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 > 學習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的心得體會

學習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的心得體會

手機:M版  分類:學習心得  編輯:pp958

學習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的心得體會 標籤:感動中國 感恩的心 軍訓心得 光輝的旗幟 兩會學習

  學習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的心得體會

  事迹簡介:在湖南懷化學院的校園內,每天早上一位23歲的男生,都會用自行車,把一個10多歲的小女孩送到石門小學,晚上再接回到他們的住處—男生宿舍下的樓梯間。這位男生就是2003年從河南省西華縣考入懷化學院經濟管理系的洪戰輝。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戰輝並沒有血緣關係,是犯有間歇性精神病的父親撿來的棄嬰。由於母親離家出走,這位撿來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帶大。從洪戰輝讀高中時,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點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如今已經照顧了12年。

  責任大愛,永恆地感動中國

  萬應慧

  2005年就要劃上句號,一個叫洪戰輝的人,一個貧苦青年的“責任大愛”感動了中國。目前,在央視“感動中國”的評選中,洪戰輝的人氣最旺。

  12年前,年僅13歲的洪戰輝父親瘋了,妹妹死了,母親走了,而其瘋父又撿來了一個被人遺棄的女嬰。他用稚嫩的肩膀毅然承擔起養育撿來的小妹妹的重擔,他把小妹妹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照顧,靠做些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家計與學業,還給父親治病。面對人生的困境,他也曾“向天長嘯,伏地呻吟”,但他後來明白了:“長嘯無用,怨恨無能。”

  現在,攜妹求學的大學生洪戰輝的愛心已經“感動中國”,震撼了我們的心靈。短短几天之內,河南籍青年、湖南懷化學院學生洪戰輝的事迹在全國眾多報章上傳播,引起強烈反響。

  一種責任大愛在這個寒冷的季節感動了中國,讓善良的人潸然淚下,草根百姓的心靈被擊中。苦難以極為殘酷的方式鍛造了洪戰輝的責任大愛。

  責任大愛最能感動中國。在道德迷失的水渠,我們需要道德堅守者的堤壩。不需要遮掩,當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的時候,道德已經遺落在一些人等的迷走神經中。幾年來,傳媒在形容“可怕的群體”的“可怕的行徑”之時,已經悄悄把“極少數”的“極”字去掉了。

  洪戰輝與妹妹和其他兄妹之間沒有什麼不同,每天和普通人一樣過着平淡的生活,在內心中,他把照顧妹妹當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有豪言,更沒有壯語。真正感動我們的恰恰就是這種平常心,瑣碎的平凡撞擊着人心。

  聽聞過“願嫁富婆”、“賣身救某”的求救,此時見識洪戰輝的自強更有一番韻味。他拒絕了來自各方的幫助,因為靠個人努力已經能夠養活妹妹和給爸爸買葯了。他說:“比我困難的人有的是,更重要的是我已經知道了怎麼去養活自己。”

  在超女、韓劇已經成為上世紀80年後新生代精神生活和精神偶像的一個固定符號的時候,洪戰輝在公眾面前被逐漸推上一種榜樣的位置顯得有些突兀。這個年輕人極度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年代,洪戰輝這種人格和精神太彌足珍貴了。

  有一種平凡叫做感動,有一種責任叫做不離不棄,說他不讓人感動,除非你是草木。

  洪戰輝的故事刺痛了我們的心!

  看了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12月8日有關河南籍大學生洪戰輝帶着撿來的妹妹,打工求學12年的故事,我很難過。

  我首先是被洪戰輝的事迹所感動。12歲那年,甚至更早,小小洪戰輝就遭遇了家庭和人生的巨大不幸,獨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而且還承擔起撫養撿來的妹妹的責任,長期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含辛茹苦撫養她長大。這是一個正常的成人都難以想象和承擔得起的,可洪戰輝做到了。直到今年,他23歲,上了湖南懷化學院經濟管理系,帶着妹妹上小學,並希望把妹妹送進大學的校門時,他的故事才被媒體挖掘出來。

  這一切的一切,有着太多的不易,帶着太多的辛酸。

  在被他的故事感動的同時,我心裡堵得慌,感覺更多的還是難過。

  這難過,不光是因為洪戰輝。他確實太苦了,苦到一般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只要看看他的苦難命運,人的心總是收得緊緊的,輕鬆不起來。可是,一個幼小和瘦弱的肩膀,居然把那一切苦難都扛過來了:他為還在吃奶的妹妹討吃,去工地打工,在校園“經商”,用微薄的收入負擔整個家庭的生活,直到上了大學,一切依舊。

  更讓我難過的是,當他在童年面臨那一系列打擊和苦難的時候,本應得到正常的救助和應有的援手,但卻沒有得到。作為一個極度貧困家庭的學生,他的基本生活應該得到政府的保障,上學也應該享受到政府和社會應有的資助和減免;雖然他能主動承擔起自己和妹妹生活、讀書的責任,但這些原本不應完全成為他個人的事。

  是他沒有主動去求助嗎?從報道中不得而知。但是,即使他沒去主動找當地政府和社會求助,他和他妹妹都不應該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如此活生生的兩個孩子,如此活生生地被遺忘,不能不說是有關部門的一種失職。

  試想:假如故事的主角沒有洪戰輝那樣堅忍不拔的超人毅力和勇氣,結局會是個什麼樣子?更讓人不忍面對也有些擔心的還有: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洪戰輝,會造就出一種什麼樣的人格和心態?還需要問一問的是:像洪戰輝和他妹妹那樣生活着的人,在中國現在到底還有多少?我們的保障機制還存在不少漏洞,還需要完善。

  無獨有偶,在同一天的人民日報海外版上,頭版頭條說的正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家庭與社區支持”關愛兒童項目在中國實施的新聞。該項目官員張亞麗說:“這個項目我們會繼續做下去。希望在更大的範圍內推廣,在更高的層次上產生影響,使更多的人了解《兒童權利公約》,使中國的每一個兒童,不管他是生活在哪個地方,都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是啊,洪戰輝和他妹妹的童年,太不美好。他們如小說般曲折的故事,刺痛了太多人心,讓人無法不難過。真希望現實的世界,能如海外版這天頭條新聞的大標題說的那樣:“讓陽光普照每個孩子”。

  我衷心地為他們祝福!

  中國為何因洪戰輝而感動

  慕毅飛

  時近歲末,媒體照例要盤點2005年感動中國的人與事。此時,一個叫洪戰輝的青年走進人們的視野。

  他生長在河南周口的農村,就讀於湖南懷化學院,23歲的年齡,卻帶大了一個12歲的妹妹。這些年來,他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供養着自己和妹妹,支撐着一個爸爸生病、母親出走、弟弟讀書的家;這其間還因為影響了別人的生意,被人打傷了眼睛,落下嚴重的眼疾。他在常人無法想象的生活艱難中,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重點中學,用五年時間,帶着妹妹讀完高中,又帶着妹妹走進了大學。12月13日的央視新聞聯播,以頭條新聞刊播了洪戰輝的事迹,焦點訪談則分兩期做了洪戰輝的節目,標題叫《震撼心靈的故事》,——洪戰輝有足夠的理由感動中國。

  洪戰輝的出現,讓無數飽食終日的生命失去了份量。尤其是在那些貌似富足,動不動玩深沉、玩品味的同齡人面前,同樣是大學生的洪戰輝,以他特有的方式,顯示出精神的富有與人格的偉岸。北京有位大一學生,每月一次把穿髒的衣服郵寄到蘭州,讓母親洗乾淨后再寄回到北京;南開大學外語系發起了一個“陽光晨讀”活動,僅為了讓“晚上通宵玩,早上不起床”的學生能夠早起……即使在這樣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年輕人爭說“鬱悶”,用各種方式表達他們的怨天尤人。脆弱成為時代病,同情與理解成為時尚的呻吟,洪戰輝卻使這一切變得矯情與蒼白。不幸本身不是財富,戰勝不幸的過程卻可以創造財富。每個人面臨的困難不盡相同,但戰勝困難所需要的精神卻是相同的。用洪戰輝的話說:“只要你脊樑不彎,就沒有你扛不起的山。”中國要有未來,民族要有未來,這未來只有靠洪戰輝這樣的肩膀才能擔當得起來。

  洪戰輝也知道苦,也感覺到累,也咀嚼過無助與絕望的痛苦;但只要有一絲希望,他就能抓住不放。妹妹是父親抱回來的棄嬰,但沒有一個可靠的人能夠收養,他就義無反顧地哺養起來;他以12歲的年齡,支撐起上有病父、下有幼妹、另有胞弟的一個家的時候,他出乎本能地被一個叫“責任”的東西支撐着。責任,在洪戰輝這兒,是信念,是使命,更是行動。因為是“責任”,他就不會到處張揚自己的不幸,卻不惜以最艱辛的活法,謀求自己的活路;因為是自己的“責任”,當他尚有自救之力的時候,他就不假思索地拒絕這樣那樣的捐助,理由是還有更需要這種幫助的人。當他稍有寬裕的時候,他匯寄了600元錢,幫助一個和他當年一樣不幸的學生。——這也是“責任”,是一種深知回報與感恩的更高境界的“責任”。同樣具有洪戰輝這樣的學識與體魄,面對生活的艱辛,有的人甘於跪乞於路人,或動輒以賣身乞憐於世,甚至於不惜爭當富翁的“小蜜”、富婆的“小白臉”——這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們應該為洪戰輝而感動。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學習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的心得體會
網友評論
學習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的心得體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