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我們的語言更能打動學生的心靈呢?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尹庄鎮東車小學 王鳳榮
回答是:四“言”四“有”。
言之有情。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學生,要使他們對教師所傳遞的內容有所理解、體悟、內化,並轉化為自己的品德、言行,教師就必須用真摯的感情去打動學生。
要有愛生之情。有愛的教育,學生才會欣然接受;有愛的教育,才會碩果掛滿枝頭。
要以誠待人。在真誠的前提下,即使是堅持原則的告誡和實事求是的批評,學生也會理解和接受。
要平等對待。今天的學生自主性、獨立性較強,渴望在教師面前得到平等地位。唯平等待生才會有師生的互動和感情的交融。
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在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時候,我們要充滿感情,鼓起激情,飽含真情,目的只有一個:感化學生。
言之有物。“言傳”,能否打動學生,起到作用,關鍵在於內容。
我們的教育,只有目的明確,有的放矢,針對性強,才能切中要害,產生教育效果。要通過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分析,使我們的“言傳”以學生需要為目標,觸及焦點,揭示主題,從而達到教育之目的。
要體現道德倫理的知識性和理論性,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我們的講話要有觀點、有分析、有結論,要運用邏輯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去說服學生。
在我們既往的教育中,陳詞老調是最為學生所詬病的。我們不妨試着換一種思路,換一個角度,換一個例子,換一種語言;不妨正面反面結合說,道理事例結合講,既擺現象又析事理,既回答“為什麼”又回答“怎麼樣”,使講話內容更加全面、豐富、充實。
言之有趣。生動有趣的講話才會吸引學生,觸動學生,產生效果。從內容角度考慮,運用典型事例是一種有效的辦法。今天的青年學生,有自己的思想,不看重權威,也不輕信既有的理論,所以運用事實材料來說明問題,會有更好的效果。而且,如果例子選得好,形象具體,典型生動,常能成為講話出彩之處。
從表達角度考慮,除了把握好語音、語調、節奏,使講話抑揚頓挫外,要注意運用鮮活通俗的口頭語言,使講話形象生動。筆者學會開車后,曾與學生算過一筆賬:如果我學車需要30個小時的上車時間的話,那麼,同學們大概只要花10至15個小時就夠了,也就是說,我學一樣東西花的成本是你們學同樣東西的兩三倍,甚至更高。而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的使用時間呢,正好相反。我50多歲了,用到75歲,使用時間20年;你們十七八歲,使用到75歲,有近60年,你們的使用時間是我的3倍,甚至更多。我們學點東西困難,而且使用時間短暫,尚且還在學習,你們就更應該努力了。通俗的語言,對比的形式,給學生的教育比較深刻。
言之有方。因為德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而藝術就是創造性的方式、方法,它沒有固定不變的辦法和模式,它也拒絕陳舊和老套。我們也需要講究“言傳”的方式、方法。
一要把握好時機。一般性問題,不必急就,盡可擇機而行;突發性問題,先制止安頓,使頭腦發熱者先冷靜下來再做工作較為有利;在某種情況下,故意延宕時間,留下“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空白,待到“非說不可”的時候說,往往說的“理”最易為學生接受。
二要把握好形式。個別問題個別談,班級問題班會談,傾向性問題校會講。批評、了解情況,宜個別進行;表揚、嘉獎宜大張旗鼓。
三要善於“調動”學生。在我們的講話中應該有娓娓道來的敘說、絲絲入扣的分析、慷慨激昂的陳詞、一字一頓的評點,以調動學生的情緒,提高講話的效果。
四要讓學生有說話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尤其是個別談話,要讓學生有述說情況、發表意見、甚至為自己申辯的機會,形成交流探討的氛圍。
五要有耐心和韌性。不急於求成,也不圖立竿見影,不要指望一次談話能解決所有問題,要有反覆多次做工作的思想準備,而且每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相關範文
- ·如何讓我邂逅你
- ·如何讓我遇見你,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 ·如何讓我遇見你
- ·有些人就是意識不到,他們的語言有多麼
- ·我們要的幸福安穩,讓我們回去,讓我們
- ·我們的愛到底怎麼呢?
- ·愛比怨更能讓生活美好
- ·撥動學生的心弦
- ·撥動學生的心弦(師德師風演講稿)
- ·歌頌教師演講稿--撥動學生的心弦
- ·情歌沒有打動你,我的心可不可以。
- ·那一年,誰用愛情打動了你的心
- ·為何讓我孤獨
- ·如果往昔能夠重來,我想讓我們的心都不
- ·莫讓快餐文化充斥我們的心靈
- ·如何讓你的簡歷輕裝上陣?
- ·如何讓你的網上簡歷更“搶眼”
- ·如何讓簡歷被人關注
- ·如何讓你的簡歷脫穎而出
- ·如何讓你的簡歷更吸引人?
- ·如何讓你的簡歷更吸引人?
- ·如何讓簡歷“一發即中”
- ·如何讓你的網上簡歷更“搶眼”
- ·職場“牛”人如何讓簡歷也“牛”?
- ·一年級家長會發言稿:如何讓孩子處於一
- ·夜將深沉 如何讓明月見證
- ·“如何讓學校的人更快認識我”班級活動
- ·群眾路線更應考慮如何讓百姓得更多實惠
- ·如何讓你遇見我?
- ·“我們的團 我們的校”團日活動策劃書
- ·那些年,愛情毀了我們的青春,葬送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