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學作文 > 四年級作文 > 詩月蘊情思 2300字作文 ( 手機版 )

詩月蘊情思_2300字

分類:四年級作文  字數:2300字  編輯:pp958

詩月蘊情思 標籤:情思作文

自古以來,月亮,一直是詩人喜歡描寫的對象。無論是“月上柳梢頭”,還是“明月松間照”;無論是“朦朧淡月”,還是“曉風殘月”……月亮總以它那迷人的情態和神韻,感染着多愁善感的詩人們。 

  同是寫月,由於詩人的地位、經歷、性格不同,詩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思想也迥然不同。下面以李白和蘇軾的詩為例,來感受一下詩歌的這一特點。 

李白一生懷才不遇,由於他的理想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因此,經常突發浪漫主義的奇想,把人生的舞台跟天上的仙境搭建在一起,以此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理想。在他寫月的詩篇里,更充分地體現出這一特點。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他的《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詩人以月為友,借月抒情,張揚了瀟洒、浪漫的個性,也表現出孤獨、苦悶的思想感情。花間月下,飲酒歌舞,本是人生的快事,然而“獨酌”就顯得寂寞,冷清,但詩人自有妙法,邀來“月”和“影”,合成“三人”。表面看,此舉似乎排解了“獨酌”的寂寞,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自我寬慰,詩人的孤獨感並沒有消失,因為他馬上意識到——“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的孤寂和傷感。“暫伴月將影”是無奈的選擇,無人相伴,又別無良策,只得如此。“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這幾句詩表面看是寫詩人醉后的狂歌曼舞,實際上是內心孤獨、苦悶、無奈的一種宣洩。“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詩人不願與月“各分散”,人間無人相伴,希望能在雲漢之間永遠與月同游,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不滿,幻想超脫的思想。 

  李白還有一首《把酒問月》,與《月下獨酌》堪稱姊妹篇。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自問之”,這不是酒醉后突發奇想,而是淺斟慢酌中暫停杯盞后的冷靜思考,但緣何發此一問,是探索自然,還是探問人生,亦或兼而有之?引人深思。“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前句中,“人”是主動者,“不可得”三字,寫出了內心的惋惜和無奈;后句中“月”又變為“與人相隨”的主動者,流露出得來全不費功夫的竊喜。兩句詩跨越時空的局限,天人合一,把“月”表現得既神秘莫測,又親切可人。“皎如飛鏡臨丹闕……寧知曉向雲間沒?”前兩句是描寫月的動態和情態之美,后兩句寫既揭示月東升西降這一亘古不變的自然規律,又隱喻着深奧的人生哲理。“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這兩句詩借用典故,以富於浪漫主義的奇思妙想,渲染了月宮孤寂、無味的情景,表達了對嫦娥的關切。“今人不見古時月,……共看明月皆如此”,縱貫古今,“月”作為自然和人生恆久的見證,閱盡人間的冷暖和變遷,作者在大徹大悟的同時,也流露出對人生不盡的傷感。結句:“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究竟是看透人生,勸自己要即時行樂,還是悟透人生,勸人們珍惜光陰?恐怕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態,一定會從中品出不同的味兒來。 

  宋代豪放派詩人蘇軾也有不少寫月的詩詞。請看他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的這首詩與李白的《把酒問月》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蘇詩對自然,對人生的感悟似乎更深,更明,更透。 

  這兩首詩的開頭,都是問月,李白是“停杯自問”,蘇軾則直接“把酒問青天”,一個問得深沉,含蓄;一個問得率真,豪邁。 

  “我欲乘風歸去”,表達了詩人想飛升仙境的願望,但又深知這是不可能做到事,因此用“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來巧妙地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作者清醒地意識到,與其想那些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還不如生活在人間,這是一種非常積極而現實的生活態度。在這方面,李白與蘇軾相比迥然不同:李白經常任想象的翅膀在廣袤的時空里自由地飛翔,自己的精神和思想經常超脫於塵世之外;而蘇軾雖富有浪漫的想象,但卻不超脫現實,腳始終踏在地上,顯得拿得起放得下,洒脫自如,遊刃有餘。“轉朱閣,……何事長向別時圓?”月圓之夜,本應是親人團聚的美好時刻,可自己卻與親人長相別離,令人輾轉難眠。為什麼“不應有恨”呢?因為作者感悟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生其實也和自然界一樣,總有讓人不稱意的時候。既然“難全”,那就須掙脫這種離愁別恨的羈絆,自我寬慰,自我解脫。“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膾炙人口,傳誦古今的經典佳句。親人雖相隔千里,不能歡聚,但只要“長久”,平安,就能在這美好的月夜,享受到親情的慰藉與溫暖。這兩句詩表現了作者曠達的心胸,高遠的境界和美好的情懷,讀來蕩氣迴腸,至情至里,感人頗深。 

  俗話說,自古文人多磨難,蘇軾和李白,都仕途坎坷,屢遭貶謫,李白寄情詩酒,放浪形骸,經常讓自己躋身於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形成了浪漫飄逸的詩風,被人尊為“詩仙”;而蘇軾則處之泰然,保持着樂觀、豁達、豪邁的情懷,詩詞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和哲思,並與辛棄疾一道,開一代豪放派詩風。 

  每一首詠月詩,的確都蘊涵著詩人無限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吟誦這些詩篇,會給我們帶來深遠的啟迪和無盡的享受。

您正在瀏覽: 詩月蘊情思23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詩月蘊情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