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創設情境:由學生的生活導入新課,問他們是否有過送給好朋友禮物的經歷及感受,在使學生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的同時拉近我與學生的距離,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以板書的一道裂痕和一雙流淚的眼睛為切入點,使他們懷着探究的慾望,希望從文中得到答案,積極熱情的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通過默讀課文回答問題:“裂痕是怎樣產生的,美麗的眼睛為什麼落淚了”,使學生進行整體感知,對課文主要內容進行概述,了解了故事的大致情節。我覺得效果很好。

  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及運用的描寫方法。針對學生已默讀過課文,而且敘述過故事的情節,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程度了解的情況下讓學生跳讀課文,用最恰當的詞語概括出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並且在舉例分析“媽媽”的性格特點及描寫方法后,根據學生對其他人物分析的回答設計板書。然後讓學生根據板書自己概括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這樣,在培養學生的跳讀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抓住重點信息和歸納總結的能力。學生總結得都不錯,我覺得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分角色朗讀,讓學生融入課文,演一演文中的故事,更進一步地貼近人物,理解內容。現代的語文教學提倡自主學習,而且語言的學習實際上是個將外部的語言文字不斷內化的過程,而實現這種內化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朗讀。因此,朗讀應該說是現代語文課堂的主旋律。所以,在這次的教學中,我把朗讀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強調“以讀為本,以讀帶講,以講助讀。”讀前,先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認為最適合的角色自由組合,進行角色和角色間的朗讀表演比賽,讓學生自讀、自評、自講,並評選出最佳演員。通過這種比賽的形式,學生讀得異常的認真,對課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而且我特意準備了一些星星對讀得好、表演的好的同學進行鼓勵,所以學生的積極性就更高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四。主題思想、作者創作意圖的把握。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對此事的一些看法,談談自己從中獲得的啟示。學生在前面的分析中獲得了很多的感觸,因此,在這個環節上表現得很活躍,提出了很多可以很好地避免這次爭執的方式,也說出了自己很多的真知灼見,很多觀點甚至是很精闢的,我都沒能考慮到。尤其是在“真情告白:請以“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的句式對文中的父母說幾句話,將“我”想說而未來得及說,想說卻不敢當面說的話傾訴出來,讓父母體會“我們”的內心感受,走進“我們”的情感世界。”這一環節中,學生的表現出乎我的意料,談得都非常誠懇,感情也非常真摯,讓我也不得不為之動容。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個男生大概有過與文中的“我”相似的經歷,所以在音樂的感染下,談着談着就流了淚。這讓我也很激動,在安撫他控制情緒的同時也給了他一些鼓勵。這是我從未預料到的出現的事件,我處理得還算妥當。但我也由此認識到了現在孩子的感情過於脆弱,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他們進行一定程度的德育教育,使他們更加堅強自信。語文課有很多這樣教育孩子的空間和機會,因此,作為老師的我不應該錯過任何一次使孩子成長進步的機會。

  通過以上的各個環節,這篇課文我感覺上得很靈活,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做到了講課以學生為主的原則。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課前課後都十分活躍,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開發。

  但此文的教學也存在很多的缺陷,很多地方感到有些遺憾。最大的不足就是時間安排的不是特別合理。這節課一開始有的學生對“裂痕”與“眼淚”問題的回答過於羅嗦,而且思考的方向有很大的偏頗,我卻沒有進行藝術性的打斷引導,因此耽誤了不少時間,這是我在課堂上不夠靈活和經驗不足造成的,我應該進行深深的反思。另外,我認為自己對全體學生的關注不夠。因為是參加比賽,所以我經常提問那些舉手的同學,而缺少對全體學生的關注。我認為這也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

  總之,通過這次錄像課,我覺得自己無論是從備課上還是從課堂組織上都有一定的進步,希望學校多給我們年輕教師這樣的機會展示自己,早日向成熟優秀的教師行列邁進!

  篇二:羚羊木雕教學反思

  一、一點糾結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家庭與親情。本文是根據當代着名少兒作家張之路的作品《反悔》改編而成的(編者未經原作者同意)。我覺得除了“題目”改得讓人覺得還有點意味之外,其餘的改動我以為實在無法比及原文了。比如:原文中的“我”明顯應該是個男孩,萬方也鐵定是個男孩,從文中描寫的人物的語言、動作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看,完全就是男孩子的做派(有多處,易找到,不必細說)。而改編后的人稱都變成了“她”,萬方也改了名叫“萬芳”,那些原本很精彩形象且貼切的描寫真的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了。還有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處被較多刪改、文中人物對話也作了一些改動,我覺得似乎都失了原作的意蘊,變得牽強。教學時挺糾結:該不該讓原作登堂?是讓孩子們對手中的教材永遠保持敬畏之情還是勇敢地培養他們敢於向權威發出挑戰的魄力?

  二、一點收穫

  本課的朗讀指導(主要是人物對話的揣摩朗讀)我借鑒了名師的做法,取眾家之長為我所用吧,很是過了一把當“導演”的癮,效果真的不錯。還有,讓我發現,孩子們的“表演”潛能真是不可低估,不得不自我安慰解嘲: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

  三、一點突破

  教參、許多教學案例對本文的主旨做了各種探求,多是師生一道總結出“我”(孩子)重情重義,父母(大人)重財輕義,也有個別老師認為文章恰是批評孩子重友情輕親情的青春期心理。其實原作者並沒有在文中表現出明顯的感情傾向,編者也只借“我”的慨嘆表達孩子內心的糾結難受而已。我只有讀,反覆地讀,還意外讀到原作者關於創作此文的說明。一直讀到自己認為“柳暗花明又一村”時,才敢帶領孩子們一路探尋。

  第一步:討論“可是,這能全怪我嗎?”

  第二步:組織辯論“究竟該不該要回羚羊木雕?”

  (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用心傾聽,不急於表態和評價。)

  第三步:教師總結:充分肯定學生積極發言的態度,承認他們的正確觀點,對期間孩子們表達的片面觀點做出分析評價,幫助糾正錯誤認識。

  如:“父母重財輕義”、“既送出就不能要回來”等就是片面的觀點。

  (孩子不知道父母與羚羊木雕的經歷和感情,但從文字當中也能辨析出羚羊木雕確實是很貴重的物品。這樣貴重的物品小孩子本來就不該輕易送給朋友的。而且文中也沒用金錢來描述它的貴重,也許是它承載的紀念意義特別重呢!所以父母想要回羚羊木雕並不能因此就說他們“輕義”。反而這件事上恰恰讓人感覺在孩子那裡親情往往被忽視,而“友情”卻被孩子異常重視。

  “既送出就不能要回”這不應該成為無條件的承諾。做錯了就該改正,能挽回的盡量挽回,而且真正的朋友之間沒有什麼不可以說開的。說“既送出就不能要回”可以理解成孩子死要面子的表現。)

  第四步:拓展討論:你認為該怎麼妥善處理這件事呢?

  (不去附和“我”的抱怨,有了積極的目標,孩子們一定能圓滿的解決問題,這就是本文帶給孩子們的“珍貴禮物”。)

  最後一步,和孩子們共同分享:我們其實可以從羚羊木雕事件中獲得許多啟示。羚羊木雕是貴重的、友情和親情更是無比珍貴的,可最珍貴的還是我們的成長。隨着我們不斷長大,我們會發現,其實生活中許多事情往往並不能簡單地用對與錯來評判,世間的事也並非只有黑白之分。我們要懂得,做一個決定之前,要學會冷靜、理性地做出判斷,不能單憑一時腦熱衝動。我們須勇敢,若真是做錯了事情,要想辦法彌補,盡量妥善地把事情處理好,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突然感覺自己、孩子們和作品本身一齊變得厚重了許多,是很幸福的體驗。

  篇三:羚羊木雕教學反思

  上完《羚羊木雕》一課後,感覺很不滿意,主要的原因是感覺師生的交流過少,灌輸的意味過濃。的確,在教學本文時感到心情有些沉重,因為這一篇文章儘管寫於80年代,但在今天仍然有着極為強烈的現實意義。當初做班主任時,最常聽見家長說的一句話就是“小孩子不願和我們說話,老師說的話比我們管用”。實際上,我很不願意聽這句話,因為這句話的背後往往是家長把自己的責任完全推卸掉。但是,我又無奈地看到,學生確實很少與家長交流,因而雙方造成的誤解越來越深,使家長無法在教育中發揮應用的作用。而這篇文章的核心恰恰就是一家人之間缺乏交流所導致的悲劇。也許這就是我在準備這節課時面臨的最大問題所在,我就將之作為我教學的核心,但是我發現效果並不如人意。

  我在教學中,第一課時我通過分析文章的結構讓學生掌握了插敘的作用,而後讓學生明確了矛盾的焦點所在。我通過讓學生朗讀課文,歸納文中每個人物談話的要點,從而弄清雙方為什麼發生矛盾。學生馬上通過對比父母在第一段與第三段中的話,明確了父母強調的是木雕的“貴重”,而“我”則覺得與萬芳的“友誼”最重要,而雙方矛盾的焦點就在這裡。同時我也提到了奶奶與父母的矛盾,指出了奶奶認為友誼重要,但無可奈何。不過我後來覺得這裡還是應當強調奶奶尊重孩子,也希望父母能夠尊重孩子,但卻沒有把話講明,而且也沒有說服父母的信心。第二課時,我首先讓學生細讀第一段,通過分析其中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描寫,體會不同人物對待這一事件時的不同態度。在這裡,學生看到了媽媽的着急與暴躁的性格,也能夠看到爸爸雖然平靜,但不容置疑的態度。我在這裡補充了一點,羚羊木雕在八十年代的珍貴性,同樣也附着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但是在文中爸爸媽媽卻沒有指出來,僅僅強調其“貴重”。因而使孩子覺得在父母心中木雕比友誼更重要,才使孩子覺得非常難過。由此我向學生提問,是什麼造成了這出家庭悲劇?學生顯得有些茫然,最後還是我指出了“缺乏溝通”這一核心命題。而這也造成了整節課顯得沉悶,後面我再繼續分析“我”要回羚羊木雕的場景,就覺得學生的情緒不高,課堂的氣氛沉悶。

  課後我反思學生為什麼會回答不出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再審視一下我的教學過程,發現首先我把第一、二課時之間的聯繫給割裂了。第一課時已經提出了矛盾的焦點,而第二課時卻開始分析描寫手法,這讓學生有些糊塗,儘管兩者之間的聯繫是緊密的,但是不如從矛盾發生的原因與激化這兩個角度來寫,由此引出對描寫的分析,過程更順暢。其次我忽略了學生的心態,這篇文章所寫的內容雖然比較淺顯,但話題卻很沉重,學生往往會在內心不願深入思考這一話題,而我恰恰忽視了這一點,在分析描寫時並沒有走下講壇,看看學生究竟勾畫了哪些語句,從而使不少學生失去了分析、思考的過程,因而提出最後的問題時學生就沒有充分的準備,沒有想好如何回答。而且我也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僅僅補充了材料,沒有講清“我”的想法,最好把後文“我”去要回木雕時萬芳的表現先講解出來,才能把父母與萬芳進行比較,從而讓學生明白為什麼“我”會如此的傷心——好朋友能夠理解、體諒“我”,但父母卻一點兒也不體諒“我”,這時再讓學生思考家庭矛盾產生的原因就順暢多了。

  綜上所述,我感覺這一篇文章我上得不好的主要原因還是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況,因而使整個過程顯得沉悶。對於這樣一篇話題很沉重的課文,我的描述也顯得有些沉重了。我在課堂中向學生提問:“你與父母交流過嗎?”這使得許多學生沉默了,我在想我們是否還應當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態,從而來引導他們自覺地學習。我又想起不久前進行的單元測驗,我們選擇的課內閱讀為《綠色蟈蟈》,而我出了這樣一個題目:“在漢譯全本《昆蟲記》的序言《昆蟲的史詩》一文中如此評價法布爾:‘他要用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去感受和理解這個世界,法布爾的生命意義和樂趣就在發現昆蟲世界的真相的過程之中。’從這裡的選段中,我們從哪些地方可以發現法布爾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去感受和理解’昆蟲世界?而他的“樂趣”又是如何體現出來的?”通過批改我發現學生對於“樂趣”如何體現還沒有能夠真正理解,更不能理解什麼是他的“生命意義和樂趣”。由此可見,我們在出試卷時往往會一廂情願地認為學生應該記得,能夠回答,卻忽略了學生的思維習慣與思考模式,因而難以與學生取得思維上的交流。如果想要真正啟發學生,可能還是要尋找到學生的興趣點,真正地走下講台,走進學生中間。

您正在瀏覽: 羚羊木雕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羚羊木雕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