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雲林深處,一場靈魂的宿醉

雲林深處,一場靈魂的宿醉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文/笑紅塵

  夜靜,風清。拈一縷月色,執一箋素暖,斟一杯墨香,覓一份清歡。最喜於內心的清涼處,安放淡雅詩意。低眉間,忽聞泠泠箏音,從字裡行間旖旎而來,直抵靈魂深處,正想撥開迷霧一探究竟,不料,卻跌進了陶然空靈的妙境中,不知歸途。

  身處水湄岸邊,只見雲林深處,一個臉上洋溢着快意之情的朗朗男子,正手揮五弦,引吭高歌,眉眼微闔,游心於太玄。溫婉如紗的月色輕柔地披灑在他的身上,遠望,給人一種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高潔。誤入水岸的我,就這樣,靜靜的聆聽,靜靜的遙望,彷彿連呼吸都是多餘的。

  這是一場與明月、竹林的悠然相會,一場與自然、音樂的繾綣愛戀,一場與靈魂的共舞,生命的獨歡。

  一位墨客說過,獨歡,是生命的佛性,如荷底吹過的風聲。它不是歇斯底里的狂歡,也不是形影伶仃的孤單,而是一種超脫生命的放縱,是在朝聖的路上與自己心靈的對話。

  的確,眾生喧囂,只有花開是靜的,詩人獨坐幽篁里,世事忘機,沒有俗塵的牽絆,亦無旁人的叨擾,彈指吐納之間,盡顯天地的寬宥,物我兩忘。世上最美的花,開在無人問津處。最清澈的水,流淌在深山密林中。而最理想的桃源,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浮華的世態,只會將一顆心,塗染得色彩繽紛,失去往日純凈的姿態。而一顆寧靜的素心,卻可以褪去人世所有瑰麗的顏色,在一曲弦音里,享受簡單的幸福。因為簡單,所以潔凈;因為清淡,所以慈悲;因為恬淡,所以珍貴。雲林深處,多少功名都彈作了白紙,多少往事皆分付了秋紅。彷彿一花一木,一山一水都有了禪意,而這一切,只在於看風景的人。

  驀地,只覺彼岸的琴音離我越來越遠,眼前所有的妙趣也漸漸變得朦朧。靜默一隅的我,突感內心慌亂,手足無措,如此清幽絕世之境,實在令人眷戀,讓人不舍離去。

  抬眸,已是深夜,眼前的景象已然換做了手中的詩卷,然而,那被濡濕的字跡,是我留下的清淚么?原來那只是一場夢中的邂逅,那樣世事忘機的境界終是離我太遠,隔着此岸彼岸的距離。這世間,畢竟有我太多的牽挂,太多的責任,命運的羈絆不允許我的決然逃離。

  此詩的作者是王維,字摩詰,人稱詩佛。佛教有一本《維摩詰經》,蘊含潔凈不受污染之意,王維自知佛緣甚深,便取字摩詰。他一生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自稱“一悟寂為樂,此生閑有餘”。

  每當自己被浮世所縛,就會想起王維的一句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唐代的詩僧數不勝數,詩佛卻惟獨只有王摩詰。他的詩境清冷幽邃,遠離塵世,不染人間煙火,充滿禪意。他筆下的山水,已勝過自然的意趣,而浸入一種禪理的境界,這就是王維和其他詩人不同之處。許多人對他的喜愛,皆是因了他的詩境,可以在瞬間將你帶離紛擾的世俗,給山窮水盡的人,尋找到柳暗花明的轉機。

  人常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也許,自己與王詩就有着某種不可割捨的緣分。同樣的光陰下,每個人過着屬於自己不一樣的人生。有些人,相隔千年,可以推心置腹;有些人,近在咫尺,卻形同陌路。同樣一本唐詩,不同的人,被不同的詞句打動。情感是人性致命的弱點,你喜歡的人,也許平凡,卻讓你無法忘懷;你喜歡的句子,也許尋常,卻讓你愛不釋手。

  每次讀王維的詩都感覺,儘管腳下的路程如風,但是有一段清幽如畫的詩韻,永遠不會隨時間飄走。他的詩,就像在月色下煮的一壺茶,讓你在不經意間融化進去,而不自知。亦如你在硯台研磨,靈魂被畫匠波染在宣紙上,自己還以為在人間。

  他的詩,空靈中帶着一種無言的美,讓讀者禁得住紛繁的誘惑,忍受得住蒼茫的孤獨。淡泊的情懷,流淌着悠然的禪意。此刻你還在為俗事愁煩,那兒只需一縷琴音,一剪詩韻,一點水墨,就化解了一切苦楚。

  《紅樓夢》里,黛玉教香菱寫詩,曾首推王摩詰的詩集,再次是杜工部和李青蓮的。她將自己的《王摩詰全集》借給香菱閱讀,可見這位鍾靈毓秀的才女是多麼喜歡摩詰的詩境了。

  霓虹閃爍,物慾橫流的繁華都市,的確是一種誘惑,但是比之清凈的山林,似乎少了一份天然淳樸的淡雅。王維的詩之所以可以淡如浮塵,是因為他的心悟出了只有自然才是真實的永恆。

  雖說每個人伸手就能觸摸到清風,抬眸就可見白雲,靜坐就可以聽聞流水,假使你沒有一顆寧靜的心,也是無法與自然萬物進行深刻地交談的。我們應當相信,每個人活着,心靈都要有所依託,有所停泊,否則人生將索然無味。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有些人,有些事,註定只能在夢裡相逢。但我知道,生命的琴弦會越彈越亮,在清冷的月光下,閃爍着潔凈的光芒。

  :

您正在瀏覽: 雲林深處,一場靈魂的宿醉
網友評論
雲林深處,一場靈魂的宿醉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