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岳陽樓上對君山

岳陽樓上對君山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得得9

  一個月前的今天,我正在幾條貫通成線的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黎明時分,從長江上璀璨明珠之一的巢湖出發,先是向西和萬里長練并行,時而若即,時而若離,最後從湖北黃石橫跨長江一直向南,在初秋午後艷麗陽光下,撲入長江上的另一顆璀璨的明珠——洞庭湖的懷抱。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洞庭湖,我來了,岳陽樓,我來了。

  洞庭湖古稱“雲夢澤”,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兩省,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浩瀚迂迴,山巒突兀,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漁帆點點,蘆葉青青,水天一色,鷗鷺翔飛。春秋四時之景不同,一日之中變化萬千。清代《洞庭湖志》將其湖光山色歸納為“瀟湘八景”和“瀟湘十影”,其中,“瀟湘八景”為: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幕雪;“洞庭十影”為:日景、月影、雲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漁影、鷗影、雁影。

  如果說,洞庭湖是神仙案几上的一隻白玉盤,那麼君山便是玉盤中的一顆青螺;如果說洞庭湖是萬里長江流經三湘大地灑落的一顆明珠,那麼岳陽樓便是這顆明珠上最耀眼奪目的光芒。

  岳陽樓雄踞於岳陽市西北隅的古巴陵郡的城台之上,東倚巴陵山,西臨洞庭湖,北枕萬里長江,南望三湘四水,氣勢豪壯不凡,自古就有“襟帶三千里,盡在岳陽樓”的盛譽,與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藤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根據史料記載,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東吳魯肅在巴陵山上修築了閱軍樓,用以訓練和指揮水師,這座閱軍樓就是岳陽樓的前身。閱軍樓在兩晉、南北朝時被稱為巴陵城樓,到唐朝時期始稱岳陽樓。北宋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滕子京重建岳陽樓,樓台落成,請當時的大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為樓作記,文章情景交融氣勢磅礴,追古溯今語氣鏗鏘,這便是為後人廣為傳誦的千古雄文《岳陽樓記》,自此岳陽樓更是樓以文傳名鎮四方。

  岳陽樓在1700餘年的歷史中屢毀屢修,有史可考的修葺就有50多次,其中較大規模的維修達24次以上。據介紹,今天的岳陽樓沿襲了清朝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時的形制,全樓為四柱、三層、盔頂的純木結構,高25.35米,中間以四根楠木巨柱從地到頂承荷着全樓的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圓木柱支撐起2樓,一樓外圍再繞以十二根檐柱頂起飛檐,柱與柱之間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岳陽樓“重檐鰲突,藻井鎖窗,雕樑畫棟,丹柱彩楹,莊嚴壯麗”。

  岳陽樓主樓兩側還有兩座輔亭。在主樓左側有仙梅亭,據傳明崇禎年間,在此掘有一石板,上面似有枯梅的花紋,時人疑為仙跡,因此建亭作以紀念;在主樓右側有三醉亭,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此曾三次醉卧岳陽樓,因而得名。在以岳陽樓為主的景區里,除了完整的保持了明清時代修建的仙梅亭、三醉亭,樓的附近還有魯肅墓、小喬墓、岳陽文廟及慈氏塔等勝跡,同時配套修建了懷甫亭、詩書碑廊、歷代名人蠟像館等人文景觀。園區內古木參天艇台掩映,綠陰匝地修竹搖風,歷史文化的氛圍十分濃郁,從繁華的街市進入景區的大門,似乎在那一瞬間便穿越了時空的隧道,浮躁的心一下安靜了許多,變得古意盎然,那些久遠的歷史,像密密匝匝的苔蘚,全部在旺盛生長。

  岳陽樓朱紅廊柱上,懸挂着一副君臨天下大氣磅礴的對聯: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三樓正中的匾額上,郭沫若手書的樓名“岳陽樓”三個如椽大字,在秋日的陽光下金光閃亮。

  信步進入樓內,歷史的氣息更是撲面而來,只見一樓四周掛滿了歷代名人的題詠,其中那長達102字的對聯,由竇垿撰文,何紹基書寫,將一座名樓的千古興衰和浩湖的氣象萬千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回味無窮。

  上聯: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下聯:共3頁,當前第1頁1

  本文作者:江楓98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二樓的楹柱鐫刻着孟浩然、杜甫的名句,而在樓堂正面,則懸挂着12塊紫檀木組成的雕屏,上面有清代著名書法家張照書寫的《岳陽樓記》,從一開始的楷書到行楷,再到行書,字型方正而又筆力雄渾、技法多變而又渾然一體。全文總共382個字,字字金光閃閃,篇章氣勢恢弘。默頌那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神迷情移之際,感覺那些珠璣之字和你的心一齊在狂舞,彷彿有一縷浩然之氣穿過歷史的帷幕,從看的人、作文的人以及書寫的人心中激越震蕩。

  關於這一傳世珍品,湘妹子導遊娓娓介紹了它一段失而復得的故事:清道光年間,岳陽有一吳姓知縣,看到岳陽樓內的傳世珍品《岳陽樓記》雕屏,便生了歹心。於是,他用重金賄賂一民間藝雕高手,用十七個月的時間精心臨摹,秘密仿製贗品。兩年後,吳知縣調離岳陽,而事前他偷梁換柱,換走了張照的手書真跡。就在逃走的那個夜晚,船行不久,便顛覆於鹿角,雕屏也隨波逐流,沉入洞庭湖中。後來《岳陽樓記》雕屏真跡被當地漁民發現,但在打撈時卻不慎將第八塊板上“歌、互”二字和第十塊板上“樂”字損壞。之後,當地的一位叫吳敏樹的文士得到雕屏后,花了三年的時間臨摹張照手跡,最終補上被損壞的三個字。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江南名樓和煙波渺湖是如此的相輔相成、相映成輝,其壯闊宏大的氣勢與悠久綿長的歷史文化內涵,使岳陽樓成為唐以後歷代詩人墨客的登臨勝地,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等著名詩人,都曾先後登樓吟詩作賦,抒發他們憂國濟世的壯美胸襟。如果說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詩最終表達了貧士去職后的悲憤之情,還略微失之局促,那麼杜甫的五言律詩《登岳陽樓》則是沉鬱雄渾,一代詩聖在他貧病困苦之時依然對家國命運的憂患發出了最後的吶喊,直到今天,它的聲音還在八百里洞庭的洪波之中久久迴響。三樓所嵌的雕屏上正是偉人毛澤東書寫杜甫的《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李白的一幅對聯高掛在三樓那裡:水天一色,風月無邊。短短8個字,在眾多歷代名人的楹聯匾額中依然是那麼顯眼。在我看來,只有它才可以和范仲淹洋洋洒洒的《岳陽樓記》媲美,一簡一繁,一淡一濃,雄文名聯交相輝映,寫盡了人世間的憂樂和悲歡。

  屈原被流放后,曾在洞庭湖畔行吟多年。“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州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九歌·湘君》)“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湘夫人》)最後,他憂憤交加,帶着對故國和君王的無限眷戀,投汨羅江化龍而去。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也?巍巍岳陽樓,滔滔洞庭水,寄託了多少壯士前賢旖旎夢想,表達了多少詩人墨客的人文情懷,這千百年的傳奇一直流傳到今天,此時此刻,在一個普通的秋日的午後,我在時間的長河裡徜徉。沒來時,你是我遠方的一個夢想,來過後,你將變成我心中的一個牽挂,而現在,我的心正躺在夢想的懷抱,我的身正站在風景的高點。我一如風流儒雅的先賢,在心中默默吟唱我自己的歌:

  偷取浮生須縱酒,憑欄高唱岳陽樓。

  洞庭飛雁接天慢,楚水雲帆入海流。共3頁,當前第2頁2

  本文作者:江楓98

  雨過閑拋千丈淚,風來盡散萬絲愁。

  百年野嶺皆塵客,且就黃花醉晚秋。

  親愛的,此情無關風和月嗎?呵不,思念和牽挂,象經過一春一夏瘋長的長藤,一枝一葉總關情。三年前,一個有雪的冬夜,看到你“玉弦撥老青絲愁”的句子,和韻為你寫下以上的散句。不料想,今天,我能有緣親身登臨這江南名樓,一睹它的雄奇偉岸,怎能不同時油然想到你呢。

  樓記里說,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褥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親愛的,當我臨風遠眺八百里洞庭的浩浩湯湯時,雖不能和你一起把酒言歡,但是,我能夠在心裡柔柔的記起孤身遠在長安的你,記起幾年來的點點滴滴,已經十分欣慰了。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遙想當年,絕世美女小喬,把羽扇綸巾的周郎襯托得雄姿英發。今天,我在有着古代頭盔式奇特樓頂、前身為東吳閱軍樓的岳陽樓雄奇偉岸的身影里,尋至千年孤寂的小喬墓,在她衰草凄凄的墓前繞匝三圈,無限感慨湧上心頭。我算不上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正人君子,但我努力的向那個方向靠攏,不會做給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看的,只想求得自己在內心深處的一種平和及安靜。曾經在電話里罵過遠方的兩個人,一個,是情到深處之時,無法找出別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一個,是醉酒之後,牽挂她的現狀,用罵人的方式表達我的疼惜。一切風流繁華,終將墜落於時光的塵埃之中,那麼,如果有緣,無論時空多麼久遠,無論以什麼方式相遇,應當在心中倍加珍惜。

  今天,我沒有抒發憂國濟世的壯懷,只是借洞庭高樓,抒自家塊壘。憑欄站在高樓的最頂端,我在尋着你先輩曾經留下的足跡,是否會聞嗅到你發間遺留的一縷芙蓉的清香 我在懷想更在高樓千里西的你,是否會涉水順流而來 我在默念遙遠北方的你,伴我一夜無眠,在黎明時刻送我南行。此生何德何能,有佳人在心,有美景在目,予心足矣!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我本江南一布衣,我來到更南的江南,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腳印踏在千百年來的先賢踏在高樓上的履痕里,隨即,同樣會有後來者在我的身影里踏過,在歷史的長河裡,高樓千古,湖月千古,而我只是匆匆的過客。

  在秋日的岳陽樓頭,面對八百里洞庭的瀲灧水光,大笑三聲,轉身,下樓,揮一揮衣袖絕塵而去,向著偉人夢想起飛的長沙奔去。

  星城,你今夜迎接我的,會是漫天的燦爛星光嗎?

  共3頁,當前第3頁3

  本文作者:江楓98

您正在瀏覽: 岳陽樓上對君山
網友評論
岳陽樓上對君山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