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公眾演講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千年古訓新解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千年古訓新解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小景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自古以來為人稱道的一條原則。然而從歷史經驗和社會現實來看,這句話沒有多少科學性,理應被否定。

  “疑人不用”嗎?未必!楚漢之爭時,劉邦對韓信的忠貞是有一定疑心的,但他卻能從大局出發,重用韓信,打了一系列勝仗;唐朝的魏徵原是唐太宗政敵一邊的人,但太宗卻大膽啟用。人所公認“貞觀之治”不能沒有李世民,也不能沒有魏徵;美國的基辛格起初也是尼克松的對立面,但尼克松就任總統后,捐棄前嫌任用基辛格為高級助手,取得了一系列外交上的成就;毛澤東同志深受王明路線的迫害,但在黨的七大會議上,仍動員大家選舉王明為中央委員,解放后還安排他負責立法工作。毛澤東同志的如下名言更為眾人熟知:我們不但要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還要善於團結那些反對過自己,並且已被實踐證明是反對錯了的人。

  “疑人不用”的誤區就在於其專制、偏狹。專製表現為:只要我懷疑你,就可以不用你,絲毫沒有一點民主選舉、罷免的氣息。偏狹表現為:以己之腹,度別人之胸,絲毫沒有一點江山社稷為重的大局意識。對於經由民主程序選舉出來的人,或許你可能有疑慮,不放心,怎麼辦 正確的做法是建立完備的權力制約機制,使其在法治的軌道上行使權力。

  “用人不疑”嗎?未必!當年的蘇聯人民對斯大林深信不疑,稱他為“敬愛的父親”,將其與“偉大的母親”——共產黨相提並論,但意想不到的是,斯大林卻嚴重地損害了社會主義的民主法制;“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們對毛主席也深信不疑到“頭可斷,血可流,忠於毛主席的紅心不可丟”和“跟着毛主席,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程度,但多數人沒有去想一想:毛主席雖然是偉人但卻不是完人!

  “用人不疑”的誤區就在於其形而上學,忽略了“人性無常”這一道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輩子都做好事,不做一件錯事、壞事的人是少數的。“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人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中,此時清醒,彼時則可能糊塗;此時為君子,彼時則可能為小人。據去年10月3日的《檢察日報》報道,天津市靜海縣的姜某曾因見義勇為而獲得政府頒發的先進個人榮譽證書,然而在一天晚上酒後駕駛着沒有牌照且大燈已壞的農用三輪車,撞了人。他聽到叫喊停車的聲音,他也曾想過停車救人,可轉念一想,天這麼黑,自己的車又無牌照,不會有人認出自己。於是懷着僥倖的心理,駕車加速逃離了現場。被其撞倒的被害人經他人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姜某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駕車經過某村時,恰被幾個熟人看見,遂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一念之差換來的是7年漫長的監獄生活。

  凡人如此,偉人也難完全脫俗。《解放日報》今年1月19日連載的《毛澤東談毛澤東》一文說道,毛主席說自己的個性“易被感情驅使,總難厲行規則的生活”。不事事循規蹈矩,不刻刻板板地生活的確是毛澤東的一個性格特徵。如果說他對舊的事物、舊的制度表現出一種“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蔑視的話,那麼他在生活上也是“無法無天”的。在他身邊工作的人都知道他是吃飯沒有規律,睡覺沒有規律,經常白天黑夜顛倒,做事好臨時決定,突然行動。這種性情使他1954年制定完憲法時比誰都專註執着,可“文革”期間背離憲法時也那樣不顧一切。

  大凡權力,都有如下特點:不受制約的權力容易走向腐敗;受到制約的權力又總想設法逃避監督。怎麼辦?目前,除了權力產生的民主化和權力運行的法治化之外,還沒有更好的對策。人最難超越的是人自身。

  郝鐵川

  中國法治的時間表 (2001-4-18 01:21 附圖)

  “反腐倡廉”與“反腐督廉” (2001-3-28 02:05)

  法律與藝術的差異思維 (2001-3-7 00:53)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千年古訓新解 (2001-2-7 00:09)

  相對穩定促動現代法治 (2001-1-10 01:11)

  民主的邊界是法治 (2000-12-27 01:40)

  非理性對現代法治的破壞 (2000-12-20 00:40)

  創新才有出路 (2000-12-13 00:20)

  “理性”與法治 (2000-12-6 00:17)

  女大學生該不該輟學嫁英雄 (2000-11-29 01:58)

  更多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千年古訓新解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您正在瀏覽: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千年古訓新解
網友評論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千年古訓新解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