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讀書無用論”的證據

“讀書無用論”的證據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讀書無用論”的證據 標籤:讀書思廉

  ??“讀書無用論”一詞,源自文革時期張鐵生的一次考試。當時他是表現很突出的插隊知青,是生產隊的副支書,準備紮根農村一輩子。由於政治條件好,公社還是推薦他去參加工農兵大學生考試,由於沒有準備,這哥們數理化自然交了白卷,可他卻試卷背後寫了一篇1200字的文章,說了自己的經歷和對形勢的看法以及“革命決心”,他覺得不會做這些題目也照樣可以搞好農業生產和階級鬥爭,他不會為了多考幾分把革命和生產放下去複習,也不願意去抄襲別人和瞎蒙亂猜。他覺得做人要坦坦蕩蕩,不懂就是不懂,不會搞歪門邪道,更不想營私舞弊。還說如果個他一天的複習時間,他保證可以考得比其他人優秀。後來,人們只知道他交了白卷,不知道他寫了文章。他的文章被人看中,成為了當時無人不知的“反潮流英雄”,再後來,他因為交了白卷被人們稱為“讀書無用論”的“白卷先生”。

  ??張鐵生的文筆還算不錯的,他交了白卷,可他不是文盲。那個年代,的確不需要讀書,只要一切行動聽指揮就行了,“老九”都臭了,大字不識的陳永貴做了副總理,造反司令王洪文做了中央常委。那時張鐵生能寫出那樣的文章也算高級知識分子了。說他是文盲並宣揚“讀書無用論”,那是冤枉他了。他本來只是一個很普通的、響應毛主席號召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讀書無用論”並不是他發明的,卻被誤以為是他的“專利“而讓他背負了半生的罪名和一生沉重的代價。他因為交了白卷在不同時期都做了典型,但是他不能作為“讀書無用論”的證據。

  ??說“讀書無用論”,意思是好好讀書的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不高,說話不算數。其實,中國不少讀書人成大氣的,近代說,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這些影響中國近100年的偉人無不飽讀史書,只是從文人變成了“投筆從戎”的職業政治家。他們的幾個得力的秘書都是中國歷史上頗具聲明的頂尖文人和筆杆子,可惜命運最後都不佳,汪精衛還成了“領袖人物”,可是至今裡外不是人,落得個大漢奸的罪名客死日本。陳佈雷、田家英都是自殺身亡。在爭鬥的年代,讀書人要麼把筆杆子變成“槍杆子”,不然,生命就會顯得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孫中山的出現到文革結束近一百年來,中國都在“革命“,“革命”的時間長了,“政治”的得分為和地位越來越牢固,讀書是不可能“金榜題名”的。最近有一本書叫《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是美國人馬克.里拉寫的,他提到了德國人托馬斯.曼在1918年寫的《一個非政治人的反思》,論述了那個時期歐洲幾個著名的文化思想家對政治的參與以及對文化和政權關係的思考。這個時候,“內憂外患”的中國卻剛開始走上“政治強國”夢想的漫漫長路,“非政治人”並非不關心政治,可是,“非政治人”的知識分子如果想超越“政治”而發揮作用,那所讀的書最終將會被證明是沒有用的。

  ??“文革”結束后,中國人如同被禁錮在黑暗裡已經奄奄一息的“困獸”,看到了一絲陽光和出路,為了生存和改變命運,興起了讀書考大學的浪潮,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好比“中舉”、“金榜題名”了,確實很多人後來因此“功成名就”,富裕了,做官兒了。讀書人風光了,生活也都好了很多,本應高興、讚美才是,為什麼現在還有這麼多人說“讀書無用論”。也許現今許許多多讓人悲哀,讓人悲憤或者讓人難以啟齒的一些關於讀書和讀書人的“故事”讓人產生了讀書無用的悲觀。確實,當你看到地攤上都在兜售大學畢業證書的時候;當你知道一個“學位”變成了“期貨”在社會上被人操縱、炒賣的時候;當你知道老師們在麻將桌上“備課”、教授在床上“招收“研究生的時候;當你看到大學生、研究生在做“三陪小姐”的時候;當你看到小學生對老師的市儈行為投去鄙視的眼光的時候;當你知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為生活和前途擔憂而迷茫、困惑、絕望的時候;當你看到那些“功成名就”的讀書人最後一樣也變成了“那樣的人”和被人說成“沒用的人”的時候。。。。。。難免讓人不發出“讀書無用論”的嘆息。共2頁,當前第1頁1 文/民國長衫

  ??似乎再也沒有力氣找到更多“讀書無用論”的證據了,“江郎才盡”了。

  ??“物極必反”,倒是想到了不少讀書有用的證據以及不少因讀書而留名千秋的偉人和故事。

  ??科舉廢除以前,皇親國戚不一定需要讀書,其他的人都知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市井小人”范進耗其一生終得“功名“,雖沒受住刺激而癲狂有些“失禮”於後人,多少還能留下個“小人物讀書奮鬥”的成功故事,也算是讀書有用的證據了。

  ??最近,不少人開始關注河洛文化,洛陽是東周時期的都城,洛陽史稱“九朝古都”,如果再加上夏、商兩朝,就是十一朝古都了。河洛地區長期是中國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因此,河洛地區文化既有地域性,也有全國性。河洛創造了華夏文明和文化鼻祖精彩的歷史,孔子所在的魯國是周公的兒子伯禽的封國。周王朝的周公創立的《周易》,被人稱為統治和傳承幾千年的中華儒家文化的思想基礎和文化根源。孔子是所有讀書人的老師,他的偉大就不用多說了,據說袁世凱做了幾天皇帝,沒幹成什麼大事情,他卻能沿襲前朝皇帝的做法,封孔子的直屬後裔三品以上的官爵待遇並予以在皇宮行動的特權,也算積了點“陽德”。還有春秋戰國時期以河洛為中心出現的學術、思想上的“諸子百家”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無疑能讓中華民族的讀書人一直驕傲下去。

  ??那些曾經“為反動的統治階級服務”而被打倒打臭的“封資修”的“孔孟之道”以及“封建迷信”的《周易八卦》,現在仔細看看,原來是我們自己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幾千年來,無論天動地搖、風霜雨打,它始終在忍辱負重的、默默的保佑和支撐着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生存。只是感覺有些氣弱和乏力了,我們太長久、太習慣於索取祖先的“精華”,我們太隨意、太殘酷的折磨、摧殘自己的“祖先”。現在的確需要不為功名的“非政治的知識分子”好好“孝敬“我們的“老祖宗”,把老祖宗的書好好的讀讀,取其精華,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們。

  ??其實,讀書就應該如同人吃飯睡覺,是必需的和快樂的,有沒有用,本來就無需證據。得閑了,還是“清清靜靜”地,真正讀點“乾乾淨淨”的書吧。

  共2頁,當前第2頁2 文/民國長衫

您正在瀏覽: “讀書無用論”的證據
網友評論
“讀書無用論”的證據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