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經驗交流 > 社區青年志願者活動經驗材料

社區青年志願者活動經驗材料

手機:M版  分類:經驗交流  編輯:pp958

社區青年志願者活動經驗材料 標籤:工作經驗

  社區青年志願者活動經驗材料

  一、項目背景概況

  **社區飛鳥青少年服務中心發起於2010年10月,2011年5月註冊成為民辦非企業組織,主要開展社區青少年輔助、農民工子女助學等公益目。2011年6月,在街道團工委的指導下,中心建立了“兩新”團支部,支部團員6名,設團支部書記1人。面對人員較少、經費不足等瓶頸制約,如何利用有限資源,整合團員青年力量,更好地踐行青年志願者奉獻精神擺在了“飛鳥人”面前。

  在硬件配套上,街道辦事處為“飛鳥”提供了2間辦公場所和1間活動室,地點緊靠文體廣場和居民住宅區,便於活動開展且連續2年免費使用。在資金扶持方面,得到辦事處3萬元支持,為“飛鳥”最初的活動開展提供經費保障。團隊運行至今,慶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如今,“飛鳥”已發展成為擁有核心隊員10名、青年志願者300餘人的規模。

  二、項目內容實施

  (一)用“盡心”夯實隊伍基礎

  支部除團支部書記為專職團干以外,初期較穩定的骨幹成員並不多,青年志願者僅10人左右。為切實有效地開展活動,擴大志願者隊伍至關重要。為此,我們整合身邊資源,盡心招募青年志願者,並結合實際靈活運用緊密型、鬆散型相結合的組織模式夯實隊伍基礎。

  一方面,在團隊發起人和骨幹中採用會員制,對於普通志願者,則隨時歡迎他們參加“飛鳥”組織的志願者活動,他們也隨即擴充到鬆散型組織中。另一方面,普通志願者如想成為會員,必須達到指定服務時數,按要求參與團隊活動的組織、策劃和管理並經骨幹2/3以上表決通過,這一部分青年志願者便組成了“飛鳥”的緊密型團隊。通過兩種模式的靈活運用和不斷探索,依託團組織區校共建平台,目前,街道團幹部、松江七中黨員教師、東華大學陽光公益服務隊等組成了中心長期、固定的志願者團隊,而以不定期形式參與志願者活動的愛心人士則不斷輸入到正式會員的隊伍中,兩支隊伍的青年志願者人數已達300餘人。

  (二)用“細心”搭建組織格局

  為進一步加強志願者隊伍管理,團支部細心研究,組建組織部、宣傳部、行政部三部委,配備團隊核心成員擔任部長一職,並明確部門職責。

  組織部主抓志願者隊伍的發展和建設,通過壯大隊伍、制定團隊活動計劃,進一步保證志願者服務行動有序、有效。

  宣傳部主抓隊伍建設,調研分析志願者思想狀況,總結、宣傳和推廣各類志願者的先進典型,以點帶面提升工作成效。

  行政部主抓志願者登記註冊和學習培訓,調研社區需求,做好團隊與有關部門的溝通以及檔案管理和後勤服務。

  在實踐過程中,三部委各司其職,相互協作,緊緊圍繞“飛鳥”服務宗旨,紮實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通過行政部對社區10餘個小區600餘戶家庭進行調研后,我們發現社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困難家庭子女相對較多,於是確立了以助學為重點,開展社會救助服務的運行方向;宣傳部為進一步提升青年志願者服務水平,與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分團委志願者部等3所大學簽訂《社區助學協議書》,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並通過學員反饋等方式評選年度優秀志願者,樹立先進典型;組織部則以關注弱勢群體、推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為使命,組織青年志願者圍繞助學重點,開展社會救助服務並不斷培育品牌項目。

  (三)用“真心”踐行志願精神

  通過不斷探索,支部在各部委的通力合作下,在青年志願者的親力親為下,自2010年10月在薛家小學成功吹響助學活動號角后,針對不同青少年群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願者服務行動。

  1、社區助學營,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夜鶯”晚托營幫助雙職工家庭等解決孩子放學后的託管和作業輔導問題,並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快樂星期六”周末學習營則在課業輔導的基礎上,融入英語口語、寫作能力、安全教育、手工製作等專題課程,這是“飛鳥”與松江七中黨組織“創先爭優”活動結合後為孩子們量身定製的課題。

  截至目前,3期晚托營受助學生約60人,5期周末學習班受助學生150餘人,參與助學青年志願者共計822人次。

  助學營的成立,讓缺少家人陪伴的孩子聚到一起,他們不再覺得孤單,越來越多的孩子鼓起勇氣,主動提問並努力尋找解題方法。為營造一個溫馨的學習環境,“飛鳥”不斷以新點子吸引孩子們愛上學習。“助學班班規”是結合學員特點制定並不斷完善的;“作業情況記錄表”記錄著每位同學完成每門作業所用的時間、答疑題數、完成情況並每月進行評比,只要孩子有一丁點兒的進步,我們從不吝惜表揚和獎品;“雞毛信”是我們的另一法寶,每期晚托助學營結束時,我們都會給每一個五年級的孩子親筆寫一封離別“雞毛信”,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並對他(她)今後的學業和人生留下祝福和期許……這些小點子也許微不足道,但正是這些細節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一片真心。

  2、公益興趣班,助力青少年興趣培養

  開設興趣班的念頭緣於我們對“興趣是孩子最好老師”的堅守。書法、街舞、基礎素描、日語口語等9門課程相繼於寒暑假向社區推出,學員從最初的21名發展到49名,這與內容設置、公益性質以及師資力量不無關係。如今,專業英語八級老師、日語培訓學校和美術學院專業老師等都已成為“飛鳥”年輕志願者隊伍中的一員。

  3、課餘主題活動,助力和諧家庭營造

  除日常志願者活動以外,我們圍繞素質拓展主題,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慶祝建黨90周年期間,聯合工業區婦聯舉辦“陽光下的微笑”主題活動,表達孩子們對黨的祝福;2012年春節,飛鳥最小的志願者謝詠欣參加街道“寫春聯送溫暖”活動;同年元宵,組織青年志願者和孩子們走進警營,與部隊官兵共度佳節;2012年六一,聯合東華大學志願者開展默契遊戲嘉年華;剛剛過去的周末,第一屆“飛鳥杯”親子自行車騎行活動倡導“低碳騎行,家庭先行”理念……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課餘時間放飛心情,也讓家庭生活更為融洽。

  三、項目突破方向

  下一階段,我們將總結經驗,繼續以青少年成長成才為重點,廣泛組織青年志願者開展形式多樣的志願者活動,並着力在以下三方面取得突破:

  1、進一步建立健全團支部工作制度和志願者管理機制,定期開展支部成員和青年志願者專題培訓,提升團員青年和志願者理論素養及專業技能,培養一批有責任、有愛心、有素質、有能力的“四有”志願者。

  2、以社區青少年助學為團隊特色,特別針對單親、困難家庭青少年開展各種類型的青年志願者行動,繼續辦好晚托營、周末班和興趣班,並開拓更多符合社區需求的服務項目,如科學育兒主題活動、專家培訓等特色課程。

  3、結合**實際,認真調研社區青少年發展需求,通過家訪、調研、數據分析等方式探索個案服務。

  “飛鳥”的每一次嘗試,每一個腳印,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作為剛剛起步的新社會組織,我們相信只有做到滿懷“信心”、“細心”周到、“盡心”儘力和“真心”付出,才能真正踐行青年志願者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

您正在瀏覽: 社區青年志願者活動經驗材料
網友評論
社區青年志願者活動經驗材料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