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分與合教學反思

分與合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分與合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分與合教學反思

  昨天晚上在網上看了一些前輩有關這課的反思,收穫很多。課題為分與合,還是值得回味的。很多時候教師只注重了分的過程,忽略了合,而合的過程就是下一節加法的基礎。由於班上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所以這節課我是以零基礎來給學生上的。從學生的上課狀態、作業情況來看,比前幾節課要好一些,看來備課的第一步還是要備自己的學生。

  這一節課看似簡單,其實還是很有層次性的,而且對後面的學習加減法、退位、進位都有影響。比如進位加法,湊十法,就是把兩個數合成事,退位減法就是退一當十,然後把十分成兩個數,減去要減的那個數。

  這節課沒有使用課件,直接用小磁鐵在黑板上演示,效果不錯。小磁鐵簡單又熟悉,學生的注意力就轉移到了老師的問題上。而動手分的過程,比課件更加生動、直觀,學生分教師配合板書,學生也容易理解。5可以分成2和3,用語言說是這樣,但在數學里為了更加簡潔,我們用這樣的形式表示5的分成。這樣學生會更容易理解5的分成式。

  課堂上多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嘴,能夠更多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效率。

  篇二:分與合教學反思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第七單元的2-5 的分與合。在這節課之前我還是做了一定的準備,也反覆修改了一些內容與細節的地方。按道理上下來會還不錯,可能是趣味性不夠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但最主要的是孩子的習慣仍舊有待提高。

  現在就課堂中的一些教學反思一下:

  這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受“ 分與合” 的內容,在此之前雖然有部分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概念,甚至有個別孩子能夠不用具體實物操作能說出2-5 的分與合,但在語言表達上和對分與合本質概念的理解上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教材中例題教學的是4 的分與合,接下來的“ 試一試” 便是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5 的分與合。教材把2 、3 的分與合放在“ 想想做做”, 可能編者認為內容相對簡單,所以只在練習部分體現了出來。但我卻把這個內容作為課前導入,讓學生在把兩支鉛筆用兩隻手來拿的過程中感受什麼是分,怎麼分成兩部分,建立“ 分” 的初步概念。接下來要他們分三支鉛筆,引導他們交換鉛筆的位置可以變成另外一種分法,為下面“ 一種分法兩種寫法” 做鋪墊。這樣下來學生在後面的學習中要順利得多。

  接下來的例題是以書中的小猴分桃為背景,要學生自己用學具圓片代替4 個桃子,兩隻手來代替兩個盤來分一分,然後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數字的分與合。層層遞進,學生學得輕鬆,知識掌握得也紮實,特別是語言表達得到了一定的鍛煉。最後安排了一個觀察環節,要學生觀察1 、3 和3 、1 兩種分法有什麼聯繫,為後面5 的分與合埋下伏筆,同時也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5 的分與合中要突破“ 一種分法兩種表達” 這樣一個重點,教材是用的擺圓片,兩個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結果不同。但這有些耗時,而且在課堂上要每個學生觀察到也不是很現實。剛好我們的一隻手的手指就有5 根,為教學5 的分與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素材。而且當用手指表示出一種分法后,把手反過來馬上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分法。每個學生都能發現“ 手指是同一種分法,但方向不同,看到的結果卻不一樣” 。

  在課堂中的每個問題都必須要細化,仔細揣摩,問到點上可節約相當多的時間,為孩子的思考指明一定的方向。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識辨能力、理解能力還不強,問題更要具體而不死板。

  另外在每節課結束后都應有一些總結性的語言,在這堂課中最後不能只說“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2-5 的分與合” 這樣一筆帶過的話,這不是總結,只是陳述而已。可具體到誰分成了幾和幾等,達到進一步鞏固知識的效果。

  篇三:分與合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因為有了學生的參與,教師的互動,使得原本比較抽象得教學設想變成了生動的教學實踐。在實踐中,學生不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如何面對困難並解決,而且更建立起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經過這節課,我也有不少的體會。

  1、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本節課教學中我除了落實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外,更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根據這一理念,教學中從學生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操作、觀察、交流、談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在教學5的分與合時,我並沒有直接出示5的“數樓”,而是通過猜一猜,自己設計“數樓”等一系列的活動,逐漸掌握。

  2、重視學生的個體經驗

  新課程標準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也旨在促進學生個體經驗的獲得,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本課例中我也是比較重視學生個體經驗的積累與交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並且讓他們在小組中,在班級中把自己的想法暢所欲言。當然,學生個體經驗的積累不僅需要有“自主探索”的過程,也需要我們在學習活動中加以指導和培養。在本節課中,我就藉助小熊貓樂樂的身份不斷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

  3、不足之處。

  教學中我安排了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也期待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不僅僅評價只是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最好能評價自己或他人在學習過程中積极參与程度,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等。也許是我對學生的期望過高,也許是學生年齡小,總之我感覺學生評價的語言還不盡人意。畢竟,他們只是一年級的學生,自評與互評的方式對他們來說有一定難度,也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不斷的加強指導。

您正在瀏覽: 分與合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分與合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