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案例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案例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篇一:小學英語教學反思案例

  這節課的主題是What is he doing 在已學過五個進行時態動作的基礎上,繼續學習五個新動作。同時在已掌握What are you doing 句型基礎上,學習What is he/she/your father/your mother doing 句型。

  首先,用What are you doing 句型,以較短的時間複習五個已學過的進行時動作。

  其次,讓學生看圖片,引入What is he doing 句型。運用前三個單元出現的句型,較自然地引出五個新動作。教師板書五個動作於黑板上,為學生後面的書寫練習做參考。

  第三,在強化練習之後,引入大量來自學生實際生活的圖片,以猜、聽、說、唱、玩的形式進一步鞏固。

  最後,詞組的書寫也是這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示範如何完成We are so busy! 教學任務,讓學生完成自己一家周末都在做些什麼,同時以對話的形式表演出來。

  1.教學觀點: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要靠長期的學習積累,不能一蹴而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學生先學會說話,再學寫作,把話說得通順流暢,繪聲繪色,無疑會為寫作奠定基礎。在小學英語學習的課堂上,利用看圖說話,使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在活動中進行,讓孩子靈敏的目光,撲捉畫面的內容,從而萌發用英語表達這些內容的願望,這個願望催促他靈活地運用已經學過的單詞和短語來敘述畫面的內容,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2.設計思路:

  1.)學生口頭英語能力的訓練應分步進行,讓孩子在遊戲、唱歌、表演、看圖說話等多種形式訓練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步學會說話,不知不覺,積少成多。

  2.)聽力理解時,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將圖片製成動化形式,這更吸引學生注意力。

  3.)藉助圖片,以錄像形式出現,訓練學生運用現在進行時,敘述正在發生的事情,使學生知道什麼情況下使用現在進行時,現在進行時如何構成,在動詞加上詞尾ing后,發音有什麼變化等。

  4.)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出發,創設與完成任務相關的情景進行語言訓練,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和方式中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

  3. 教學活動有待探討之處:

  1)。 本節課為進行時態的動作學習,因此以真實的圖片、動作、動畫來教學起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教案中設計“Do an action.”這一活動,教學后發現五年級學生做動作已不如三、四年級那樣大方、有趣,所以取消了動作表演。

  2)教學設計中競爭的氣氛不夠,學生能跟着教學思路表達自己的意見,學會所教的內容,但缺乏競爭帶來的動力,使得課堂活力不夠。

  3)最後的任務型表演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小組表演,每人飾一個角色,這樣會比pair-work單一的兩人對話更有聲有色,更能激起學生參與的慾望,將所學的內容在表演中表達出來。

  篇二:小學英語教學反思案例

  小學英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中學階段的學習,所以小學英語基礎教育至關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小學英語的效果呢?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選擇適合小學生口味的教學方式方法。實踐證明,注入情感、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精神、發揮交際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和德育、智育相互滲透,完善教學過程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採用恰當的評價方式。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如果總是盯住學生的弱點錯誤,而不對他們的成功作出正確的評價,就會壓抑學生那些朦朧的、零碎的、不成形的思想,從而阻礙了創造性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正確對待“異想天開”,採用恰當的評價方式,注意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態度,滿足他們成功的需要,調動積極性。在實踐中,我注意做到兩點:

  (1)、注意評價的鼓勵性

  面對精彩的回答,我們要捨得"掌聲"。但在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表揚的基礎上,也應注意否定學生錯誤的方法。教師課堂上經常採用的一句“No,you are wrong.”常常使回答的學生積極性一落千丈,甚至挫傷了他的自尊心,這樣不利於學生髮揮創造性,不如把它換成具體善意的話,如“I don’t think so.”“Please think it over.”“Maybe you

  can try again.”“Really ”它們聽起來委婉含蓄,不但使學生容易接受,而且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2)、注意評價的層次性不同程度的學生,我設以不同程度的要求,並分層次評價要求。優等生往往給予高要求的評價,希望他們不滿足於現狀,更上一層樓;而後進生往往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自尊心。教師要把期望帶給學生,尊重、理解、寬容地對待學生,相信他們會取得進步,獲得成功。給予積極的評價,才能保持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做到"勤思",創造力才能得以繼續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能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外語教育研究界提出,當前,外語教學法正處於轉變之中,其特點是在教師的直接教授與同伴及小組活動之間尋求平衡。外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如果不注重培養學生熱情,往往會使學生覺得寸步難行,從而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英語教材內容淺顯易懂,貼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特點,創設課堂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熱烈興奮、輕鬆自由的課堂氛圍中,在自由地教與學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單一的教學信息傳遞方式,有講有練,精講精練;有動有靜,動靜結合;有起伏、有節奏,使課堂上充滿生機、挑戰與激情。促成情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互動”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認知互動、師生情感互動、師生實踐性活動的互動等,形成多維互動關係,充分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施共同創設的各種情景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我們可以藉助角色模擬,展現對話情景。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第一冊第2單元時,我讓學生分別扮演Zoom、Zip、Mike、Wu Yifan上台自由發揮即興表演對話,通過動作、神情及語言,生動形象地呈現教學內容、使較長的對話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學會了。又如:在教學鋼筆、鉛筆、橡皮擦、卷筆刀、尺子、鉛筆盒的一些單詞時,教師可準備相關實物放在一個“百寶箱”盒子里,然後一邊神秘地出示,一邊說:“Look, What is this, do you know ”同學們興緻盎然,紛紛爭着回答,教師趁機教學單詞,使學生在玩中輕鬆學會了單詞。智慧的創造,靈感的激發,成功的喜悅,常常給人心靈以巨大的震撼,在師生的生命長河中,留下永不消逝的痕迹。

  三、發揮交際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小學英語教材給教師以充分自由的發揮空間,它貼近生活,我們在學習中要注重實踐、體驗、感悟、內化、創新的過程,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利用課餘生活,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英語技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真正發揮英語的交際功能,提高語言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我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地圍繞教學內容,設計各種教學形式與方法,發展學生創造力。因為具有創造力的人,對外界的感知比其他人要敏銳得多,他們的顯着特點是在於其發現問題的能力,而不僅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如曾獲諾貝爾獎的奧。聖潔爾吉醫生說的,他們具有“見人之所皆見,思人之所未思”的品質,創造便從此開始。比如:Book 1 Unit 1中一句“I have a pencil.”教師可拓展來,列出相似的句子:

  1.I have a book.

  2. I have a pen.

  3.I have a bag.

  在配以相應的實物,經過觀察,同學們明白了“I have a……”的意思是“我有一個……”並且我會和學生用對答小遊戲的形式進行反覆的鞏固練習,將所學盡最大可能的滲透給學生。

  在課外,老師盡量多和學生在一起,使自己能真正地貼近學生。平時常啟發、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英語交流,並且帶頭用外語表達。如:一個單元結束后,我要給學生獎勵花或蘋果時,就隨口說:“Here you are!”這時候學生自然會說:“Thank you!”並帶以動作。當相互見面時問聲:“How are you ”當放學回家時道聲:“Bye—Bye!”等等,蔣英語對話實際化。即使在家中,也鼓勵學生常用英語與父母交流教父母學英語來鍛煉聽說能力。這樣,孩子們運用語言的積極性特別高,若能多給孩子們創造一些機會,有意識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就能激發他們更大的學習熱情,豐富充分了語言實踐活動,培養了外語交際能力。例如:在教學unit5食物這個單元時,請學生們課後準備蛋糕、麵包、盤子、水、果汁、可樂等實物,課上讓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細心的學生甚至自發的準備圍裙和廚師帽。表演的同學認真扮演,做聽眾的也耐心聽毛病悄悄糾正,儼然像小老外們逛街。通過課外實物練習,學生們學到的是活的語言,就像搭積木一樣,把學到的有限的語彙靈活地進行搭配組合,表達出豐富的意思,所以,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愛說英語,敢說英語,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教學內容緊連生活,課堂延伸到課外,激發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通過上半學期的努力,學生的口語和筆試全部達標,而且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讓我看到學生的可塑性。希望新的一年我能讓學生再攀高峰!

  篇三:小學英語教學反思案例

  在學習問名字這節課時,我為每位學生準備了一個英文名字的胸卡,教師指着自己的胸卡說:“My name is Daisy .” 示範性地告訴學生自己的名字,接着教師又使用配套的小木偶Mocky 和Booky 對話,教師的對話里Mocky 是機靈的小猴子,說話要用童音,而Booky 是一個戴眼鏡的老者,教師用了老年人的說話聲音。教師的設計安排是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出發,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你叫什麼名字:What’s your name 我叫------ 。My name is --- . 一問一答式,把枯燥的形式在情景中進行,學生對兩個布偶既新奇,又感到有趣,他們都豎著耳朵觀看錶演,更使他們不由自主的產生了要模仿的念頭。教師經過2—3 遍的情景表演,讓小布偶與學生對話,學生指着自己的胸卡基本上都能回答出來,這時老師的任務只是給少數幾個發音不正確的同學正正音而已,老師經過1—2 次的示範很快就完成了教學任務,這一簡潔又生動的案例,要說明的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一定為完成教學目標而服務,克服教學的盲目性,努力探索優化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案例分析和反思:

  小學英語的教學無論哪個年級都應以學生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21 世紀課改的基本理念是學生的需要和利益為依據,就學習語言的特點應是“ 學習活動化”“ 活動交際化” 的原則。郭老師就每個重點教學內容都設計了課堂遊戲的環節,教學活動的設計體現了學習語言是為了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的原則。師生共同參與,使學生體會到真正地什麼叫“ 用英語做事情” 。這樣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方式和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方式。努力鼓勵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實踐中去,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逐步建構語言知識和形成語言技能。培養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從而也激發、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

  (1) 目前英語學科的教師經過各級培訓,在理念上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教學中注重以學生活動為主,設計了大量的遊戲。但聽課過程中發現,教師的設計試只圖表面上的熱熱鬧鬧,不重實效性,不重教學效果,我們要將教學的雙基和課堂活動緊密結合,課堂上的各種活動是為了使教學產生更良好的效果而服務,是為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服務的,這一本質的東西教師一定要掌握好。如:一年級的教參為教師提供了許多活動範例。有的教師一一照搬,根本完成不了教學任務。培養學生動手、動惱的能力,使英語課與活動課緊密結合,學生動手圖畫上的顏色,然後剪下圖形,再讓學生在小組內擺圖形,小組內學生相互討論,合作着用圖形搭建自己美麗的家園。最後,同學們結合自己的作品用英語進行描述,一節課下來,學生不但學會了簡單的英語會話,還陶冶了藝術情操,真正的學會了用語言做事情。

  (2) 師應具備紮實地基本功

  21 世紀課改實驗中對老師的基本要求,除具有良好的語言素質,語言基本功和廣博的科學知識和文化素養,同時還要在教學中充分體現:聽、做、說、演、玩(遊戲)的特點。21 世紀課程改革與實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聽課中教研員發現不少年輕老師在教學中放不開,拘泥、死板、單調,延用傳統的一問一答式,這些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我們要在教師技能要不斷的提高。本學期要搞一次基本功的驗收或達標活動,以保證21世紀課改實驗在我區的順利實施。

您正在瀏覽: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案例
網友評論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案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