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小說 > 舊聞舊事 > 天子題詩在上頭

天子題詩在上頭

手機:M版  分類:舊聞舊事  編輯:小景

  康熙三十八年仲春,江西鄱陽湖畔正是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柳暗花明的時節,一個行商打扮的客官,帶着幾個隨從,一路欣賞着這春和景明的湖光山色。這位客官正是當朝皇帝康熙,此刻,他正帶着大學士陳庭敬一行,到江南各地微服私訪,察看民計民生,順便看一看江南的美景。

  康熙抬頭一看,只見煙波浩淼的湖對面,有一座平地突起的高山,直插雲霄。在半山腰古木參天處,有一幢氣勢恢宏的千年古剎雲蒸霞蔚、熠熠生輝。他不覺動了探幽訪古的雅興,就帶着隨從策馬望山門而去。這座廟宇叫“般若禪寺”,此時,廟堂上煙霧繚繞、誦經不斷、佛樂悠揚。廟裡善男信女摩肩接踵,香火好不鼎盛。

  走進山門,康熙見山門迎客大殿里,四大天王各持兵器,侍立兩廂,法像威嚴。他回過頭來,問緊隨其後的陳庭敬:“你說,為什麼天下的廟宇都要在山門口塑四大天王的法像,這裡面有什麼喻意?”

  陳庭敬拱了拱手,推說不知。康熙饒有興趣地指着四大天王的法像說:“你看,這拿劍天王手中的劍,劍能生‘風’,拿琴天王手中的‘琵琶’,琴能成‘調’,拿傘天王手中的傘,傘能祈‘雨’,拿龍天王手中的龍,降龍為‘順’,這是佛家為天下百姓、芸芸眾生,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意思!”

  廟裡的知客僧見來人氣宇軒昂,談吐不俗,就連忙進廟通報,把方丈請了出來。康熙一行在方丈的陪同下,在一進幾重的廟裡燒香禮佛,四處遊走。當他們來到大雄寶殿,康熙發現在大殿前,有一塊蟠龍玉柱的石碑,碑額上寫刻着“御題碑”三個正楷大字,碑面上卻是光光的一塊。康熙心裡就納悶:既然是御題碑,一定是有哪位皇帝在這裡題寫了詩文,怎麼會是一個只有碑石,沒有碑文的無字碑呢?

  康熙覺得蹊蹺,就滿懷疑慮地向方丈打聽個中的原因。方丈笑哈哈地說:“施主有所不知,我們這座廟之所以幾百年來,香火久盛不衰,多虧這塊無字碑,說起這塊碑,與前朝的洪武皇帝大有淵源……。”

  元朝末年,紅巾軍里各路藩王,為了爭奪勝利果實,獨霸天下,內部大亂。自封為吳王的朱元璋,在江南的太平道鄱陽湖一帶,以雷霆萬鈞之勢,將陳友諒部幾十萬大軍殺得丟盔棄甲,全軍覆沒。一日,大獲全勝的朱元璋,帶着幾個隨從,騎着幾匹快馬,走出軍營,放鬆放鬆幾個月來劍拔弩張的身心,去看一看江南各處的美景。他們信馬由韁地來到般若禪寺。朱元璋原本出家當過和尚,看見了大廟就一定要去參拜一番。

  廟裡的方丈見幾個莽撞漢子也不通報,就闖進山門,一個個像腰揣利器的江湖豪強,在廟裡旁若無人地四處遊走,就走上前去,厲聲喝道:“是哪裡來的狂徒,佛家清修之地,豈容你們喧嘩?”

  朱元璋的隨從們,見和尚對自己的主子如此無禮,都紛紛拔出腰刀,怒目相向。方丈見他們凶神惡煞一般,來者不善,為了免生事端,就連忙幾步走到朱元璋面前,雙手合掌,唱了一聲諾:“和尚有眼不識泰山,請問施主尊姓大名?”

  朱元璋年幼出家的時候,常受廟裡大和尚的欺凌,平素最看不慣那些廟大欺客、恃強凌弱的方丈廟祝。他見方丈問他姓名,懶得應他,就吩咐隨從捧出文房四寶,隨手在大雄寶殿的粉白的牆壁上揮毫潑墨,寫下四句打油詩:

  殺盡江南百萬兵,

  腰間龍泉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主,

  妄自嘵嘵問爺名。

  朱元璋一寫完,就把手中的狼毫一拋,帶着隨從,翻身上馬,揚長下山而去。沒想到,沒過幾年,就改朝換代了。朱元璋在金陵城位登大寶,建立了大明朝,當上了皇帝。一天,朱元璋在皇宮裡閑得無聊,突然心血來潮,想起他當年在般若禪寺題詩的舊事,就帶着滿朝文武,坐上八騎鑾駕,擺上十里儀仗,出了皇宮,一路大張旗鼓地向般若禪寺而去。

  此時,那位老方丈已經圓寂歸天,接替他衣缽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和尚。朱元璋就擺駕來到了般若禪寺,小和尚帶着廟裡的大小眾僧跪迎在山門前。朱元璋從鑾駕上一下來,就徑直走進廟裡,來到了大雄寶殿前,他看見大殿的牆壁上白生生的一塊,當年的題詩不見了,禁不住龍顏大怒,大吼一聲:“老禿驢哪裡去了?朕當年題的詩是誰抹去了?”

  小和尚聽了,連忙匍伏着爬到朱元璋面前,顫顫巍巍地說:“聖上息怒!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把聖上御筆親題詩抹去,聽師傅臨終時講,聖上題的詩不是抹去了,而是白日飛升了!”

  朱元璋一聽,也大吃一驚,好端端的詩又沒長翅膀,怎麼會飛的呢?小和尚接著說:“聖上稍安勿躁,聽我慢慢說來,當年聖上題的詩可真是神了,聖上下山後,到了夜裡,佛堂前牆壁上竟然霞光萬道,亮如白晝。師傅半夜裡起來一看,原來是聖上題的詩熠熠生輝,只見滿山的土地、神祗都跪在佛堂前,朝着聖上寫的詩頂禮膜拜。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聖上題寫在牆上的詩化作一條金龍,破壁而出,騰空而起,直射鬥牛……”

  小和尚一席話,把朱元璋說得如墜雲霧,目瞪口呆。小沙彌又接著說:“出家人不打誑語,此事千真萬確,師傅當時也寫了一首詩為證,全寺的僧眾人人都能背誦。說著,就帶着大小和尚們一起震天動地地吟誦起來:

  天子題詩在上頭,

  熠熠生輝鬼神愁。

  晴空霹靂一聲響,

  龍光一閃入鬥牛。”

  隨同朱元璋一起來的文武官員聽了,齊刷刷地跪倒一片,山呼萬歲。他們都說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這說明聖上洪福齊天,是真龍天子下凡。

  朱元璋聽了,龍顏大悅,連忙口諭隨行的記事官把這段傳奇記下來,在大明朝的天下廣為傳播,教化萬民。般若禪寺因此得到朱元璋的大筆賞賜,他們為了感念洪武皇帝的天恩,記述這段神奇的傳說,就在大雄寶殿前建了這塊無字的御題碑。從此後,般若禪寺名聲大振,成為江南一帶香火鼎盛的名寺古剎……

  康熙聽了方丈侃侃而談,不覺啞然失笑。俗話說,出家人不打誑語,看這和尚卻把故舊傳聞說得活靈活現,杜撰起來也不怕閃了舌頭。康熙一時興起,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陳庭敬,陳庭敬心領神會地從背袋裡掏出文房四寶,筆墨侍候。康熙當場就在那塊光光的石碑上揮毫潑墨,也寫下了四句打油詩:

  御筆題詩非等閑,

  白日飛升古今傳。

  如今朕也題一首,

  看它能否飛上天?

  康熙龍飛鳳舞地寫完了,還從袖中拿出金印,蓋上“康熙寶印”四個字的落款,轉身就走。廟裡的方丈一看,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沒想到又來了一個當朝的皇帝在這裡題詩。第二天,康熙亮明了身份,帶着地方官員,殺了一個回馬槍,浩浩蕩蕩地來到般若禪寺,想看看自己題寫的歪詩是不是真的飛上天了。

  一走進廟裡,康熙大吃一驚,沒想到一座面積百十頃的大廟,一夜之間,成了一片斷垣殘壁的焦土。只見廟裡的方丈帶滿寺的僧眾擺着接駕的香案,在廟前的空地上黑壓壓地跪滿了一片。他們一個個喜形於色,彷彿廟燒了,倒成了天大的喜事一樣。

  那位方丈一見到康熙來到廟前,就高聲地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恭喜聖上!賀喜聖上!”康熙聽了,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知喜從何來?

  只見方丈接著說:“聖上真是洪福齊天,昨天晚上子夜時分,貧僧在夢中接到西天佛祖法旨,說聖上文治蓋過唐宗宋祖,武功直壓秦皇漢武,乃是華夏千古第一帝也!小小的村野小廟,怎能承受得起聖上的御筆文章。佛祖命貧僧帶着全寺僧眾,速離廟宇,遠遠避開。沒想到,天上突降聖火,一時三刻,般若禪寺就燒得片瓦不留。佛祖還料定聖上今天一定要御駕親臨,就命貧僧擺好香案,跪請聖上恩賜廟名,再修大殿,重塑金身,可保我大清國萬世綿長,國運其昌……”

  康熙沒想到自己題寫的詩竟然有這麼大的威力,不僅把一座大廟幾百年的基業燒得一乾二淨,而且連西天佛祖都驚動了。更重要的是,方丈的幾句話說得他暈暈乎乎、飄飄欲仙。康熙聽了,連聲叫好:“好!燒得好!”說著,就走到香案前提起筆,親筆題寫了“般若禪寺”四個大字,併當場下旨,命令地方官員,動用國庫銀兩,重修大廟。

  幾個月後,比過去更加氣派的大廟拔地而起。在般若禪寺落成開光那一天,方丈看着金光閃閃的、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廟門匾額,樂得合不攏嘴巴。這時,一個方丈平素最喜愛的小和尚在邊上悄悄地問:“師傅,那洪武皇帝題的詩,真的飛上了天嗎?”

  方丈摸了一下小和尚的光腦袋,笑眯眯地說:“傻徒弟,那詩又沒長翅膀,怎麼會飛呢!洪武皇帝題詩的時候,他還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草頭王,而那時,這裡還是元朝統治的天下,如果廟裡有反賊的題詩,唯恐朝庭發現,殃及全廟僧眾。而且他寫的詩歪歪斜斜、文詞粗俗,與廟裡那些文人雅士的題詩撰聯相比,大煞風景。於是,那時的方丈趁牆上墨跡未乾,就命幾個小和尚用清水趕緊抹去。至於那白日飛升的傳說都是急中生智編的!”

  小和尚聽了,驚訝地問:“那這廟也不是西天佛祖放天火燒的?”

  方丈依然笑眯眯地說:“不是西天佛祖,是你眼前的師傅這個活佛祖,一把火燒的!”

  小和尚樂了,他說:“這些皇帝真傻!把他們騙了,還出錢幫我們建廟!”

  方丈聽了,哈哈大笑起來,他說:“你要是認為這些皇帝是傻子,那你才是天字第一號傻瓜!他們這是將計就計,假裝糊塗。就拿當今的康熙皇帝來說,自滿人入關以來,雖然歷經了順治、康熙兩帝,天下並不太平,特別是江南一帶,老百姓對‘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記憶猶新,至今還有反清復明的想法。康熙這次到江南來微服私訪,就是為了了解民情,尋求解決的辦法。我這次假借佛祖的名義,一把火燒了大廟,對於他來說猶如雪中送炭,正中下懷。你想啊,連西天佛祖都認定他是上承天運的真命天子,此事一傳開,江南的善男信女還有誰不對他心悅誠服?”

  小和尚恍然大悟,他連忙拉着師傅,打破沙鍋問到底:“師傅,要是將來又來了一個天子題詩怎麼辦?”

  方丈高興地說:“這個問題問得好!當年我也是這樣問我的師傅。師傅傳了我四句真言,我今天也傳給你:

  古今世事真是怪,

  好話說來人人愛。

  若是再有天子來。

  一頂高帽頭上戴。”

您正在瀏覽: 天子題詩在上頭
網友評論
天子題詩在上頭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