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譜》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書道至簡似人生
——讀《書譜》有感
在我的一節書法課上,一個小男孩突然急躁的叫了起來:"我怎麼總是寫不成老師那樣!"我溫言安慰學生:"別著急寶兒,踏踏實實地用心練,總有一天你會寫得比老師還好!"腦中驀地閃現出自己寫字時也曾有的焦慮:哎,一不留神寫大了……怎麼又寫斜了!什麼時候能像鄒方程老師那樣一落筆就寫出好作品呢!
多麼驚人的相似!為什麼會這樣?
(第二期書法培訓班學員唐一嵐)
在研讀《書譜》時,當讀到"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后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這一段時,我突然明白了,原來這就是學習書法所必經的三個階段:初期時還達不到平正,中期則會險絕過頭,後期才能融會貫通,實現真正的平正。這時,書法水平達到了老成的階段,人的年齡也老了。
如同小兒學走路。剛開始是不會的,必須要藉助外力,或自己扶着沙發、桌椅,或由大人牽拉着,或有學步車幫忙,這便是"初謂未及".待到不需外力幫忙也能走時,卻不是真正地走,而是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速度,這一點,做了父母的人都是清楚地。這便是"中則過之".到了最後,終於學會了走路,能夠控制自己的速度,走穩當了,孩子至少已長大了一歲,這便如同"后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隨即憶起自己學騎自行車的過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姐姐就教我騎車,二、三年級時,溜車、掏着大梁騎已掌握的極好,卻因個子矮夠不到車座,終於,五年級時長高到能坐在車座上騎了,心中暢快已極,不知不覺間騎得飛快起來,等到想要慢些時卻反應不及,猛然間撞在了路邊!那一跤的慘重令我至今記憶猶新……直到上了中學,天天騎車上學,日日練習,車技才逐漸成熟。整個過程歷經了七、八年之久!
原來,學書的三個階段不僅只於學書!在我們的人生中,學習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要歷經這三個階段的!
原來,學書之道如此簡單!簡單到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都不停地在經歷着!
難怪孫過庭會說"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從心。故以達夷險之情,體權變之道,亦猶謀而後動,動不失宜;時然後言,言必中理矣。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
為什麼孔子說到了七十才能從心所欲呢?我以為,正是因為經歷了中間那漫長的幾十年的積累,從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業,學到三十歲才能說話、做事合乎禮,四十歲明白了各種事情而不受迷惑,五十歲知道天命,六十歲聽到別人說的話能了解其主旨,七十歲便達到隨心所欲,所想所做的一切都不會超過規矩。
學習書法也是一樣的,經過學識與歲月的積累、沉澱,才可以掌握平正與險絕的情勢,體會變化的道理,就像思考成熟才付諸行動,行動才不至於失當,等到時機合適了再發言,發言一定會合乎情理。
所以,即便是有"書聖"之稱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也一樣是晚年的作品更加精妙。這是因為此時他已達到會通精化,思考通達精審,心境淡薄平和,不偏激,不凌厲,所以風神格調自然高遠。
鄒方程老師說,練書法主要是練心,心練好了就不受主客觀條件的影響。我深以為然!練心就是讓心態平和,達到中庸和諧。《中庸》里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其意為:"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規律。
所謂"大家無風格!大家無特色!"筆者以為,正是因為他們達到了中庸和諧的境界,才經得起歲月的沉澱!經得住千百年來無數人的推敲!
學書之道若此!人生之道亦若此!
孫過庭之《書譜》既給我們指明了學書之道,使我們明確了學書法的正確方法和努力方向,又使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有了更透徹的了悟。不得不令人為之嘆服!
相關範文
- ·讀《書於竹帛》有感
- ·讀《書院》有感
- ·觀湘劇《書香天下》有感
- ·家譜與小輩起名——四談《家譜》
- ·家譜與岳家文化——八談《家譜》
- ·《書中歲月》讀書心得
- ·金克木《書讀完了》讀後感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讀書筆記
- ·書畫墨緣—賀雷慶龍先生《書法作品集》
- ·《門第書香》與《書鄉門第》的創作心語
- ·讀《教出樂觀的孩子有感》有感
- ·讀《三國演義有感》有感500字
- ·讀《水滸傳》有感650字
- ·讀《正能量》有感
- ·讀《夏洛的網》有感
- ·讀《湯姆叔叔的小屋》有感500字
- ·讀《朝花夕拾》有感800字
- ·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1500字
- ·寒假讀後感——傾聽心靈的歌聲讀《狼王
- ·讀《昆蟲記》有感400字
- ·讀《秘密花園》有感
-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600字
- ·讀《詹天佑》有感300字
- ·今天,你幽默了嗎——讀《戀上你的課》
- ·讀《草房子》有感600字
- ·讀《中華美德頌》有感
-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作文
- ·感恩的心——讀《熊貓小弟傳奇》有感
- ·讀《昆蟲記》有感400字
- ·讀《趣味植物》有感
- ·讀《紅樓夢》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