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山居筆記讀後感

山居筆記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山居筆記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山居筆記讀後感

  《山居筆記》是當代作家余秋雨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作者用一種創新的手法,以散文的創作方式,講述了大量的歷史、文化知識。其內容以文化為主,涉及地理、軍事、教育、政治、交通、園林建築等多個方面,並對此做出一定的闡述以及總結了獨特的觀點。

  對於現今如我一般的大多數人來說,緊湊的生活節奏使得我們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設身處地地了解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更不用說,可以親自感受千姿百態的人文、地理風貌,從而達到提高自我的目的。而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

  打開《山居筆記》就好像打開了一幅巨幅的畫卷。優美的自然、人文景觀中不時點綴穿越時空而來的翩翩古人。一股濃郁的古老文化氣息鋪天蓋地而來,卻又不會讓人感覺到絲毫地壓抑。厚重卻又奇迹般地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為其感染。

  《山居筆記》的正文部分從“一個王朝的背影”到“歷史的暗角”結束,共計十一章。以地域為分割,為我們演繹着華夏古國兩千年來不朽的文化劇。

  第一章,“一個王朝的背影”以承德避暑山莊為點,歷史背景以清朝為主而發散,文化內容以民族關係以及西學東傳為主。文如其題,從大清王朝的背影,到中華王朝的背影,最後,以王國維大師作結,展現給我們的是中華文化的背影。

  第二章,“流放者的土地”,以東北為點,由歷史上的刑罰開始,侃侃而談、娓娓道來,講述了一段苦難文化的獨特風采和魅力。

  第三章“脆弱的都城”。作者由古寧古塔一圈巨大的城牆展開思索。引申到古今中外的城市文化。一方面,有感於古代絢爛的城市文明;另一方面,作者試探性地對城市文明的興衰榮沒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做了思考。

  第四章“蘇東坡突圍”。該章開篇以一段對話引起回憶。先講赤壁,再到文章,再到文章作者——蘇東坡。作者有感於這位偉大文豪的跌宕生命旅程的同時也充分肯定了他的藝術才情和造詣。通讀全章,給人一種作者和先賢跨越千年成知己的奇妙感受。

  第五章“千年庭院”。這章的點是古今文明的嶽麓書院。作者以一個尋幽探秘的姿態,由自然風光入筆,有層次的展示給我們一個嶽麓書院人才濟濟的歷史畫像。正如朱熹詩云:

  憶昔秋風裡,

  尋朋湘水旁。

  勝游朝挽袂,

  妙語夜連床。

  濃郁的文化氛圍使人們彷彿可以嗅到鼻翼兩側靜靜的書香、墨香。

  第六章,“抱愧山西”,觀題可知,這章主講山西。開頭第一句,作者就說:“我在山西境內旅行的時候,一直抱着一種慚愧的心情。”慚愧的原因就是:原來一直把山西看成一個特別貧困的地方。全文以此切題,由民歌《走西口》開始,講述晉商的創業史,講述晉商的衰敗史,講述晉商的輝煌,講述晉商的沒落。作者總結晉商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良好的素質:第一,坦然從商;第二,目光遠大;第三,講究信義;第四,嚴於管理。這些至今仍然值得我們思考、學習。

  第七章,“鄉關何處”,標題取自崔顥詩《黃鶴樓》中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作者由詩入境,由人及己,談到自己的故鄉餘姚。以自述夾雜歷史人物,由日常生活看到文化內涵。以自己的視角觀察餘姚,以自己的方式解讀懷鄉文化。

  第八章,“天涯故事”,作者由海南古迹聯繫海南名士。海南屬我國南隅邊陲,因地處偏遠而自古多為貶謫放逐之地。所以有“天涯海角”之稱。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海南多名士。中原文化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滋養繁衍。本章最後,筆風由濃轉淡,一句“嫣然一笑,海南便成了家鄉。”又使得全文有了一種詩意般的優美。

  第九章“十萬進士”。這章主要講在我國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作者用一個個逸聞趣事,表達自己對科舉這一制度利弊得失的觀點。同時,通過對歷史的反思,進一步對人類如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做出探究。

  第十章“遙遠的絕響”,這個絕響就是名傳千古的“廣陵散”。而這章中主要講的人物就是“廣陵散”的傳世之人——嵇康。世人皆知魏晉多名士,我觀之,嵇康可算得上是名士中的名士。作者通過描述嵇康與封建世俗禮教的對抗,表達出對文人氣節的思考,和對自由藝術和自我價值的嚮往。

  第十一章“歷史的暗角”是一篇對文化現象,文化圈子中的負面因素的描寫。也是一篇對人性的深刻剖析之文。

  《山居筆記》被作者自己定位為文化散文,實際上卻以博學通識和豁達胸懷超越了散文形式,呈現出別樣的精彩。它像散文,因為他表達出作者的一種文人情懷。它不像散文,因為他有如雜文般對文化的深刻見解。不止如此,山居筆記更以舉重若輕的筆法,巧妙地把人類歷史文明發展的壯麗畫卷化為清風拂面的優美文辭,讓厚重的歷史與超然的意境完美結合,重新激蕩出煥然神采!

您正在瀏覽: 山居筆記讀後感
網友評論
山居筆記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