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初中課堂教學反思

初中課堂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初中課堂教學反思 標籤:初中生 語文教學 高效課堂

  篇一:初中課堂教學反思

  進入21世紀,中華大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隨着改革步伐的逐漸深入,一些問題也相繼出現,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尤為突出。新舊觀念發生劇烈碰撞,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期待着新的模式的出現。在這種形勢下,不僅學生,甚至連許多教師都明顯感到不適應,課堂教學中自然也就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教師沒有真正樹立起服務學生、服務學習的思想,對組織學生學習的本質理解不到位;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不能靈活變動;不能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特別是思維過程;學生學習活動中探究性學習時間安排偏少;對合作學習的本質——高度結構化的學習缺乏深刻的認識,只簡單停留在課堂分組討論上;教師收集、製作資源能力低下,導致地理課程資源相對缺乏;對地理課程標準把握不準確,等同於過去的教學大綱。

  為此,我認為在初中階段地理課堂教學中應着重處理好以下幾種關係:

  一、處理好新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觀的關係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環境,發揮平等中首席的作用。從以教材為主走向以學生髮展為主;從以講授為主走向以指導學習、回答疑問為主;從統一走向分散,這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地理教師在課堂上要屏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把握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契機。要參透新課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內蘊涵的深層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論事,按部就班,錯失“動態生成”的施教良機。

  二、處理好教師和學生角色轉換的關係

  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核心是學生的主體參與,上課是師生一起分享理解、體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而再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必然使得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屏棄強制性的統一思想、統一語言、統一行動,淡化教師權威,允許多元思想並存。與學生真正建立一種彼此接納、彼此敞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着精神交流與人格碰撞的新型師生關係——師生平等的民主關係。

  三、處理好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關係

  新課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即讓有閱讀能力的學生充分利用教材、書刊、網絡等,實現自主學習,實現在教師指導下的自我學習。在設計教學活動中,縮減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討論、實驗、觀察及自主探究等等,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合作教學強調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合作交流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本質觀。因此,初中地理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營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教學氛圍,創設通過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以幫助學生樹立起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多種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增加學生間的互動時間和形式等;或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主動提出課堂合作學習的形式,自由選擇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手段,在“共生共進”的合作觀念下,實現師——生、生——生的共同成長。

  四、處理好學習活動與地理雙基的關係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從自己的直接經驗中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實驗操作或深入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習,或者是從他人的經驗中通過再發現來學習。實踐證明,只有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有條件地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自由發展。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融於有趣的活動中,真正實現在“做”中學,在“樂”中學。

  五、處理好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的關係

  傳統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學生們主要是在“聽”中學和在“看”中學。即學生聽教師講解,看教師提供的教具、圖片或音像,在聽或看后思考、記憶,這是接受性學習。新課程倡導研究性學習,即教師暫不把現成的結論給學生,而是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討;進而自己發現問題、自我思考問題、自行解決問題。和以前相比,更加註重過程。實踐證明,不管是重結論輕過程,還是重過程輕結論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才合乎課改的觀念。在學生經歷了研究性學習這一學習方式,還沒有得出規律性認識時,需要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性必要的演示和講授。兩種學習方式缺一不可,不能走極端。

  六、處理好創設寬鬆氛圍與學生自律的關係

  新課程要求教師給學生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但所謂的“寬鬆”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課堂上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在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己的調控能力,將課堂調控藝術與學生自律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演繹到最佳狀態。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去,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隨時監控合作學習的進程和質量,幫助學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律作用,及時提醒學生自覺遵守學習紀律,調整學習狀態,以飽和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多交流、討論有價值的或有意義的話題,達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亂”的效果。

  七、處理好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關係

  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師備課時設計教學的主要出發點。從這個角度說,所謂的備課,實際上就是備學生,就是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所謂的教學設計,就是為不同的學生設計出符合他們需要的學習計劃、學習方式和學習進度。教學設計應該只是一個教學構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藍圖。即使教師深入調查,也無法完全弄清所有學生的情況。所以,新課程的教案應該是動態性的,靈活多變的。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改變甚至完全拋開事先寫好的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憑藉已有的經驗,在構想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課後要及時反思和總結,進而修訂和完善教案。

  八、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係

  新課程認為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人格構建的文化中介,亦即“教材是範例” 、“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 、“教材是師生髮展的平台” 。要求教師應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 。用教材促進學生髮展,教會學會學習,發展情感,培養良好習慣,提高學習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着眼,整合教材、教具、圖書、資料、網絡、教師自身、學生等各種教學資源,以及教師的創造性和學生的創造性。對地理教材做出富有針對性的設計,進行創造性的實施。從周圍地理環境和教材中優選整合教學策略,優選整合教學資源,從激發學生超越於知識之上的智慧、靈感、激情和創造性發麵,來改善和優化整個教學流程。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在教學體制發生重大變革的今天,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儘快轉變教學觀念,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篇二:初中課堂教學反思

  素質教育的推行是一種迎合於時代特徵的拓展,而研究型的學習與自主學習也正是為了更好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無論是從理論上講還是從實踐來說,人的素質提高應該說是在反覆學習的過程中完成的,這種學習包含着終身學習,從體育教學的角度講,就是終身體育。我們通過自主學習教育,使學生掌握自我學習與鍛煉的方法,也就是說自主學習是終身學習、終身體育的基礎所在,也是人的素質基礎所在。

  黨的教育方針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並且有良好的身心素質,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讓學生成為終身體育者。我們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掌握科學自我鍛煉的方法與習慣,培養終身體育觀和終身健康觀,打下終身體育的基礎,所以學生應該而且必須掌握自我鍛煉與自主學習。現行的體育教育比較注重於課堂中的學習,注重於跟着老師學習,只重視學生在校時間的身體素質提高,同時也由於課堂教學過分的強調規定性、規範化以及過多的強調統一標準,也有些教師過多考慮應試問題,忽視了體育方法和體育能力的培養。我們所進行的自主學習研究是為了很好的解決學生體育方法與體育能力的提高,此法在實踐中也得到了證實。體育課的主戰場是在室外,期間要進行大量的運動技能的練習,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處在不同強度的運動練習當中,稍不注意就會有肌肉、韌帶的拉傷,甚至骨折的現象發生,所以課堂意外事故是常有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論老師怎樣精心安排、組織,誰也保證不了事故不發生的可能。走路要摔跤、跑跳要摔跤、做遊戲同樣要摔跤。摔跤對自己、對老師、對家長,甚至對學校、社會都沒有好處,誰都不希望看到和發生。怎樣避免意外事故,怎樣處理意外事故,怎樣看待意外事故?這是每個人必須要考慮的事,不管你是老師還是學校領導,都要抱着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校負責,對老師負責的態度。

  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必須在意外事故發生前,做好思想上的準備,精心設計、組織、安排活動。比如安全教育、充分的準備活動等等,但就是這樣,事故也不可避免,所以在體育課上應該經常提醒學生注意,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當然,意外事故發生后,處理意外事故是彌補過失的最好辦法。及時、正確地處理意外事故,也是積極、主動且行之有效地辦法,與家長溝通,與同事、領導溝通也是必要的。

  對如何更好的進行課堂教學,取得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我主要有以下幾點認識:

  首先、利用遊戲比賽形式培養健康心態。遊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最終使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其次、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培養樂於合群的性格。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與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群體。此外,還可創設兩人合作的遊戲比賽,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日積月累,持之以恆,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再次、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一項創新活動的完成,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為此,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及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體現健身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提升,獲得成功和愉快的體驗,使他們能熱愛體育,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還可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並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同時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

  臨近考試,很多學生上體育課變成了一種形式,人在心不在,經常有學生在做完準備活動后自己在一旁看書,看上去學習很用功,然而對學習並沒有較大幫助。首先其他同學在活動,就沒有辦法保證操場的安靜環境,看書也很難保證注意力集中;其次,一個好的身體狀態對學習是有益而無害的,每天缺少正常的鍛煉時間會讓身體機能不能很好地得到調節,以至於心有餘而力不足。針對這一情況,作為我們體育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是學習的必要條件,同時也要讓學生清楚在繁忙的學習中如何讓自己得以放鬆,對於一些健康的飲食情況也可以在學生中進行宣傳。

  篇三:初中課堂教學反思

  1989 年波斯納提出個體成長的公式為:經驗+ 反思= 成長。他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最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教學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中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國學者熊川武教授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教學主體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作等方面具體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這個定義揭示了反思性教學以探究和解決問題為基本點,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以兩個“學會”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目標的主要特徵。淺顯地說,“反思性教學”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研究對象,對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學行為、教學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審視和解剖,作出自我批評、自我否定、自我改進。面對新課程和新教材,教師如何對自已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反思,從而更好的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呢?經過一年的化學新課程教學,下面談談個人教學中的幾點反思。

  一、教學目標上的反思DD“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體現了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教教材”的教學,常常把目標單一定位於教知識;“用教材教”則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識教學伴隨在培養能力,情感態度的過程中。新課程的化學教學目標設計有“用教材教”的意識,知識作為一切教學的載體,將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有機地和科學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在一起。

  在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設定上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應了解,知道或理解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學習目標;二是學生必備或必須達到的實驗技能目標。如果是為了學習知識而學習知識,僅強調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和貯存,學生學到的知識也許不少,其結果卻不會用它。在設定過程與方法目標上,一方面是突出了化學科學的探究過程和探究方法;另一方面是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識的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是知識後面更有價值的東西。在倡導用“教材教”新課程理念設定教學目標要注意:第一、體現目標設計的人本觀,即一切為了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二、注意目標的教體性,注意在知識的教學載體上有機結合觀念和方法教學,即三維目標統一。第三,注意突出重點目標。平時教學中要防止制定教學目標流於形式、或教學中無目標意識、或只有知識目標、或重難點目標把握不準。例如:《金剛石石墨C60 》這一課題,藉助碳單質知識載體讓學生學習到了解不同單質的性質不同,而蘊藏於知識中的方法是,讓學生學到了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用途的化學意識,同時學生初步認識到了世界物質的多樣性,從而更加熱愛這充滿神奇色彩的物質世界。

  二、教學理念上的反思DD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表面上難度降低了,但是對老師來說,實際上是變難了,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教師必須轉變一個觀念,要突破和超越學科本位的觀念,而以“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把“學生本位意識”、“學生主體意識”、“學生個體意識”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課堂教學中反映出,這些理念已經成為教學對待學生的基本態度。傳統教學的以“ 教”為中心,學生圍繞“教”轉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新課程的需要。在教學目標中融入“讓學生掌握方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探索發現中掌握知識”、“學習的情感觀與知識同樣重要”等更加符合新課程理念內容,總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①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一定要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落實到位,重點突出教學組織的主體性,要擺正師生關係,大力提倡教學民主。教師要採取有效措施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要讓學生積极參与教學活動的決策。教什麼,怎麼教,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要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而教師的任務是想辦法創設一個既寬鬆民主又有競爭勢態的教學相長、共同提高的課堂氛圍。

  ②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考者,而不是要什麼都在學生之上的傳統師者形象。新穎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是將教師從傳統的一包到底的角度中解脫出來,故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整合。一是將探究性學習和傳授性學習的融合。教師可通過設計問題,創設探究情景,提供必要的動手操作和思維的工具,將傳授性的知識轉化為探究性問題。這樣培養了學生的研究意識,使學生養成“發現問題DD提出假設DD實驗探究DD討論評價DD總結創新”的思維習慣。二是將現代教育技術和化學教學的整合。化學實驗教學具有直觀性,生動鮮明,有趣等特點。現代教育技術為化學教育提供了許多輔助手段,例如微觀世界《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教學中,利用計算機的動畫模擬,達到了其它手段無法或很難達到的效果,為學生提供了感性的認識,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大膽創新,注意多種方法有機結合。

  ③在教學資源上,教師是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不要把學生束縛在教室這個太小的空間,教室外才是孩子們學科學用科學大有作為的廣闊空間。教師不要把上下課鈴聲當做教學的起點和終點。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節課所能完成的。悉心引導學生,學習活動可能在課內完成也可能在課外,不要拘泥於教科書上規定的內容,應跳出課本走向科技發展的信息時代。教師應給他們介紹相關教學參考書,提供學校的圖書資源;介紹中學化學網站,提供網上學習的條件;開放化學實驗室,引發學生由課內向課外探索的興趣和創造動機。

  三、教學評價上的反思DD多元化評價方式

  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化學課程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這一體系既要評價學生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①重視學生自我評價對學習活動的促進作用。在重視教師及他人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個體的自我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可以採用建立化學學習檔案的方式。學生針對檔案中記錄的內容(例單元知識總結,疑難解答探究方案設計過程紀錄,收集的化學學習信息,化學習慣……)進行反思小結。有利於提高學習主動性。教師也能通過檔案袋,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並做針對性輔導。②通過活動表現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活動表現評價是通過觀察,記錄分析學生在各項活動中的表現,對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實驗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問題的思路,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水平及表達交流能力等全方位的評價。③在紙筆測試中注重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紙筆測試重點不要放在知識點的簡單記憶和重現上,不應孤立地對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測試,而應入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背景中去,從知識的整體關係上考核。

  總之,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回顧和評價,對課前計劃和教學過程進行反思,認真分析和總結自己教學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並加以整理,為今後教學實踐參考與改進。下圖為一個較好的反思文本以供教師們參考,我想只有對教學實踐合理性的永無止境的追求,才能使自己的教學理念與進俱進,教學實踐更趨完善。

您正在瀏覽: 初中課堂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初中課堂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