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規章制度 > 教學管理工作制度

教學管理工作制度

手機:M版  分類:規章制度  編輯:pp958

  教學管理工作制度

  以《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為指針,嚴格執行《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端正辦學思想,強化教學過程的管理,優化教學秩序,深化校本研究,加大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評價等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探索校本管理新途徑。

  一、教學思想管理

  1.學校校長對學校工作的領導,首先應體現在對教育思想的把握與引領。必須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

  2.嚴格按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設置課程,安排各種課時和各項活動。結合區域特點和學生髮展的要求,開發校本課程。

  3.領導教學工作是校長的基本職責,應堅持和保證“以教學為中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干擾或影響教學工作。

  4.堅決做到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採取有效措施,嚴格控制大面積補課等違反教學規律的傾向,努力克服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現象。

  5.堅持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關注學生良好人格的養成,運用現代化教育思想實施因材施教,注重探索轉化落後生、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與途徑。

  6.樹立教師專業發展理念,創設和諧氛圍,開展校本研究活動,鼓勵教師教學思想與特色的形成。教師的專業發展與課程改革的發展、與學生的發展互相促進。

  二、教學計劃管理

  教學工作計劃,指學校教學工作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和各科教學計劃。三種計劃,反映教學管理的三個層次,是教學任務層層落實的保障。

  (一)學校教學工作計劃

  1.學校要根據教育方針,按照培養目標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文件規定和工作部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學校工作計劃,提出明確的目標任務和具體的工作內容、要求和措施。要抓住中心、突出重點。

  2.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由校長親自抓,在教導主任的參與下共同制定。應注意聽取和徵求群眾意見,經校行政會議通過,並於開學預備周或開學第一天向全體教職工報告。然後下發、上報。

  3.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可作為學校總體工作計劃包含其中,也可以根據學校總體工作計劃,獨立制定。

  4.教學計劃制定后,學校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其貫徹實施,並對其實施情況定期的檢查與督導。

  (二)教研組工作計劃

  1.教研組工作計劃應根據學校工作計劃結合本學科、本年級實際情況制定,是學校工作計劃在教研組的具體體現。

  2.教研組工作計劃應圍繞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髮展這個中心,在開學第一周討論制定完畢,並報教導室審批備案。

  3.學期中,學校應有計劃地對各組計劃執行情況檢查,幫助和督促其落實。

  4.學期結束時,各組對照學期工作計劃的要求,結合工作質量和效果,定出書面小結,填寫好有關表格報教導室,經審閱后存入教研組工作檔案。

  (三)各科教學計劃

  1.每學期開學預備周要組織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課程改革要求和師生實際,制定學科教學計劃,並填寫好教學進度表。

  2.各學科教學計劃及教學進度制定后,學校應組織審批。對於沒有寫好計劃或寫得不好的,要督促補充和修改。

  3.學期中學校應對各科教學計劃和進度執行情況有計劃地進行檢查,督促其落實。

  4.學期結束時由教師對照《教學大綱》和學期教學計劃的要求,結合教學效果、寫出書面小結(或填寫好有關表格),報教導室,經審閱后存入各教師業務檔案。

  (四)教學工作事歷

  開學預備周內,應根據上級教育部門規定的行事曆和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制定出學校教學工作事歷。嚴格按規定的時間上課,複習、考試、放假。保證各教學活動的正常運行,保證每學年、每學期授課的周數。

  三、教研組工作管理

  1.切實抓好教研組建設,要選擇和培養好教研組長,充分發揮其作用。

  2.制定《教研工作和組長職責》或《備課組工作和組長職責》,健全教研活動制度,幫助教研組落實學校對教學工作的要求,落實本年段的工作計劃。

  3.開展教研組工作自查活動,評選優秀教研組。

  四、備課管理

  1.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教師備課應以學情為基礎,把握新課程學習目標,整合課內外資源,積極探討新的教學途徑與方法。

  2.教研組的工作重點是抓好集體備課的形式、內容、時間及流程要有明確的要求。活動主題要突出,並定有中心發言人。集體備課要作好記錄,定期交教研組長,教導室檢查。

  3.建立和落實教案檢查和交流制度,教師備課情況應作為教學質量考核的內容之一。

  4.學校領導要有目的地深入教研組與教師一起備課,研究如何提高備課質量,改進教學工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五、課堂教學管理

  1.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學校領導進行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

  2.認真貫徹執行學校對課堂教學提出的常規要求、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和聽課、評課制度。教學要體現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在探究中感悟,在活動中創新,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統一。

  3.結合教學研究課題,學校每學期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一定數量的觀察示範課和創新研討課,形成制度,以總結推廣優秀教師的經驗。課前教導室、教研組要幫助上課教師做好充分準備,課後要及時組織評議,並做好記錄和總結反思存入教學檔案。

  4.組織教師互相聽課,每學期每位教師應積極聽課,並認真做好聽課筆記,課後同講課教師交換意見。

  5.要鼓勵和提倡教師在教學方法、組織形式、教學評價上不斷創新。應對進行專題實驗的教師給予支持,協助他們制定計劃、落實方案、做好總結。

  6.學校領導要有目的、有計劃,經常深入課堂聽課,發現、解決和總結課堂教學的問題和經驗。

  7.學校領導和教師應採取多種形式經常聽取學生、學生家長對教學的意見和要求,及時改進教學。

  8.學校應採取各種形式(分學科、年級、全校性)召開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經驗交流會,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六、作業管理

  1.教師應按教與學的需要,分層設計作業,嚴格控制作業量,以達到提高作業效率和減輕學生負擔的目的。

  2.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是教學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批改作業是教師責無旁貸的職責之一。教師應認真批改作業,及時獲取反饋信息,改進教學。教研組、教導室應經常了解各科作業批改和評講情況,對不負責的教師提出批評,限期改進。

  3.無論採用哪種批改方式,都要保證批改的及時性、科學性、啟發性和教育性原則並與教學的其他環節,如備課、上課、輔導等結合起來。

  4.提倡在作業批改方面作必要改革和創新,實行改革試驗的教師應將方案報教導室批準備案,期末寫試驗效果報告,根據情況給予獎勵。

  5.制定《學生作業規範》,對學生提出明確的作業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探究興趣與學習習慣。

  七、預習和複習管理

  1.教師可根據學科的特點、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需要對某些課題提出預習建議。預習的要求適當、明確,並給予具體的指導,不致使學生費時過多。

  2.教師應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階段複習、學期複習和畢業複習。不得採用趕教學進度,延長複習時間等違反教學計劃和教學規律的做法。教師進行複習時,要反思整個階段的學習情況,重在查漏補缺,溫故而知新,複習過程做到明確目的,制定計劃,精編內容,選擇方法,設計過程,積累經驗,從而提高複習效率。

  八、課外輔導管理

  1.教師應注重因材施教,指導學有餘力的學生自學提高,推薦超常學生到相關培訓機構培養;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補缺補差,改進學習方法。

  2.教導室對輔優補差應增強計劃性,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輔導隊伍,並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檢查、督促輔優補差工作。

  九、考核評價管理

  1.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考評體系。按照教學計劃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的規定組織開展考評方案。

  2.採取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課內外考核相結合,綜合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質性評價相結合,自評、他評與互評相結合,注重以考評促發展。除書面考試外,還應重視聽、說、讀、寫、動手操作等多種形式的考核評定。建議為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袋,記錄學生成長的足跡。

  3.考評結束后,要認真組織教師做好考評工作的分析和交流,以及時改進教學。教導室注意試題資料的積累,逐步建立命題檔案。

  十、質量控制管理

  1.學校領導對教學質量加強管理,以正確的教學質量觀為指導,制定各種質量管理制度。

  2.建立和健全全方位的教學質量檢查制度。如對課堂教學的檢查與評價,對學科活動的檢查與評估,對作業的質量的檢查和評定,對考試命題的分析與評價,對學生學業成果的檢查與評定等。

  3.建立和健全分層次的教學質量分析制度。如學生自我學習質量分析制度,教師的教學質量分析制度,教研組對本學科的教學質量分析制度,年級組對本年級教學質量分析制度,學校領導對全校教學質量分析制度。

  4.建立和健全對教學質量的管理辦法。如優秀率、合格率的比較,學生能力習慣的測試活動等。

  5.農村小學教學點,積极參加所屬完全小學的質量檢查,接受質量評估與監督,優秀率、合格率要達到一定的指標要求。

  6.各完全小學,接受鄉鎮組織的調研性考試,接受質量分析、管理與監督,優秀率、合格率要達到一定的指標要求。

  7.各鄉鎮的中心小學,接受區縣組織的調研性考試,接受質量檢查、分析與監督,優秀率、合格率要達到一定的指標要求。

  十一、校本研究管理

  1.在加強教研組工作常規管理的基礎上要積極組織好校本教研活動,重視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學科帶頭人培養採取校本培訓形式提高師資水平。

  2.要發揮校本教研培訓教師的作用,通過開展各種校本教研活動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校本研究計劃的機制來幫助教師掌握教學基本功,具體體現在:對教學目標的把握和引導上,對教學方法的領會和運用上,對學生的了解啟發引導上,最重要的是引導他們熱愛教師工作,是他們在專業能力上的更好的發展提高。

  3.要重視教學資料的積累,逐步健全教學資料庫,並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

  4.要注意了解、掌握教育、教學動態和信息,關注新的理論和教改成果,並對它們進行分析、對比、篩選、啟迪思路,吸取精華,結合本校實際,指導本校教育研究工作。

  5.要帶領和動員教師了解和學習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強教育研究的參與感,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以適應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十二、校本研究在農村小學的管理

  1.在加強學校完小、教學點聯合教研組工作常規管理的基礎上,要建立相應的教研網,積極組織好校本教研活動,重視各學校的特長的教師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推廣。要培養本地區各學科帶頭人,採取各種校本培訓形式提高本街道、或者本鄉鎮師資的水平。

  2.要十分重視對本地區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教研網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和機制來幫助他們掌握教學基本功,具體體現在:對教學目標的把握和引導上,對教學方法的領會和運用上,對學生的了解和指導上,最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對教師工作的專心,熱愛和追求,強化敬業精神的培養。

  3.要重視教研和教研網教學資料的積累,逐步健全教學資料庫,建立本地域的教育信息交流中心,加強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並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

  4.建立教研中的課題研究制度,要注意了解、掌握教育、教學動態和信息,關注新的理論和教改成果,並對它們進行分析、對比、篩選、啟迪思路,吸取精華,結合本校實際,指導教研教改工作。

  5.中心學校要帶領和動員所轄學校教師了解和學習教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強教學研究的參與感,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以適應教育教學科學發展的迫切需要。

  6.定期召開校本教研和教研網的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議,宣傳新的教育理念,交流研究的成果,研討新的命題,獎勵先進,激勵積极參加校本教研。

  十三、課外活動管理

  1.學校領導根據現代教育理論,提高教師對課外活動的概念、意義、任務及形式的認識,使之適應日益發展的教育形式。

  2.教師應根據部頒計劃中的活動課程計劃落實課外活動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課,建立興趣小組,舉辦學科講座,擴大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愛好特長。

  3.學校教導室包括負責德育的處室,應對學生活動課程全面規劃、統籌安排,要把學生活動工作列入學校教學計劃。

  4.學校建立健全活動課程工作管理系統、督促、檢查活動課程計劃的執行情況,協調與學科課堂教學及各項活動之間的矛盾。

  5.建立活動課程輔導隊伍,制定輔導工作崗位職責,對活動課程成績進行考查、考核、建立健全活動課程成果檔案。

  6.要從學校實際出發,根據學校活動課程規劃,逐步充實設備,創造條件。

  十四、教務行政管理

  1.教務行政管理內容繁雜,學校領導要着重抓好與教學工作正常有序運行及時對教學質量直接相關的主要工作。

  2.要合理配備任課教師,任課教師要組合要優化並儘可能相對穩定。

  3.開學前要科學、合理地編排三表:校歷表、課程表(包括活動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平時要及時組織好調課和代課工作。

  4.組織好考試命題、考務和試卷分析工作。

  5.期末要做好教材的預訂工作,放假前要安排布置假期作業,還要安排和宣布下學期教師的教學工作任務。健全教學業務檔案、學生檔案和教學資料、圖書室、儀器室、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等各種專用室管理制度。

  6.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做到管理手段現代化、信息化。

  十五、學生的學習管理

  1.教學活動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而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學校要把學生的學習質量作為教學質量的最終標誌。因此學校教導室一定要採取必要的措施,制訂有效的學習管理制度。

  2.應要求全體教師在教學全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對學生的學習管理,按照預習—上課—複習—作業(動手操作)—考試(考核),全面管理學生學習質量。

  3.建立定期的和多種形式的學習檢查制度,如檢查各科作業本、課堂筆記、實驗報告、讀書筆記、日記或周記等。對優秀的作業或筆記等可以展覽,對學習成績優秀、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進步顯著的學生,可以總結他們的經驗,交流推廣。

  4.建立鼓勵性評價體系及定期表揚獎勵制度。對學生的學習,應結合學習檢查,評選出學習上表現突出或進步顯著的學生,公開表揚,宣傳典型事迹,給予獎勵。

  十六、加強教研活動

  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考試評價是教學的基本環節,就環環扣緊、環環落實,以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

  1.教研活動是探索教改,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環。各教研組長要建立教研活動記錄本,堅持每周活動制度。

  2.教研活動要確定中心發言人,要針對本教研組本年執教的教材重點、難點、關鍵、作業布置、授課方法等教學實踐,進行細緻研討,集思廣益,使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活動都能體現出集體智慧的成功和個人的創造性。

  3.每一個教研組都要把培養青年骨幹都當作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組織45周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中開展教學基本功達標或常規教學比武活動。

  4.各教研組都要確定一個實驗課題,制定實驗計劃,選好實驗教師實驗過程(步驟)要有詳細記錄,學期結束要有總結。每學期結束后,45周歲以下教師都要交一篇教學論文。

  十七、開展學生活動,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努力發揮學生特長

  1.依據本校資源和學情,明確目標,定好計劃,寫出分工方案,確定好指導教師,使活動開展得既扎紮實實,又生動活潑,豐富多彩,讓學生在多種活動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開發智力,陶冶情操,發揮特長。

  2.音、體、美教師除按《教學過程的管理要求》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外,要特別重視課外輔導工作,開展好特長班的輔導工作,要十分重視各類比賽活動。

  十八、各室建設規範化、制度化

  學校所屬各室應把服務於教學,使師生滿意當作各室的宗旨,各室按照各自的工作制度,做到服務態度好、服務及時、衛生環境優良、器材擺放美觀、整齊,各種記錄齊全,賬目清,做好本職工作。學校教師應做好借還登記,愛護教學設施,及時返還教具。

  各室工作人員的政績主要依據是上級和學校檢查評議的結果及師生反映的情況。

  附:教學質量要求

  一、認真訂好學期教學計劃(包括基本情況分析、教學進度安排等);其中包含教學研究(或小課題研究)計劃(包括選題、分析、研究進度與內容、對策等)。

  二、認真參加教研活動,不斷更新知識,鑽研課程,做好相應的課時計劃(應有教學目的,學習內容,教學過程、師生活動、板書設計,教學方法,練習安排等)。

  三、能關注學生身心素質的協調發展、學科素質的提高。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堅持開展聽課說課評課活動,提高教學效率。根據學科特點,積極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學效果好。

  四、能用普通話教學,學科基本功紮實,做好常規教學各環節工作,並做到抓兩頭帶中間。

  五、注重教師專業發展,注重教研專題的過程性研究和反思,及時完成教研任務,建立自己的教學研究資源庫。

  六、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合格率、優秀率均達學校規定的標準;積極輔導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素質展示或競賽。期中、期末認真分析一個班的教學質量,寫好教學反思或小課題總結。

  七、確保各種體育、科技、文藝活動和興趣班活動的正常開展。課間十分鐘不進行劇烈的體育活動,保證學生休息時間。認真抓好校籃球、田徑隊的訓練,推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

您正在瀏覽: 教學管理工作制度
網友評論
教學管理工作制度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