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心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小景
流浪的心 標籤:感恩的心
從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流浪中,有的人直至一輩子。
我們為什麼流浪?著名的流浪專家三毛女士給的答案是:為了空中飛翔的小鳥,為了草原、小溪和夢中的橄欖樹。她說得很有詩意,很抒情。那麼為了這些人們為什麼要選擇流浪的方式安排自己的人生之旅呢?我想這隻能用人身上存在着的如弗洛伊德所說的“集體無意識”在起着作用來解釋,也就是說人的這種流浪情結是人類從其最原始的時候帶來的。難道這裡還需要回憶原始人類的漁獵生活來證明這一點嗎?
還是來說三毛。流浪在沙哈拉的時候,三毛得到了荷西,得到了她的至愛。有這樣一個實在、憨厚、能幹的西班牙小夥子陪伴,三毛在沙哈拉的生活充滿了閑適、隨心、愜意。在那裡她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無論是自己夜間的驅車迷路,還是他人的充滿着血腥的鬥毆,她都一一地珍藏着。人們往往是這樣的,在許多時候他們需要一個陪伴,需要一個在一起說說話的人,那怕在流浪時也一樣。可是在我看來,這還不是本質意義上的流浪。比較來說,我還是更喜歡為讀書而逃學的獨自流浪在台北大街小巷裡的那個叫陳平的小女孩,因為在那些日子裡流浪着的是她的心。
流浪是一個人的事。它雖未必是隻身漂泊,卻是要有心的放逐的。這顆流浪着的心是要像盧梭那樣地作着“一個漫步者的遐想”的,是要在看到“老樹、枯藤、昏鴉”之類的時候發出“斷腸人在天涯”的感慨的,所以我總是常常想起托爾斯泰來。在82歲之前托爾斯泰從沒有離開過他的雅斯納雅·玻里亞納莊園,在那裡他向人類不斷地貢獻着他的思想,不斷地建構完善着他的“托爾斯泰主義”,成就了一個偉大的托爾斯泰。可是在他82歲的時候他卻想到了要放逐一下自己。他在丟下一封解釋性的信給他曾經熱愛過的妻子后,在一個冬天的早晨開始了他的流浪。是的,在雅斯納雅·玻里亞納莊園里他呆得太久太久了,他再也不能忍受過着那種優厚的貴族生活和那些無聊透頂的爭執了。他選擇了流浪,他要開始一種新的生活。不久他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生命遺棄在了一個叫做阿斯塔波沃的小火車站。可是我堅信,在這同時他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一種他一直埋在心底里的自己嚮往着的生活,那就是流浪。他要在流浪中成就另一個托爾斯泰。
流浪的托爾斯泰是那樣地豐富多彩,是那樣地富有魅力,是那樣地更加讓我痴迷。
和他們一樣,為了生活,為了所謂的事業和信念,我們總要無奈地生活在別處。我有一個舊時的同學,他在南京讀着博士、教着書,他的妻子和兒子也工作、讀書在那裡,也就是他的家已經在那裡了,可是每次他在寫就的作品的結尾總是要寫上“客次南京”幾個字。原來在他的心靈深處還是不肯認同南京,還是認為那裡沒有他的家,他的家在別一個地方,那就是他的出生地,而南京只是他臨時居住的地方。心頭這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竟是這樣地頑固,總也揮之不去。
是的,生活在別是處,我們都是懷着一顆流浪的心的。我們在外面求學,在外面工作、結婚、生子,直至死去。我們不停地奔波着,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丟在一個地方了,可是有一天坐在窗前,面對着外面雨中朦朧的早已熟悉了的一切的時候,我們卻發現自己只是遊盪在這裡的一個孤魂。這裡沒有我們的家。我們的家是那所在自己只會呼吸的時候就與父親母親以及兄弟姐妹們一起住着的不起眼的房子,是那片我們在上面學會了吃飯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說話學會了思考的土地。我們的生命和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從那裡開始的,那裡才是我們的家,我們一輩子只認同那裡,除此之外我們所在的每一個地方都不能像它那般地盤居在我們的心裡,它們都只是我們流浪着的地方,都要鈐上“客次”兩個字作為我們一切行為的註腳。
這使我們很傷感,很可憐,也很遺憾。可是我們仍是這樣地過着,並且過得極有耐心,過得義無返顧,倔犟得就像流浪一生的三毛和82歲時的托爾斯泰一樣。我們把家留在與人的談論中,留在甜美的夢中和一個人漫步時的遐想中。每當這樣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在遠方我們有着一個自己的家,那是一個美好的地方,我們就是從那裡來的,那是我們的生命起源和力量源泉。遠方有我們的一個家,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就這樣,對它的回憶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對它的回憶使我們的感情變得細膩、豐富和溫情脈脈,也使我們變得更加有責任心起來。
“客次”他鄉,我們的心永遠在流浪中。我們一代一代的人就是這樣地帶着對家的記憶與回憶經歷着流浪中的風風雨雨,終其一生。這沒有什麼,因為我們是為了空中飛翔的小鳥,是為了草原、小溪和夢中的橄欖樹,是為了生活、事業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