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小說 > 舊聞舊事 > 彭德懷:陝北巧布口袋陣

彭德懷:陝北巧布口袋陣

手機:M版  分類:舊聞舊事  編輯:pp958

彭德懷:陝北巧布口袋陣 標籤:裝在口袋裡的爸爸

  1947年國民黨胡宗南部在3月19日佔領延安后,蔣介石得意忘形,21日致電嘉獎胡宗南,並授以二等大綬雲麾勳章。5月15日,蔣介石在南京對其將校軍官說:攻佔延安,中共軍隊的“首腦部就無所寄託,只能隨處流竄,即使他們還有廣播宣傳,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和他發生聯繫,為此就絕對不能建立中心的力量了”。蔣介石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誇口說:“到8月底或9月初,共產黨人不是被消滅,就是將被驅往僻遠的內地去。”國民黨的宣傳工具也大肆宣揚“陝北大捷”,聲言“中共已成流寇”。胡宗南更是趾高氣揚,認為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大功,又出捷報又開慶祝會,把西安的鞭炮燃放一空。他親自給“有功人員”授獎章,委任了延安行政督察專員,還請人到內政部活動要把延安改名為宗南縣。

  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后,經延川到清澗,在清澗棗林溝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決定中央分成兩套班子——由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代表中央,堅持在陝北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由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前往華北,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隨後,又以葉劍英為書記、楊尚昆為副書記,率中共中央及中央軍委大部分工作人員,到晉西北地區,統籌中央後方工作。3月27日,毛澤東電告彭德懷:“中央決定在陝北不走。”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留在陝北,彭德懷深知其分量:西北戰場能否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關係著解放戰爭的全局。他每到一地,住處尚未找好,即催促通信科迅速架設電台,同中央電台保持聯繫。部隊準備行動或轉移時,凡接到中央軍委、毛澤東發來的注有“AAAA”或“AAAAC”的十萬火急的電報,彭德懷就把譯電員和警衛分隊留下來,等到收完、譯完之後才走。每次重要的戰役戰鬥,他都及時向中央報告請示,認真執行中央和中央軍委對野戰軍的指示。這樣,陝北戰場和中共中央意圖息息相通,並與全國各戰場緊密配合。中央留在陝北,陝北戰場的勝負進退,都關係著中央的安全,牽動着億萬人民的心,並為中外所矚目。彭德懷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中央把這麼重的擔子交給我,我要是指揮不好,犯了錯誤,那就是我彭德懷無能,對人民犯了罪,對不起中央的重託。又說:“帶兵打仗是十分嚴肅而責任重大的事,稍一不慎就要死人,人命關天呀!”

  中共中央在撤離延安時,預計敵占延安后必然非常驕橫,指示西北野戰兵團集中兵力打運動戰,以一部兵力同敵軍保持接觸,誘敵深入,主力隱蔽延安東北方向待機。彭德懷和習仲勛將野戰兵團主力集結延安東北的甘谷驛、青化砭地區,以第一縱隊獨一旅的二團二營在延安西北誘敵迷敵,並同敵人保持接觸,佯作掩護主力撤退之勢,誘敵主力上安塞。

  胡宗南部在進佔延安后忘乎所以,認為西北野戰兵團“不堪一擊”,已“倉惶北竄”,隨即將其前進指揮所由洛川移至延安。除以一部兵力鞏固所佔領的交通線外,將主力集結延安附近,急於尋找野戰兵團主力決戰,妄想“肅清延水以北”共軍,但卻偵察不出野戰兵團主力的動向。由於野戰兵團的一部分兵力在延安西北的積極活動,邊戰邊退,敵人誤認為野戰兵團主力向安塞方向撤退。隨即以整編第一軍的第一師、第九十師5個旅的兵力,由延安沿延河兩岸向安塞前進。24日佔領安塞。為保障其主力的側翼安全,另以整編第二十七師之三十一旅(欠第九十一團),由臨真鎮向青化砭前進,建立據點。

  3月21日晚,野戰軍電台截獲並破譯了胡宗南發給三十一旅的電報。彭德懷為抓住戰機,不顧已是三更半夜,和習仲勛、張文舟、徐立清到作戰值班室查看地圖,分析研究敵情。在判明敵軍動向後,彭德懷決心採取伏擊戰術,殲滅側翼之敵三十一旅,打好撤離延安后的第一仗。

  3月22日上午,彭德懷和習仲勛接連向中央軍委報告:胡宗南21日令三十一旅經川口渡延水,進至青化砭築工據守,限24日到達。“我軍擬以伏擊或乘其立足未穩徹底殲滅該敵”,同時令野戰兵團各縱、旅於22日晚和23日拂曉前,按指定地點隱蔽集結,看好地形,並封鎖消息。

  彭德懷把部隊部署於青化砭附近蟠龍川東西兩側及以北地區。第一縱隊在川之西山,第二縱隊和教導旅在川之東山,北面新四旅在青化砭東北。布成了對沿咸榆公路北進的敵軍張開口的口袋陣。待敵後尾通過房家橋后束緊袋口,截斷敵之退路,進行兩側夾擊。另以獨一旅為預備隊,並監視安塞、延安方向之敵。

  為確保初戰勝利,彭德懷和習仲勛、張文舟、徐立清及旅以上指揮員到青化砭四周察看地形,在現地分配戰鬥任務,具體部署了兵力。

  青化砭位於延安東北50餘里處,在一條40多里長南北走向的蟠龍川中。咸榆公路沿大川而上,穿過青化砭。公路兩側為連綿起伏的山地,便於隱蔽的部隊出擊,是打伏擊的理想戰場。觀看地形后,指揮員們都佩服彭德懷的這個布陣。認為三十一旅只要鑽進“口袋”,等待他們的只能是滅亡的命運。但這一帶山地都是光禿禿的,不容易隱蔽好,彭德懷一再交代:“一定要注意隱蔽。敵人來了就不顧一切地殺下去!要突然,要猛,一鼓作氣把敵人殲滅在這溝槽子的公路上。”邊說邊揮手做出圍殲的姿勢。

  24日拂曉前,野戰軍各旅進入伏擊陣地。當時陝北高原的山地尚未完全解凍,春寒料峭,冷氣襲人。指戰員們伏在冰冷的山嶺上,緊握鋼槍,嚴密注視着河川,隨時準備出擊。可是從天明等到下午5時未見敵軍蹤影。彭德懷命令各部於下午6時後撤出陣地休息。

  指戰員們埋伏了一天而敵人沒來,預定的殲敵計劃未能實現。這下子,議論紛紛。有些人擔心離延安這麼近,會不會走漏了消息;有的人沉不住氣,懷疑情報的可靠性。有的戰士還說:准來?哪有那麼准,敵人聽你指揮啦!彭德懷了解了這些情緒,說:老根據地的群眾是不會去向敵人告密的,情報也是不會錯的。敵人是一定會來的。今天伏擊不成不要緊,就當成咱們的一次演習。告訴大家要有耐心。他分析道:你們要掌握敵人的心理嘛!胡宗南雖然是個草包,但是他的主力由延安北上安塞之後,需要派兵保障其側翼安全,這一點軍事常識他還是有的,不然他怎麼能撈一個陸軍上將當呢?何況他有大炮、坦克,有汽車,又想捕捉我主力部隊,這陝北唯一的一條公路,他能不走嗎?所以說,他一定要來。

  當晚,彭德懷和習仲勛向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報告:敵三十一旅24日到達拐峁,停止前進,可能是待補糧食(按:事後得悉,三十一旅在川口宿營補給)。我們明日仍按原計劃部署待伏三十一旅。同時電令各縱旅首長:“明日我軍仍以伏擊之勢,按24日部署堅決執行伏擊。必須耐心認真布置,勿因敵一二次不來而鬆懈戰鬥準備。”彭德懷再三強調:要嚴格做好偽裝保密工作。

  3月25日凌晨4點左右,寒星閃爍,群山灰濛。西北野戰兵團主力進入原地區設伏。上午6時許,胡軍第三十一旅由川口、拐峁沿公路向青化砭前進,其空中偵察和地面的火力搜索,都沒有發現野戰兵團的伏擊部隊。於是大模大樣朝前走,機槍、小炮裹着槍衣、炮衣,還捆在馱子上。10時左右,其先頭部隊進至青化砭附近,後衛過了房家橋,整個行軍縱隊完全進入彭德懷布下的伏擊圈內。在信號槍發過後,西北野戰兵團按預定部署,在石綿羊溝緊緊封住袋口,攔頭斷尾,東西兩側部隊以排山倒海之勢,猛烈夾擊敵人。迅速將敵壓至不到7公里長,只有二三百米寬的川溝里。敵軍首尾不能相顧,兵力尚未展開就完全喪失指揮,頃刻間亂作一團。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戰,三十一旅直屬隊及九十二團2900餘人全部被殲滅,旅長李紀雲被俘。整個戰鬥打得非常快速,乾脆利索,子彈消耗少,繳獲多,當時被新華社稱為“模範戰例之一”。

  戰鬥結束后,彭德懷興奮地說:“敵人氣勢洶洶,可是在眼前這小小的戰場上,我們以絕對優勢兵力壓倒了它。在具體戰鬥中,就得殺雞用牛刀!”

  彭德懷高度讚揚邊區群眾的作用,說:“古人寫信,信封上寫‘如瓶’兩個字。邊區群眾對敵人真是守口如瓶,不是自己人就不給你說真話。青化砭這一仗,要不是在陝北,是很難打的。”

  青化砭之戰是西北野戰兵團撤離延安后,彭德懷依靠優越的群眾條件和有利地形,徹底乾淨殲滅敵人的第一仗,既打擊了胡宗南軍的囂張氣焰,又振奮了西北野戰兵團的鬥志,提高了邊區軍民的勝利信心。

  (摘自《彭德懷傳》 當代中國出版社)

您正在瀏覽: 彭德懷:陝北巧布口袋陣
網友評論
彭德懷:陝北巧布口袋陣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