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媽媽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那些年的媽媽 標籤:童年的秘密
我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那時‘文革’正在中華大地如火如荼的進行。我們那個小村莊的人們也毫不例外地進入半飢餓狀態。一輩子心強好勝的媽媽想讓這個家的日子過得更好一些。於是跟說有人一樣媽媽每天起早貪黑的去生產隊幹活,晚上半夜半夜的紡棉花織布做衣服。跟許多人不一樣的是媽媽每個月都要搞幾次所謂的‘投機倒把’活動。
下地回來已經黑了,媽媽喝幾口水,啃兩個冷饅頭,把我託付給鄰居照看,倒頭睡個兩三個小時,然後在晚上十二點左右和兩三個婦女悄悄溜出村子,摸着黑深一腳淺一腳的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磕磕碰碰的走一個晚上。渴了碰上小溪水爬下來就喝,餓了就吃幾口冷饅頭。不論冬夏。緊走慢趕終於在天蒙蒙亮時趕到了山裡的集市上。找個地方歇一歇腳,吃幾口冷饅頭,喝幾口小溪里灌來的溪水。
漸漸地集市上人多了起來,那時的山裡因為有草藥有果子,潮濕的地里莊稼長得好一些,所以條件比我們那兒好一點。人們把一些舊衣物洗洗改改拿出來賣,便宜又不要布票,經常有一些像媽媽一樣的人來這兒買一些自己需要的東西也可以帶回去賺個三五毛補貼家用。
歇好了腳的媽媽開始逐一地和小攤的主人問價砍價,一毛兩毛一分兩分,直到雙方都滿意。等到大家都覺得買的差不多了,才發現太陽已經不知不覺奔西去了。大家慢慢聚攏在一起,歇一歇腳,又吃一些冷饅頭喝些冷水,整理一下包袱,又一路摸着黑磕磕碰碰往回走。一路上大家興奮的談論着自己的收穫,這個說少花兩毛買了一條褲子,那個說少給三毛買到一件褂子,還有人拿出一雙小孩的毛毛鞋,誇自己買的多值,雖然比來時背上的份量重了好多,但都覺得買到了自己認為合理的東西,所以都興高采烈。
快到村子了,圍繞大家的另一個問題來了。回去以後怎麼對生產隊幹部解釋自己沒去地里幹活的原因。一致決定各編瞎話,各找理由。到家裡又到晚上是十二點左右,家裡有人的還能吃口熱飯,而媽媽卻得自己燒火做飯,有時累的燒着燒着就睡著了,一覺睡起一看四五點了灶膛里火早滅了,又吃幾口冷饅頭,支起紡車吱吱地紡棉花,我眯着眼睛朦朦朧朧的在媽媽的有節奏的紡車聲中沉沉睡去。
每個月的三六九媽媽把買回來的舊衣物改裝整理後背上十幾里賣掉,給家裡買回一些生活必需品,當然還有給我的一兩毛的糖果。
相關範文
- ·我親愛的媽媽,我敬愛的媽媽
- ·那些年的那些事
- ·那些年,那些歌,那些人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之收稅
-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 ·張維屯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 ·不曾忘記——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 ·痴人狂夢之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 ·那些年,那些憐人,那些愛情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之同事
-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 ·媽媽,我可憐的媽媽
- ·媽媽的媽媽
- ·那些年,這些年
- ·那些年的時光
- ·那些年的夢
- ·那些年的歲月
- ·陪我度過那些年的朋友
- ·那些年的歡和笑
- ·那些年的我們
- ·那些年的煙雨,路過我繁華的城
- ·那些年的我們
- ·回憶,大學那些年的風花雪月
- ·那些年的自大與愛情
- ·致於那些年的南方周末(轉載)
- ·那些年的父輩
- ·那些年的爆米花
- ·再見了,那些年的秋陽
- ·那些年的青春和現在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