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梁紀事
手機:M版 分類:記事散文 編輯:得得9
頁(音xue)梁位於我的家鄉——陝西省永壽縣中北部。它東托五峰山,西攜明月山,是黃土高原溝壑區里平淡得不能再平淡,常見得不能再常見的地貌形態,它是由丘、巒、峁、嶺、溝、壑、原、坡孿生出的一道山樑。;頁梁的形成,或是地殼運動、板塊積壓的產物;或是歷經蒼桑、雨水沖刷的造化,上無史料記載,下無民間傳說,我們不得而知。頁梁的名稱,同樣無從考證,但用地理學上指東西向的,與“縱”相對;從它東西走向,橫亘幾十公里推測,它的頁便是故鄉方言對橫的詮釋。
“橫”漢語詞典里有這樣的闡釋:凶暴、不講理。
每當某時某事有人說話不講理時,故鄉有句口頭語,“你是從頁梁下(音ha)來的”用以還擊對方。這一句即涵蓋着故鄉人不遮不攔、直來直去,生、冷、撐、倔的性格,更衍生出家鄉人剛強不屈,認準的事兒,非來個頭撞南牆不可的勇氣、豪氣和霸氣。
初來家鄉做客的人,一定難以接受那很少人情味的問候,“吃咧么”,“弄啥來咧”,“坐下(音ha)”,直來直去直得像椽戳,冰得冷得六月都飛雪。當然,改革開放幾十年,家鄉的一切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的思想、包括性格也都有了長足的改變。但是,骨子裡遺傳有祖先的基因,血管里流淌着先輩的瓊漿,處的時間長了,難免就會露出“狐狸的尾巴”;然而,你卻又會被他們的淳樸、誠實和直率所感動,深深得體會到和他們相處、謀事的放心和愉悅。
家鄉人生、冷、撐、倔性格衍生出的、黃土漢子的剛強不屈和倔強,那可是得大書而特書的,也是能讓人拍案而起,嘆為觀止的。
民主革命時期,1911年,渠子村的張殿梅響應革命號召,光榮就義;1928年常寧的萬餘農民就抗捐“交農”。
解放戰爭年代,以涇河為界,永壽處於陝甘寧邊區和國民黨統治區的紅白交界處。1947年3月,趙彥芳等30多名有志青年成立了“寧太游擊隊”,涇水岸邊回蕩着他們“蛙鳴”的聯絡暗號,原畔溝邊閃現着他們矯捷的雄姿神影。次年,他們還開闢了共產黨員、進步青年奔赴革命聖地延安的紅色通道。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永壽人的倔強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和施展,創造了不少撼天動地、勇奪第一的經典傑作。
永壽溝壑縱橫,800多平方公里的版圖上,一平方公里一條溝還不得了,溝多得是出了名的。就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縣城,也被一條深近3米,長900多米的支毛溝劈成了兩半。說是支毛溝,實際上是條垃圾溝,春時雜草叢生、塵土飛揚;夏日泥水橫流、空氣污濁;秋月枯枝敗葉、蚊蠅肆虐;冬季風卷殘雪、冰凌垂掛。1963年,在縣委書記王潔的帶領下,縣城幹部職工、教師學生,工余課外,年輕人駕轅,用原始的硬軲轆馬車,加上肩挑人抬,移土3萬多立方米,砸石7000多立方米,填了這條溝,鋪了石子路。
1968年,永壽人的倔強得到了驗證,在滔滔涇河岸邊,絳山腳下,他們翻版了河南林縣的紅旗渠。在那個困苦的年代,他們用玉米面粑粑、鋼絲餄餎填肚皮,用鐵鎚鋼釺架子車做工具;打眼放炮炸石,築壩開渠鑿洞。歷經8年苦戰,開山劈石113萬多立方米,建成了3000千瓦的水力發電站,多位頁梁兒女獻出了生命。這也為後來永壽成為全國首批109個電氣化初級試點達標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69年,永壽人的犟脖項再一次撞上了南牆。2名幹部、13名農村青年,在4孔窯洞里支起4口鐵鍋,1個鐵篩,投資6000元,打出了永壽製藥廠的牌子,熬制供本縣防治大骨節病的葯——“鹵干散”。誰能料到,這一熬,便一發不可收拾,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展成為全國縣辦藥廠“四大金剛”之一。有針、片、膠囊、口服液、原料葯200多個品種,遠銷西歐、東南亞10多個國家;行銷全國25個省900多個縣,年實現利稅600多萬元。
永壽人的倔強造就了不少事業有成、功勞卓著的模範英雄。
“油菜姑娘”安惠萍和陝西農科分院的專家一起,開展科學種植油菜試點,使千百年來“三升菜籽滿地黃”的油菜產量過百斤,並派出50多名“土專家”指導兄弟市縣油菜生產,《油菜大面積高產豐產》獲國家一等獎,她光榮出席了國慶20周年慶典。
師俊秀身居山區,帶領全村人發展養殖業、植樹造林、改造坡地,促進農業豐收。永合大隊被評為全國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他本人赴京參加了全國群英會。
孫天柱,頁梁下的一位民兵營長,在手榴彈實彈演習時,為掩護民兵不幸犧牲,蘭州軍區授予“模範民兵營長”稱號。
永壽人的倔強也造就了不少獨樹一幟、標新立異的大師名家。
任哲中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50年博採眾長,勇於創新,創立了秦腔小生聲腔藝術中的一個流派——“任派”他主演的《周仁回府》贏得了戲劇界的高度讚譽,深得秦腔愛好者的推崇。
楊永健,一個讓亞洲人都為之自豪的運動員。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他勇奪男子50公里競走第十名的好成績,是亞洲競走運動員運動員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安振平,潛心數學研究,國家、省、市學術頭銜和獎勵榮譽難記其數,最為讓人自豪的,還是他的“安氏不等式”獲得了世界數學界的公認。
近年來,以王小東、仇百倉為代表的一大批頁梁學子,也是出類拔萃,盡顯王者風範。
頁梁——黃土高原上平淡得不能再平淡,常見得不能再常見的一道黃土山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千百年來滄海桑田,日月輪迴,造化了一代又一代心直口快、性格倔強的頁梁兒女,他們創造了不少驚人的業績。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社會事業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地球村的逐步實現,頁梁孕育的新一代兒女的倔強性格必將漸行漸遠;反之熱情隨和、善於交流、樂於溝通的思維模式必將大行其道,他們所創造的偉業也必將前無故人。讓頁梁為我們見證!讓歷史為我們見證吧!
頁梁,自有它厚重的歷史積澱,悠遠的人文淵源。這部鴻篇巨製,閱讀它的輝煌和浩繁,即使用最簡潔的筆墨來描述,都難免掛一漏萬;讚美他的奇迹與榮耀,即使以最華麗的詞章來頌揚,都難免辭不達意。更不用說我淺嘗輒止的閱讀,措辭貧乏的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