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散文隨筆 > 文學桂軍論

文學桂軍論

手機:M版  分類:散文隨筆  編輯:pp958

  二十世紀進入90年代后,廣西文學在改革開放的大潮推動下,進入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新時期。富有深刻思想內涵和獨特藝術魅力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有理想,有抱負,有實力的作家不斷湧現,形成了一支龐大的,富有衝擊力的新時期作家隊伍。他們以強烈的時代使命感和和社會責任感,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改革創新,並打破各種舊框框,舊觀念的束縛,掀起了解放思想的高潮。為廣大讀者送上一道又一道的文學大餐,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以高尚的情操和虔誠的藝術態度,贏得了社會大眾的認同和讚譽。這就是文學桂軍崛起的文化背景。

  廣西作為中國老,少,邊,山地區,由於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原因,從經濟到文化各方面都是相當的落後。文學桂軍是特定的時代形成的文學區域作家群,其作家的構成有東西,鬼子等民族作家;林白,李馮,喜宏等“北漂一族”;也有聶震寧,楊克等因工作外調的“逃離”;這些顯示了文學桂軍的生命姿態是多元性和豐富性的。文學桂軍的悄然崛起也充分表明了廣西是塊寶地,蘊藏着無窮的靈性。

  近年來,繼東西,鬼子榮獲魯迅文學獎之後,一批年輕作家的作品也在全國打響,許多全國性的重要的文學獎項紛紛花落桂軍。以廣西文學“三劍客”[東西 鬼子 李馮]和文學桂軍“四君子”[凡一平 張仁勝 黃佩華 胡紅一]等作家組成的集體性的文學衝鋒隊,創作激情高漲。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勢頭,佔領了一個又一個的文學高峰。調動了廣大作家的創作熱情,使沉寂多年的廣西文壇又活躍了起來。其態勢“呼嘯而來,讓文壇大吃一驚。”[賀紹俊] 許多中國優秀的批評家不斷地把目光聚集在文學桂軍身上,充分肯定了廣西文學界“近年來成績斐然,己經引起了全國的矚目,成為文壇不可忽視的力量。”[陳建功] “桂軍勢不可擋,遲早要拿下中國文壇的半壁江山。”[陳曉明]

  文學桂軍與中國主流文化相呼應,與商業,大眾審美文化相伴而行,紛紛進軍影視演藝領域。《我們的父親》是《耳光響亮》之後東西的又一部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從《天上的戀人》到《永遠有多遠》,從《響亮》、《姐姐詞典》到《我們的父親》,東西成為廣西作家中“觸電”最頻繁的一個。凡一平則因《尋槍記》和《理髮師》在全國知名。與此同時,身為編劇的李馮隨着電影《英雄》的熱映也引起了全國的關注。他們在文壇上的活躍被稱為新桂軍的崛起。對於新桂軍,東西表示,廣西是一個文學邊緣地帶,新桂軍在文壇上的崛起令人們對廣西的文學創作有一個新的認識,但這些認識僅僅是文學圈子範圍內的,而“新桂軍”的頻繁“觸電”,擴大了廣西作家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是文學圈子範圍內,還應該是立體式的,這會更有利於把廣西作家的作品推出廣西。”為什麼這麼多有名的導演選擇廣西作家的作品,這說明廣西作家是有實力的。

  文學桂軍最令人稱道的地方是自強性和創新性。文學桂軍絕大部分的作家都是生活在艱苦的環境,像東西,鬼子,凡一平,黃佩華等作家都是從大山裡走出來,起步都是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在最艱難的條件下創作,在最貧困的地方起步,自強性是文學桂軍最顯著的特徵。文學桂軍立足在本土文化的基點上,敢於突破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的束縛,拓展文學表現的內容。以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觸感,把握時代的脈膊,反映生活的真諦,努力創作出富有深度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的文學作品。他們為了文學事業共同努力奮鬥,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為人民書寫,為時代歌唱,做人民大眾的牛。

您正在瀏覽: 文學桂軍論
網友評論
文學桂軍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