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秋遊金牛山

秋遊金牛山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pp958

  到四門塔游完后,朋友相約一同攀登對面的金牛山。秋高送爽,氣候宜人,正是登山的大好時機,我欣然前往。

  出四門塔,沿蜿蜒的山路上山,路兩旁的核桃、山楂、柿子等果實綴滿枝頭,綠蔭匝地,十分清涼。90年代末,全鎮大搞環山綠化和建設,群眾積極捐款支持建設,栽植了松柏、黃櫨等綠化苗木,如今都已經長大了,特別是用松樹設計的“國寶迎賓”的造型,更增添了別具一格的綠化效果。有兩條路可以到達山頂,一條是水泥路,一條是石階路。沿石階路而上,滿身大汗,氣喘吁吁,渾身的關節都舒展開來了。回首望,四門塔的全景盡收眼底,古塔掩映在松柏中,莊嚴肅穆。山上的柿子樹結的柿子紅彤彤的,掛滿了枝頭;遠處的黃櫨的葉子散發出淡淡的紅色;孩子們是不惜力氣的,跑在最前頭,一會兒又鑽到山坡上,采來了山韭花,摘了山棗,挖來了野菜,興緻正濃。接近山頂時,就看到了前面的金牛洞。傳說一個金牛居于山上,每年三月出來一天,一蠻人將其抓住,從此該山每年三月有一石洞滴水,據說是山神懷念金牛而流的眼淚。如今山洞裡還有水流淌。沿山路前行,不遠就登上了山頂。一陣微風吹來,滿身的大汗就吹乾了,有絲絲涼意。站在山頂上,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周圍的一切都盡收眼底。錦陽川河道似玉帶在山腳下蜿蜒着,公路上的汽車緩緩的行進着,小城鎮的樓房林立着,遠處從高高低低的群山披上了艷裝,一幅山水潑墨畫卷。

  沿山頂的小路向東行走,山峰奇險,景色優美,樹林陰翳,有修建的《西遊記》人物造像,栩栩如生,各具情態。山石上的名字碑刻有着濃郁的文化氣息。越過鐵板橋,就到了涼亭處。可以在此歇息,欣賞周圍的景色。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四周的山菊花散發了淡淡的幽香,松樹上結滿了松籽,辛勤的農民在地里收穫着一年的收成,灑下了一路汗水一路歌聲。

  在此休息,朋友跟我講了金牛山的傳說:這座山其實不叫金牛山,而是叫金驢山。這座山不但形狀像一頭驢,而且滿山蒼松翠柏,風景非常秀麗。據說很久以前確有一頭金驢住在這裡,有人看見夜裡出來吃草,有人聽到金驢的叫聲。不知哪朝哪代有個南方人來到這裡,經常在金驢山上轉來轉去。有一天,他對山下一家種瓜的老農說:“你從瓜秧上留下一隻燒瓜,不足一百天千萬別摘,到一百天上我來買,給你高價錢。一言為定!”種瓜人一聽好價錢,痛痛快快答應下來。過了秋天,瓜秧枯死了,種瓜人只留下這隻燒瓜,每天在地里看着,到了99天上,老瓜農忽然起了疑心,想起南方蠻子盜寶的傳說,心想,南方蠻子買瓜一定不安好心,就把瓜摘了。第二天,南方人果然來了,一問,聽說把瓜摘掉了,急得抓耳撓腮。他買了這隻燒瓜,日夜拿着它在金驢山上等着。有一天夜裡,金驢果然出來了,南方人瞄準了金驢把燒瓜投了過去,因為燒瓜差一天不足100天,所以只打下一隻耳朵,沒有把金驢打死,南方人遺憾地拿着耳朵走了。現在,你從高處遠處看金驢山確像一頭卧着的驢子,只是缺了一隻耳朵。後來由於村裡的群眾認為“驢”不好聽,在1943年改名為金牛山,一直沿用到現在。

  回來時,我們沿水泥路蹣跚而下,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氣,眺望遠處的景色,隨手摘着野果,情趣盎然。

您正在瀏覽: 秋遊金牛山
網友評論
秋遊金牛山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