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傳說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pp958
“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今天的遭遇和當年居士的感悟,殊途同歸。大家都說,日月潭以島為界,北半湖狀如日輪,南半形似上弦新月而得名。故昔日台灣八景有“雙潭秋月”。偏我沒一點感覺,從多個方位選擇,也沒拍出一張略為形似的照片來。
船長開足馬力產,帶我們作環湖游。並和導遊配合默契,如數家珍的一、一指點介紹環湖景物。包括一些似是而非,看得並不真切的即興延伸。如對面青龍山的玄光寺、山腰的玄奘寺、山巔的九層八角慈恩塔。據說塔基至塔頂高四十五米米,加上青龍山高九百五十五米,恰為大千圓滿之數。若登塔遠眺,非旦日月潭風光通覽無遺,還隱約可見西子湖畔六和塔尖,蓋海眼相通也。雖如神話,卻也頗蘊兩岸山水相連,同源一脈的深意。其他諸如:某處整棟以檜木打造的大木屋,為亞洲第一的哲園會館,超五星級飯店。特定接待貴賓的行館,曾吸引多少國王、元首、總統、總理、名流雅士到此造訪。某處是涵碧樓,是以極簡、禪風,為建築設計核心思想,特意以木頭、石頭、竹、藤等原始建材加玻璃、鐵等量身定做的昔日蔣公行館。還有宏大、高級的“教師會館”;噴珠濺玉、怒吼雷鳴的源流入水口;聚諸神、集眾聖之大成的文武廟。幾乎是處處藏珍,步步嵌寶的人間仙境。對這些可望不可及的景觀,我並不十分在意,往往連鏡頭還未打開,早已船工過景遷。到是導遊不經意間談起的有關日月潭的傳說,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傳日月潭古稱水沙連,又名水社裡和龍湖。那時湖邊住着聰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漂亮溫柔的水社姐,一對在潭邊長大的戀人。為了讓世間重見光明,一起勇斗潭中私吞太陽和月亮的孽龍。從阿里山下取回了金斧頭和金剪子,這兩件能制伏孽龍的法寶,誅殺惡龍。為讓沉在潭中太陽和月亮,重新升上天空,他們化作巨人,用潭邊的棕櫚樹支撐起日月,矗立成永鎮潭邊的大尖山和水社山。故事情節起伏跌宕,彷彿在民間文學上讀過。另有一說,就簡單得多,此水原本叫“明潭”。到了清朝因忌諱“明”字,被尚未即帝位的嘉靖,微服訪台時偵之。故將“明”字折分,從此稱“日潭”。
至於何種說法最接近事實真相,現在已經並不重要。這個寶島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的確堪稱島內明珠。在清朝時即為台灣八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特別是將高山九族之一的“伊達邵”聖地歸還后,由原住民參與管理。他們深受祖靈信仰的影響,敬畏自然,其獨特而神秘的文化,族人的圖騰崇拜、體質特徵、生活起居習慣、服飾打扮等都與外族不同。特別有利環境保護和旅遊業發展。現已有景觀、自然、孔雀、蝴蝶、水鳥、宗教等六個主題公園,八個獨特景點,以及水社、德化社兩大服務區。
日月潭因氣候特點和特殊地理位置,擁有獨一無二的美麗景觀,悠然湖景儼然就是一卷靈動的錄像。春之明媚、夏的艷麗;秋天優雅、冬日開闊。一年四季都以不同的風情,吸引着遊人。雖然早已不是世外桃園,卻是當之無愧的度假天堂。行文至此,感慨頗多,僅以一詩作結:煙波浩渺水紗連,四面青山一面天。堪念聖湖容日月,何愁華夏不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