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笛聲何處讀後感

笛聲何處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笛聲何處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笛聲何處讀後感

  張政

  很早就看過這本書,最初是因為被這本書的名字所吸引。從書架上取下,翻看幾頁,才知道是余秋雨所着,而且講述的是關於有些偏門的角度——崑曲。讀書時就很喜歡余秋雨,他的文章很隨性,也有涵養,《文化苦旅》、《千年一嘆》、《霜冷長河》、《行者無疆》、《借我一生》這些書都影響了我整個讀書生涯。從這些書中,我讀出了對歷史的探尋,對文明的留戀,對自我的感悟,對世界的審視。而這本《笛聲何處》,卻是余秋雨作為一名學者向我們展現他心中的崑曲世界,對崑曲的遺存的探尋中,感受到崑曲的厚重及滄桑的歷史進程。

  崑曲民族的文化瑰寶。在中華文明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某一種文化如果長時間地被一個民族所沈溺,那麼這種文化一定是觸及到了這個民族的深層心裡。以這種標準來衡量,中華民族在藝術文化充分成熟之後有幾種群體性痴迷值得注意。第一是唐詩,第二是書法,第三就是崑曲。——崑曲曾經讓中華民族痴迷了兩個多世紀。大致來說,整個十七世紀致清代乾嘉之交,基本上屬於崑曲世紀。”

  依稀還記得一首詩詞,“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這是出自《洛城春夜聞笛》的里的一首詩。羌笛聲中怨楊柳,自古以來,笛聲總和憂愁相思分不開家。正因那一首首泣舟悲戚的曲子,哀怨動人的詞調,笛聲總是揪動着離人的心弦。很多人覺得,中國的笛聲太過輕柔,讓人忘卻了他的存在。一旦忘記了歷史中還有這樣的一部分,一切就變得冷峻而粗糙。

  《笛聲何處》這本書所瀰漫著的那一絲曾讓人為之沉迷數百年的氣息,一直都說中國的地理分為南北方,其實中國的文化也分為南北方,當然笛聲也是如此。蘇州的笛可謂聞名天下。在簫笛之鄉萌發出的崑曲,不可謂不令人驚嘆。崑曲的笛聲凄美婉轉,令人窒息。悠揚的曲調中漂浮着蘇州城中積澱千年的悲歡離合,流徜着秦淮水裡舞動數載的月明黃昏。由於工作忙碌,平日的生活也比較粗淺,學習不足,很少有所高雅的機會,感受這樣的音樂。通過這本書的如詩如醉的描述,算是可以理解書中老余所賦予的深長意味,但是由於才疏學淺,見識淺薄,還是無法把心中的感受完整得地化作文字。

  這本書除了對崑曲較為專業的介紹以及來龍去脈的整理,還為崑曲提供了一種成功的范型(社會歷史還會在諸多戲劇形態中進行篩選,把那些能與當時當地廣大觀眾的審美心理定勢相對應的形態穩定下來並加以強化,這便是我們所說的范型),雖然崑曲隨着時間流逝已經示弱,但對後世的影響遠未消逝,所以說不能說崑曲消亡了,它的范型仍被其他戲劇借用。崑曲在美學、詩詞。戲劇上有十分高的造詣和藝術價值。如高度詩化的風範、雅俗組接方式、連綴型的鬆散結構、演出的儀式性和遊戲性等。 崑曲對於中國戲曲的影響是十分廣泛深刻的,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崑曲也成為了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令人十分欣喜。希望藉著這樣的東風,能夠加深加強對崑曲的地方保護,畢竟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是中華文明最珍貴的東西,他是和全世界文明都不一樣的神奇瑰寶。 老余的書里還分析了《牡丹亭》,提到牡丹亭是一種青春的生命的存在,我十分認同。《牡丹亭》可以說是崑曲里最出名的戲曲較短,崑曲本身也是一種詩詞藝術和戲劇藝術的完美融合。而《桃花扇》體現了一種封建社會衰亡的跡象,因為整個社會已提不出新的思想,裡面最精彩的一句戲詞是“你看國在那裡,家在那裡,君在那裡,父在那裡,偏是這點花月情根,割他不斷么?”。

  《笛聲何處》向我展示了平日不曾看到的崑曲世界,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絢爛和深邃,感受到了高雅的滄桑感。讓我浮躁的心得以些許平靜,也對中國的古文化更產生了一絲迷戀。一直覺得讀書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實效性,對心靈的洗禮和滋潤才是最應該最追求的。而想《笛聲何處》這樣的典籍就給我心靈的滋養。

您正在瀏覽: 笛聲何處讀後感
網友評論
笛聲何處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