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人生勵志 > 張瑞敏“木桶新論”

張瑞敏“木桶新論”

手機:M版  分類:人生勵志  編輯:得得9

  去年11月8日,記者讓張瑞敏評價2005年的家電業時,他說:“看結果就行了,真正能夠在中國站得住腳的是外國企業。”這個回答耐人尋味。

  去年,張瑞敏又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同時仍有不少質疑的聲音在背後響起。但實際上,“海爾這兩年越國際化,說的話越少。”張瑞敏說,因為在國際化過程中,他越來越強烈的感覺是“中國所有的企業連小學都沒有畢業”。看來,海爾要更專心地把目標瞄準那些“大學畢業”的優秀跨國企業,其他則不必管得太多。

  而那些“大學畢業”的跨國公司的國際化是什麼樣的?張瑞敏舉了兩個例子:美國最大的一個家電企業到中國來合資,並且佔了大股,但是多年以後還是退出了;另外一家著名的跨國企業進入中國的時候預虧5年,結果9年才盈利。

  相比之下,我們這些“走出去”的時候都很弱小的企業,需要什麼樣的正確心態?

  “人單合一”表面上看解決具體問題的戰術,但卻可以在推行的過程中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戰略作用。

  僅張瑞敏根據“人單合一”戰略制定的“2005年T模式”,涉及13個“子流程節點”,每個“子流程節點”下面還有若干“孫流程節點”,而每個節點都有相應的SBU負責落實,其中僅“子流程節點”就涉及從“集團戰略部/各產品本部長”到“海爾大學/信息經理”的不同SBU。可以想見,“人單合一”的推行需要上至張瑞敏、下至普通員工的共同參與,而參與則意味着需要使用新的思維和方法投入工作。

  管理上有一個木桶理論:最短的一塊板決定了木桶的容量。“我覺得用我們的T模式來表現會更全面。”張瑞敏說(見下圖)。他說,第一,桶的大小決定水桶盛水的多少,中國市場只是一個小水桶,如果要做世界市場,當然是一個大水桶,這是完全不一樣的;第二,水桶盛進去的水,還取決於板和板之間必須是緊密結合的,如果不結合,有很大的縫,多少水也漏光了;第三,你有沒有這麼一個“桶底”,也就是平台能夠保證盛這麼多的水。

  根據張瑞敏的解釋,木桶的每個板都代表流程的節點,“T+”就是一直到用戶的手裡,“T-”是為流程做的所有的準備,這兩個結合是在一起的,所以這個水桶變成了一個圈,這就是流程。這個“T”的目標不是自己定的,而是市場定的,“市場需要第五天交貨,你必須在第五天生產出來。”

  大處着眼,小處入手。當然,要通過這種模式解決海爾的再發展問題,道路還很長很長。比如,一切都拿到了訂單再生產是解決了現金流,但是銷售額有可能因此受到影響;“三碼合一”不但要求海爾自己有信息化的支持,還需要合作夥伴如終端的信息化支持;等等。還好,張瑞敏不但不避諱問題,還主動承認改革的艱巨性。

  本報在上半年的《海爾:國際化15年》一文中提出:我們需要期待的是,若干年以後,海爾能否在眾

  國內企業總結“國際化”走出去的經驗時,大談在國際市場的“本土化”問題?沒想到張瑞敏已經捷足先登了。

  

您正在瀏覽: 張瑞敏“木桶新論”
網友評論
張瑞敏“木桶新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