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散文欣賞 > 走青春,在別處

走青春,在別處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得得9

  只所以會選選擇這個題目,因為許巍有一首歌的歌名正是在別處這三個字,是許巍給我們的一份音樂宣言,它表明在這個技術至上的時代,真情依然是重要的和必需的,因為物質生活的豐富並不能改變精神日益蒼白與情感漸趨貧乏的現實。

  為什麼寫旅遊一下就說到許巍,這是我在出發之前就確定的主題,因為他的歌聲正是我們這批80后好多人的心聲,少時聽到他的歌只是覺得激昂,其他的好像並沒有更多的感觸,漸漸大了,出門讀書了,工作了,走進社會了,感觸越來越深,共鳴也越來越多。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年少的心總有些輕狂,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有難過也有精彩,讓我們幹了這杯酒,好男兒胸懷像大海,經歷了人生百態世間的冷暖,這笑容溫暖純真。

  沒有人能夠阻擋

  你對自由的嚮往

  天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無牽挂

  穿過幽暗的歲月

  當你低頭地瞬間

  才發覺腳下的路

  心中那自由地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遠

  盛開着永不凋零

  無需仔細研究,我們便可注意到在許巍的歌詞中反覆使用了這樣一些詞語:茫然,孤獨,絕望,憂傷,等待。。。。;"漂泊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概念,它既是原因也是結果,那並不僅僅是許巍一個人的命運吧,同時我們也看到,大多數歌手已經或正在渝為不折不扣的物質主義者,利益的驅使令他們心甘情願的做一名垃圾音樂流水線上的操作員。許巍是一個不斷在自我世界中行走的旅人,作為一個孤獨的跋涉者,他用歌聲來傳達"在別處"所獲得的種種感受;對於聽者,其中的距離反而帶有一種故友重逢的親切與欣慰之感,所謂心有戚戚焉是也。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還有好多這樣的音樂人,運動員,平凡人沒有火,沒有紅,但他們一樣值得我們鼓掌,值得我們尊敬,因為他們在不懈的追逐着自己的夢想,他們從未後退……。。

  寫到這裡我想大家一定明白了,作為和許巍一樣的旅行人,大家必須在孤獨中堅持才會看到更美好的明天。旅遊是為了暫時的剝離現實生活,然後回去讓大家看到你旅遊的東西。而旅行是不會在別人怎麼想的,而是自己對內心的一種審視,一種探索,到底自己是怎樣的,自己可以堅持多久。離開一個熟悉的地方,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清空內心的枷鎖,然後在重新起航,給人的意義是無比巨大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記得一句話,叫生活總在別處,當然這指的是美的生活總在別處啊,別處有美好的景色,有陌生的人群,而近處呢?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有繁瑣的世俗紛擾,所以有機會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尋找自己,不要讓自己迷失了。。。。。

  很多人抱怨現實不公,我卻覺得毫無必要,天總有亮的那麼一天,佛說:看破,放下,自在。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佛也說:眾生皆苦。其實真的是這樣,大家都苦,只是因為大家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樣,所以平常心就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良藥。在鄭州的時候,在微博上看到南懷瑾老先生的一句話: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然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千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真的感觸很深,人生難測,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

  鄭州古稱中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黃河川流而過,確實是天地之中,功夫之都,下面我就簡單的寫寫這幾天在鄭州遊玩的感受。其實每個人骨子裡都是渴望旅行的,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他隱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去探索。旅行是男人以獨立自我的身份和世界之間最直接的交流,最純粹的對話。旅行這個東西,不是說拍幾張照上車睡覺,景點拍照,沒有心裡的跟隨,只能說明你去過,要自己悟,能不能找到共鳴的東西,能不能看到人文景物內在蘊涵的東西,能不能對自己有啟迪,要身體和心靈的結合,這才是最大的收穫,才是人生的積澱,簡而言之,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這個世界。生命的長度我們無法決定,但是我們可以努力擴展生命的寬度,去深化,去積澱,去升華。。。。。

  之前旅遊的幾篇文章,都寫成了重走青春,確實不太正確,正值青年,就應該是走青春,何必是重呢?年紀大了再去做那些事才能叫重,經過了才能叫重,我還是色第一次經歷青春呢,所以不太正確,應該就是走青春。。。。。

  因為去了幾個大的經典,加上鄭州城區,高鐵,所以要分幾個篇章來寫,要麼就不寫,要寫就認真寫,因為圖有點多,每一個篇章配幾張圖,要看詳細的圖就去相冊看吧……。

  高鐵篇

  搭着這趟順風車,我也第一次坐高鐵了,以前只是坐了很多次動車。這趟車也是鄭武高鐵首趟高鐵。說實話,我也是第一次到武漢火車站。火車站的現代化,雄偉就不需要用筆墨去描述了,大家看圖就可以看得出來,好像武漢火車站主體建築還的獎了。但是真的很方便,基本上和飛機差不多了。網上購票,直接拿身份證在購票機上拿票,然後等人一起進站,上車。

  車上乾淨整潔,我們不得不感嘆科技的力量,真的改變生活,第一趟車,車上不停的有記者來往,窗外的風景飛速而過,車內舒適平穩。駛出武漢,遠離大別山,很快就到了信陽東站,窗外的風景變成了平原風光,滿眼的金黃,都是等待收割的玉米。。。。。

  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平安到達鄭州,鄭州站也是修的極其宏偉,亞洲有名的建築,最大的體會就是安全,平穩,拉近了兩個城市的距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當然從另一個方面說,如果去西藏也這樣快,那沿途的風光又如何欣賞呢?旅行和旅遊的區別就這樣出來了,沿路的風光太快了是看不太清楚的,要深入,所以,各有優劣吧,看個人感覺了……

  城市篇

  初到鄭州,完全想象不到,鄭州已經修的那般繁華,乾淨的街道,明凈的天空,秩序的交通,沿路聽工作人員講解着鄭州的著名建築。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某天晚上,跟朋友,兩個人到沃爾瑪買特產,好好的鄭州街頭逛了逛,大抵上城市都是差不多的,繁華,喧囂,快節奏,好像走在武漢的街頭。大抵上,酒吧啊,奢飾品購物的地方,商場,年底就開通地鐵了,基本上大城市有的這裡都有,不過因為對傳統文化的東西鍾情,所以總覺得沒什麼思緒,就上幾張圖吧……

  黃河風景區篇

  有一塊美麗的土地,它南依巍巍岳山,北臨滔滔黃河。雄渾壯美的大河風光,源遠留長的黃河文化,一些列獨特的地理特徵形成了博大,雄偉,壯麗,優美的自然景觀。它就是黃河風景名勝區。

  遙遠的東風有一條龍,她的名字叫黃河。她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恆古之河,她流過雪山,流過滾燙的黃土高原,帶來了中華民族悠長的五千年文明。一條黃河就是一般中國史,她孕育了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華夏文化,成為華夏民族的精神象徵。

  景區內所包含的文化是中國傳統的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之地。第一次跟黃河近距離的接觸了,當手碰到黃河水的那一刻,一種親切的感覺撲面而來,好像是擁抱了自己的母親,真的很感動,看着一望無垠的黃河,不禁感嘆歷史的滄桑感。

  景區內還有炎黃二帝巨型雕像,高山,碑林,大禹山等,都是傳統文化的體現,感觸最深的是歷史的滄桑感,還有一種找到生命源頭的感覺,真的很肅穆,心中沒有了任何雜念,緬懷……。。。

  少林篇

  游完黃河風景區的那個午後,我們揚鞭起航,趁着蕭瑟的秋風趕往登封少林景區,大家都知道登封少林,其實登封是鄭州管轄的,所以少林也是鄭州的景區。在高速上的時候,快到傍晚,晚霞真的很美,沿路的風景又跟鄭州市區不一樣,整齊的樹林,收割了一半的玉米地,三輪車上趕路的人們,一望無垠的平原,或是錯落有致的民房,遠離市區,路邊遠處的山漸漸多起來,霧蒙蒙的和夕陽相映成趣,十分美麗。。。。

  達到少林景區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下車后,覺得好冷,人說高處不勝寒,我想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高度並不一定決定幸福。

  晚上吃的素齋菜,素菜做成葷菜的樣子,品種豐盛,味道獨特,真的是不虛此行,說到這裡,說說在鄭州吃的這邊的特色菜,如黃河大鯉魚,燴面等等。到了晚上吃的素菜就是少林這邊的特色菜了,當然還有白面饅頭,呵呵。。。。。

  初時聽到晚上要觀看少林禪樂,還不覺特別,因為是音樂表演,但是導遊說是在露天的山谷里表演,同時有一千多人表演,覺得很壯觀,特別期待。夜裡,山裡寒風凜冽,上下星光點點,山裡的佛像默默屹立,心突然覺得好空,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忘記了那些快樂和不快樂的東西,此刻,自己只屬於自己,可以好好審視自己,放下一切枷鎖,一切面具,這種感覺真的很好,我想這也就是旅遊最大的意義吧。

  到了少林禪樂的現場,坐的地方不是板凳,是大師打坐的蒲團,成個觀眾席就是一個古老的建築。山谷裡面一篇漆黑,層巒疊嶂的嵩山深處,夜幕降臨,萬籟俱寂,空谷無聲,驀然華光從石縫崖壁中透出,仙樂由叢林竹影里傳來。圓的月,亮的星,深的夜,高的山,涼的風,威嚴的廟宇,入定的高僧,頑皮的小和尚,行色匆匆的採藥人,氣勢的棍僧,洗衣的採花女,高山小橋流水,悠揚的歌聲,這是怎樣一副畫面呢?用心去感受,在山谷內,天然劇場,洗滌靈魂,清風明月,修禪悟道,用心感悟。。

  很多東西,用文字和圖片並不能表達的很全面,要用心去感悟,這個旅遊節目真的很值得親自去體驗,當時晚上拍攝也不能顯示的很清楚。你想想,在一個空曠的山谷,悠揚頓挫的仙樂,一千多人,鼓聲,琴聲,視覺,觸覺,聽覺的聯動體驗,不亞於一次重生,大話有機會去看看,這個真的值得。

  在那個山谷的後面,有一座唐朝的古建築,燈籠,皎潔的月光,古老的屋檐,天空清明透徹,一眼望去,我還以為自己回到了唐朝,大家真的值得好好去看看……

  晚上在山裡面的山居休息的,房間里都是古典傢具,偶面而來的紅木味。雖然沒有青燈古剎的悲涼感,但也可以想象求道的高僧們是這樣度過每一天的,形隻影單,為了達到佛中的最高境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清晨,早早起來,想看山那邊的朝陽升起。看到了,那一輪紅紅的太陽,緩緩升起,天慢慢光亮起來,一掃陰霾,遠處的山,樹,和太陽融為一體,還有山中勞作的人們,那種感覺真的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來堆砌,只能用心去感受,天總有亮的那一天,我告訴我自己……

  正式進入少林景區,第一個目的地就是要到達達摩洞。要爬少室山,當時大家壓力還挺大,畢竟都是城市宅慣了的人。少室山沒有五嶽那麼高,那麼雄偉,但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征服自己的旅程,畢竟你一步步的在向前走,向上的路總是那麼艱難,很多時候想放棄,就坐在哪裡等,但是又不甘心,緊接着一步步的走,當你走到山腰的時候,你發現景色漸漸美麗起來,因為你站的高了,這個時候你很像擁有眼前的美景,就不動了,但是生活的美遠不如此,你又努力的爬啊爬,腳像灌了鉛一樣,真的走不動了,對自己說,我可以放棄嗎?最後你還是選擇繼續挑戰自己,漸漸的,路上的人越來越少,風景卻越來越美,你發現努力真的有收穫,但堅持才有奇迹。這樣一個秋日,陽光明媚,這樣的陽光溫暖卻不燥熱,到處洋溢着大自然最真實的氣息,真的很美,你的每一個毛孔都打開了,你真的融入了大自然,你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誰,是一片葉子,還是一棵樹,或是一縷光。當你達到山峰的時候,你看到這個地方最美的景色,遠方的湖在山中綿延,還有那幾個棵有在山巔才看得到的迎客松,還有對面的嵩山,山腳的那些遊客僧人,你真的會明白很多。。。。。

  達摩洞有很多典故,簡而言之就是達摩祖師在這裡面壁九點,終成正果的故事,歷史的長河無法保留原貌,沒有片段留下來,但看着銹跡斑斑的石碑,聽着少林高僧講着傳奇,我們還是可以遙想當年達摩為真理奉獻的場景,這就是傳奇,舍己,度人的傳奇。

  下山的路走的很順暢,這也是人生的一個道理,退步的時候是很舒服的,進步的時候是很累的,但是還有一句話,如果我要爬上對面更高的嵩山,我必須先走下坡路,然後在走上坡路,這是少林師傅告訴我的,我覺得很有道理,就像每一次青春之旅,每一次選擇,看似退後了,其實是為了攀登的更高,更遠,更快,努力吧,青春……。。

  少林古剎還保留的很完整,但是很多古典書籍都丟失了,這裡的一棵樹,一塊碑,一片瓦都有他自己的故事,名人皇帝的墨寶也很多,這些東西我就不一一去敘述了,就一點,去了一定要聽講解員講那裡的典故,會讓你明白很多,最經典的一個故事,是達摩的弟子為了求的達摩真傳,在一個大雪夜,跪了一夜,當達摩出來的時候,達摩說,如果你讓外面下紅色的雪,我就傳你佛理。這個徒弟二話不說,把自己左臂砍斷,沿着寺廟走了一圈,院里的雪都變成了紅色,達摩深深感動,把自己衣缽真諦都傳給了這個弟子,這個故事給我的震撼我就不在這裡敘述,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可以深思一下。

  最後,一位武僧親自教我們學習少林武功,雖然大家沒有那麼有板有眼,但是還是很認真,師傅為我們表演了全套的少林羅漢拳,後空翻,真的很精彩,這個師傅還陪我們一起爬過山,我為他拍了一張側身照,他面對山對面,若有所思,很有感覺,心中的淡定和平靜,震撼人心,這也就是所謂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也就是佛家講的定力。

  少林最後的一個景點就是嵩陽書院,司馬遷在這裡完成了歷史巨作《史記》,而且這裡是又佛轉道的一個地方,這裡佛道儒三家融合,是古時候有學識的人上課的地方,也就相當於現在我們的最高學府吧。大家還穿上了漢服,深深的玩了一把穿越,歷史的滄桑感油然而生,真的從斑駁的石碑,牆壁,字畫中可以探的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文化,也不得不感嘆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

  康百萬莊園篇

  游完少林的那天下午,我們就回鄭州了,在酒店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上午趕往鞏義。我不太喜歡按部就班的,介紹地方的歷史啊,什麼的,我只寫我看到的,我心裡的感觸。鞏義的前面是洛河,河邊是一條平整的公路,聽老司機說這裡的人都很富裕,因為他們肯干,勤勞,這個小鎮的人好像百分之七十五都是姓康,我想一定是家族的沉澱吧。

  這裡從邙嶺看似“金龜探水”,從洛河望若“金蓮拱秀”的宅基。環境優美,令人讚歎!

  景區的門口是各自民俗文化,如香囊,皮影,字畫等,遊人流連忘返。

  進去后,講解員給我們詳細講解了康家十四代百萬富翁的奮鬥歷程,說實話,真的很感嘆,康家文化的精髓可以說就是以人為本,有錢了也不忘救濟窮人,黃河決口,也是康家貢獻最多,正是這種精神的可貴,才讓他們家族富了十幾代,很多人都說富不過三代,但他做到了。

  康百萬這個名字是明清以來對康應魁家族的統稱。經慈禧太后封賜而名揚天下。康百萬家族就是在這種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下熏陶出來的一個豫商代表。數百年來,塑造了一個有豫商特色,集“農、官、商”為一體的大型地主莊園,它的特色之一就是有深厚的文化氛圍。莊園氣概,除建築藝術,“三雕”藝術之外,顯眼的還有莊園內遍布檐下、門上、院內使人止步注目、發人深思的匾額和楹聯。這裡深深烙上了河洛文化的烙印,在小鎮沿路都看得到小石窟。

  我看到這樣一個對聯,商道無形商道即人道,商品有形商品即人品。聯想到現在的商人,誠信沒有,能忽悠就忽悠,還有食品安全問題,真的可以從中看到康家興盛的原因了。

  我們參觀莊園最後一部分時,突然又被一付對聯所吸引:

  做數件可留傳之事銷磨歲月

  交幾個有學識良友論說古今

  它的大意是,做幾件可以流傳千古的事情來消磨時光,人生才有意義;交幾個學識的好朋友談論古今趣事,知識才能不斷提高。看后,感嘆這幅對聯寫的用意深刻,富有哲理,深有體會,產生共鳴。

  留耕道人《四留銘》云:“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蓋造物忌盈,事太盡,未有不貽後悔者。高景逸所云:“臨事讓人一步,自有餘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餘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園老伯以“留余”二字顏其堂,蓋取留耕道人之銘,以示其子孫者。為題數語,並取夏峰先生訓其諸子之詞以括之曰:“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盡而已。”時同治辛未端月朔愚侄牛瑄敬題。

  這一部分必須單獨寫出來,特別有感觸,對於康家的家訓,都說富不過三代,但康家興盛十幾代,確實是有他的原因的,留余,大家真的應該好好悟……

  斑駁的牆壁,青青的石板路,老房間,用過的器具,帳房的算盤,藏寶室的金銀財寶,發霉的賬本,珍貴的老床,依稀還看得到有人在這裡休息過,他們都在這裡生活過,還有院里那顆三百年的葡萄樹,還開着綠色的小葡萄,讓整個院子有了生氣,它們見證了這個家族的興衰,見證了歲月的變遷,見證了歷史的滄桑,明清氣息撲面而來。。。。

  很多典故,還有演員模仿慈禧迅游康家莊園的典故,康家娶親等等,大家有時間親自去感受吧……。

  完結篇

  因為時間倉促沒有欣賞河南博物館,但我覺得已經夠了,人到過這裡,心裡能有一點收穫,我想這樣就很好,我會記住這三天,我們一起深入了這個城市,了解了文化的起源,看了黃河,吃了饅頭燴面,還有近距離接觸了心中神聖的少林,這些就夠了,還有張哥他們的熱情招待,我想這樣就夠了。走青春,在路上,在鄭州,大家有機會去好好玩玩把……。。。。

您正在瀏覽: 走青春,在別處
網友評論
走青春,在別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