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經典語錄 > 靜思語錄

靜思語錄

手機:M版  分類:經典語錄  編輯:小景

  靜思語錄

  1、【宗教的力量】宗教的力量,不僅能鼓舞人們的身心,並能帶來心靈的凈化。

  2、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3、【坦誠相待】多數人榱俗非竺利,往往對人都不坦誠,~曲逢迎、處處巴結;人若不能坦誠相待,是件多N痛苦的事啊!想去除這些痛苦,就必須把得失心轉槌鮮敵模坦然地取諸社會並用諸社會——從社會取得有意義的錢財,檣緇嶙鯰幸庖宓氖攏蝗緔耍光明磊落而坦坦蕩蕩,不是更快樂而自在嗎?

  4、【發揮良知良能】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發揮良知良能,沒有一個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薩心。

  5、【愛其所愛】在感情發生問題時,要以大愛之心愛其所愛;也要退一步,用寬廣的心接受眼前呈現的一切,這才是有智慧的愛。

  6、【佛性是寶藏】遺失身外財物並不可惜,可悲的是遺失了內心的寶藏卻還無知覺;人人本有清凈純真的佛性,只因煩惱無明而庶廠了珍貴的寶藏。

  7、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8、犯錯出曰諦模才能清凈無煩惱。

  9、【滴水成河】滴水成河——將一滴滴的雨水集合起來,就可形成一條河。

  10、【別讓良知睡著了】人自身的煩惱,比身外的冤家更厲害!因此,應該常常警惕自己,莫讓良知睡著了。良知一旦睡著,則殺、盜、淫、妄等種種罪業都會發生。

  11、【偷竊功德的_賊】世間的盜賊偷竊東西,不一定會把東西都偷光。但只要一念_心起,心中的「_賊」就會把一切功德偷得無影無蹤。

  12、【同參】同參,是同修間彼此相互切磋、去除習氣,唯存清凈佛心的意思。

  13、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

  14、【慧命永存】生命無常,慧命永存;愛心無涯,精神常在。

  15、靜坐常恩己過、f談莫論人非。

  16、以愛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則人生到處充滿了真善美

  17、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18、【世事無常】生常流轉於愚痴生死中,醉生夢死,只求「現在生」的享受,以致造諸惡業、虛擲時光而毫無警覺。殊不知「明月不常圓,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常念人生「無常」,世事常於瞬間變化,不可耽著眼前的欲樂。

  19、【守好崗位】學佛是盡本分,在什N崗位就做什N事,不要將人間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處在人間。

  20、【造福人群】人生在世,不能無所事事、懵懵懂懂而虛度一生,應發揮我們的良知良能,以佛菩薩的精神造福人群。

  21、【做人的開始】每一天都是故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22、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23、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24、【多欲榭唷咳松多欲榭啵 贛」會誘人墮入煩惱深淵,現代人常被「欲」所牽引而造業——貪求名聞、槊槔而爭,不僅喪失志節,也敗壞名譽。所以,我們要看開物慾,別讓物慾沖了良知,埋沒了良能。

  25、【槿似薜腦鶉巍槿似拚擼對外應鼓勵丈夫於飽暖之N多做善事,多體念貧窮人家的困境;對內應將心比心孝敬老邁公婆,並在公婆、丈夫間努力多方圓融,這是槿似拚叩腦鶉巍

  26、【莫虛度光陰】人一旦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精神就會委靡不振,生命也就失去意義。

  27、【反省過失】常能反省自己而無過失,即得解脫自在。

  28、【蒙蔽的自由】人常在什N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時候,卻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虛擲時光而毫無覺知。

  29、【擴展長情於未來】時時以清凈解脫的愛心,秉承過去生所播下的遠因,成就現在的近緣,更擴展長情於未來。

  30、受人點水之恩,須當湧泉以報。

  31、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

  32、「貌重」即待人接物能剛柔並濟,令人歡喜親近又不致輕浮,亦即孔子所說:「溫而厲,威而不孟」,涵有「溫、良、恭、儉、讓」之威德;故言「貌重」則「溫威並重」。

  33、【感恩試練】若有人扯後腿,要心存感恩。沒有人「扯」,就練不出腿勁。

  34、【愛河千尺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求不得是苦;求得之後仍不滿足,禁不起愛欲的鼓動及外界的誘惑,繼續永無盡期地渴求,以致人生痛苦耐!

  35、【不傷害別人】人往往榱稅自己而損害別人,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養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不去傷害別人。

  36、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生命的使用權。

  37、【佛教的絕對論】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必須抱持:「絕對要任勞」、「絕對要忍怨」、「絕對要有愛」、「絕對心存快樂」……,這是佛教精神的「絕對論」,也是與世間法「相對論」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業臻至完美境界之關鍵。

  38、【讓子女做自己】槿爍改剛擼只能盡養育之貴,而無法要求子女依照父母給予的模式成長。

  39、【個人是社會的起源】社會形態源自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於個人的修養。若能先培養好個人修養,進而料理好家庭,社會秩序自然能漸上軌道。

  40、【培養慈悲】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慈悲心。若失去了慈悲心,就是失去佛教的精神。

  41、【勿以口舌敗德】不可榱俗隕淼睦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頭來落得傷身敗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42、【快樂地過日子】人的生、老、病、死是狠正常的事,與其煩惱它,何不每天快樂地過日子?

  43、有時當思無時苦,好天要積雨來糧。

  44、【救世的良藥】佛法是救世的良藥——因槭蘭淶謀生,常處於病與貧的狀態中。無論天然災害或人榛雎遙都是因椴壞骱投引起的病態;既然a生病態,即需治世的良藥,佛法就是最好的良藥。

  45、【退一步海闊天空】人活在世間,不能脫離人群。有人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會有困境,這些都必須一一克服。要克服難關就必須忍讓,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是菩薩寬闊靜的境地。

  46、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發願容易行願難。

  47、【凡事靠自己】怎樣才能消業、消災?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即消一分災。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業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災解厄。

  48、【隨緣消舊業】做任何事,不要受一點小挫折即意志盡失。佛云:「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只要大家提起佛弟子的勇猛信心,該來的業障都能歡喜接受,則能隨緣消舊業。業報受盡,業障亦會隨時間而消失。

  49、【事忙而心f】如果人人都能「事忙而心f」,並盡一已之力,投注於人群幸福之道,而且忙時不失道心,f時不迷本性,就能達到人生快樂的境地。

  50、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51、【苦修】苦修,是清心少欲、磨練吃苦的心志。

  52、【家庭和諧之樂】家庭和諧,即使物質貧乏,仍是富在天倫之樂中;否則再多的錢財,也抵不過家庭失和的苦惱和缺撼。

  53、【理財四分法】佛陀曾教我們理財四分法:一、四分之一奉養父母,二、四分之一教育子女,三、四分之一用於家庭,四、四分之一投入社會公益事業。

  54、【禮敬諸佛】正信的佛教徒稱「禮敬諸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學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55、【修行修心】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鳥過白雲,魚躍水面」般——空中無E,水面無痕;不橄逝事物而煩惱,心境安然而自在。

  56、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思、知足、惜福。

  57、【⒎⒆暈揖跣浴啃扌校得靠自己精進地⒎⒆暈伊槊韉木跣裕不能期待不勞而獲的成果。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靜思語錄
網友評論
靜思語錄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