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撿回來的記憶

撿回來的記憶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撿回來的記憶 標籤:青澀記憶

  昨天早上,天特別好,艷陽高照,天高氣爽,不冷不熱。妻說:“咱們逛早市去?你逛舊物市場,我逛菜市場”。天好,心情就好,一輩子沒有陪妻逛街的我,這次堅決服從領導了。妻說:“太陽也有從西方出來的時候。”

  我最偏愛的是喜歡搗騰舊物。出差不管到哪個地方,只要有機會非去當地的舊物市場逛逛,即使什麼也不買,也感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

  離我家最近的是安發橋旁邊的舊物地攤市場,這個地攤每天早上就能擺一會兒,到了上班的時間,城管就攆了。這個地攤擺的都是家庭不用的舊物,基本上什麼東西都有。我最感興趣的是看舊書,舊雜誌,年代越遠越好。

  逛了幾趟街,也沒有選到我喜歡的舊書,正要往回走,忽然眼前一亮:兩本很厚的書吸引住了我,我一看是長篇小說《咆哮的松花江》上下冊,頓時有些吃驚,這不是老作家,我的老師林予的作品嗎?這麼多年,久違了,今天終於找到了。我看看當年的書價,兩冊數才兩元三角五分錢。我問賣書的老爺子:多少錢?他說:兩冊六元錢。我毫不猶豫給了它六元錢,如獲至寶抱在懷裡,頓時感覺全身暖洋洋的。

  我和林予老師認識在1985年前後,那個時候,我在x縣委工作,是一個業餘文學愛好者。有一次市作家協會在軍工招待所召開作家作品討論會,我在會上見到了當時任市作家協會主席的林予,當時他已經五十多歲了,看上去,身體就不太好,可依然每天堅持參加我們的討論會,幫助我們修改作品,認認真真,一絲不苟,令大家非常感動。那個時候他已經是全國著名的大作家了,他的長篇小說《《雁飛塞北》,鼓舞着幾代有志的青年人紮根北大荒,獻了青春,獻子孫。他和謝樹創作的《咆哮的松花江》,就取材於巴彥縣西集鎮的山前大隊,這個鎮,也是我的老家。在那次作家作品討論會結束后,我們就經常見面,成為了忘年交。

  還記得,在第二年的夏天,他正在創作《有情人難成眷屬》長篇小說,需要體驗生活,讓我給找個地方。妻子當時是一個單位的負責人,專門給他安排一個辦公室方便他寫作,吃住在我家。他天天晚上睡覺很晚,那個年代沒有電腦,完全靠鋼筆一個字一個字地寫,我們開玩笑,說他是“打字機”。他《有情人難成眷屬》長篇小說出版后,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獲很多的獎。認識我的人看到書後問我:那書里怎麼有你的名字?我找來書一看,果真如此。原來,老作家把我的名字變成了小說里的人物了,我當時幷不知道的,他也沒有告訴我。

  我們接觸中,老作家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話,至今還仍然回蕩在我的腦中。那時候,我們的業餘作者都恭維他,說他出了那麼多的作品,真了不起……。他非常平靜地對我們說:“分工不同嘛!我和工人、農民都是一樣的,工人做不出來產品,算什麼工人?農民種地不打糧食,也不是好農民,我是作家,哪有作家不出書的道理……”.他的話,意味深長,一直鼓舞着我們以後的工作和生活。

  好人不長壽。林予老師在10多年就走了,年僅62歲。假如,他活到現在,應該有更多好作品聞世啊。老天啊,就是這樣不公平啊,難道,那個世界也缺少作家嗎?你太偏向了。那邊也給你“表示”什麼了嗎?我經常這樣地想。

  萬里長城今尤在,不見多年秦始皇。老作家不在了,老作家的作品還在。雖然我是在舊地攤買到他的書。但是,仍然相信,這只是暫時的現象。在未來不久年月里,這些作品還一定能夠出現在大書店櫃檯上。因為,我們的中華民族是一個文明的民族,文明的民族是需要精神食糧的。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作家,寫幾本書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多寫好書。

  一個人,叫人記住一陣子並不難,難的是讓人永遠地記住。

  老作家,我的老師您做到了!

您正在瀏覽: 撿回來的記憶
網友評論
撿回來的記憶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