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一)

  熊楓

  關於國學,當今社會上掀起的"國學熱"似乎正從一個側面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來參加此次國學講習班是抱着一個求學的目的,幼時聽母親念《論語》中的句子時只覺得拗口難懂,逐漸長大后發現幼時所聽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麼美妙,含義又是那麼豐富。但儘管如此對國學經典的認知卻仍然處於一種懵懂的狀態,講習班開班第一天,老師結合朱子的《讀論語孟子法》講讀經之道,當時我情不自禁記了很多筆記,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從來沒有老師講過如何去讀我們的國學經典,先曉其文義然後知其意,"切己",熟讀玩味,這些是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東西,眼前開朗覺得這確實值得一試,於是便帶着我很淺的文字功底和剛聽來的方法開始了我讀《論語》的道路。

  自小學開始就會在課堂上學習《論語》,裡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認真研讀之後才發現,雖然每句都是那麼簡短,但是意義豐富,認真體會之後覺得以前根本就沒有讀過《論語》。程子曰:"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聖人之所以至於聖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可見矣。"經典之所以經受時間考驗千古不衰,是因為其蘊含了先賢的為人之道、成德之道,後世者難以達到其境界,故需一絲不苟認真研讀,將這種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融入生活,晝誦夜讀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學而篇》為《論語》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為《論語》首篇,所記多務本之意。"此篇由"學而時習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講一個"學"字,此處之"學"並非通常所講學問學習,而是說為人之學,強調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是我在聽老師講解后最大的一個感受,儒家所講為人、成德意義豐富,雖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窺得其中一二趣處。從古至今,看似科技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類社會,但是若從思想精神上來看,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關於生命價值、人生意義的思考,古聖人看得十分明白與透徹,而我作為一個所謂現代文明社會的大學生卻很少思考或者說從未有過清晰的認識,如此說來,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如果這個問題無法有所思考,那麼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在機械重複人類社會的運轉,如果我們連自己都沒對自己的存在有過相關的思考,那麼我們所做的,對這個社會將無法產生真正的作用。這樣一種無知的狀態無法改變,我們活着又有什麼意義呢?

  《論語·學而》首字為"學",即講為人之學。人生之為人,生來與飛禽走獸是有本質區別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來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種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這種善經常被外物所蒙蔽導致我們沒有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沒有認識到自己人性中本來存在的真善美,於是便出現了社會中或"善"或"惡"的人。讀聖賢書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的靈魂和古聖先賢對話交流,從而清除蒙蔽我們內心的塵埃雜質,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讀經典,潔凈我們的靈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純凈。

  明確"學"的內容后,此篇還談到"怎麼學"以及"為什麼學",此處就《學而篇》中印象最深的兩個句子談談我的感慨和收穫。

  《學而篇》第二章中講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為仁之本。自古以來我們都在談孝道,都在倡導,但是當今卻有很多人沒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離了孝的要求,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記得我們在討論這一句話的時候,大家發言十分踴躍,同學們談到"當父母的要求不是我們想要做的的時候我們還應該遵從嗎?"、"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沒問過我願不願意啊?"、"那些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嗎?"、"孝為什麼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師最後談的話讓我深有感觸,大致意思如下:我們不應該去問我們為什麼要對父母盡孝,因為這本來就是一種天性,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無論如何我們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東西,孝這種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來離不開父母的懷抱,這難道需要理由嗎?對父母的愛是沒有理由的,這一點可以舉一個愛情的例子,熱戀時期的兩個人恨不得隨時隨地待在一起,無時無刻心都在對方身上,這其實就是一種情感而已,沒有理由的。對父母的愛體現為孝,這是我們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東西,所以是"為仁之本".關於孝悌的問題,是每一個人都有切身體會的,我記得我在上大學之前內心從沒有認識到要去愛父母,也很少覺得父母是愛我的,但是上大學離家后,也許是由於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開始意識到這種愛,開始由心底而發去愛他們。老師說得很明白,孝這種東西是沒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個隱藏於我們人內心的一個本來的東西,就是人作為人本來具有的一種情感。

  《學而篇》第八章中有"過則勿憚改",文意雖淺顯易懂,但細下思量卻很有觸動。從小到大,我們無數次地說過"我錯了",可說過"我錯了"之後卻不一定會改正,朱子注"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我們認為自己錯了卻不改,真正的原因何在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其一,我們並不真正的認為自己錯了,也就是說我們並未從心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多時候我們認錯只是有口無心,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是不會去改正的;其二,我們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出於畏難的心理我們並未有勇氣去改正,在現代社會中,很多時候個人的抉擇是受利益驅使的,當一個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選擇違背道義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對利益的追求而放棄正確的抉擇,或者有時候我們認為這種錯誤的結果或者危害是可以忍受的,而改正錯誤要花費的精力或許更多。在這幾種情況下,缺乏勇氣往往是最常見的,人們越來越普遍地認為利益比道義更加重要,這也許正是當代對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原因。比起法律,道義對人的約束在當下似乎顯得微不足道,我們缺乏了一種文化、一種道德約束,這當然是由於各方面原因綜合造成的,但是,對經典的閱讀匱乏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故,研習聖賢之書是我們現在應該做好的事情,不論我們學習的什麼專業,不論我們的年齡。

  一個"學"字貫穿《學而篇》始終,學為人之道,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是我們作為人首先應該做的,儘管在生命中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我們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但是現在我們有此機緣真正接觸到了國學經典聖賢之書,應當熟讀玩味涵養甚生氣質,透過歲月回望真正的純粹的人性,志於學而努力,雖然很難做到,但是我們應該朝着這個方向去努力。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二)

  論尊重規則與和諧文化的辯證關係

  王偉

  曾經有個別員工跟我提出:國家提倡建立和諧社會,企業也提出要打造和諧的企業文化,如果員工違反了制度,是不是說就可以不按制度考核呢?也就是講構建和諧文化和強調製度的執行剛性和嚴肅性;這兩方面是否矛盾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想借用孔子的一個弟子,---"有子"的一段有關"禮"和"和"之間辯證關係的論述來闡釋我的觀點。他說:"禮之用,和為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禮,這裡是指禮制,和,這裡是指仁愛、和諧。他這句話的前半句是強調禮制等級規則的運用,必須輔之以"和",必須有仁愛貫穿於規則管理的始終,沒有"仁愛"的管理,所有的規則規章就是冰冷的,無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各項規則,各項管理指標,全都冰冷執行,一定會有行不通的地方。

  話又說回來,不要制度,不要規則,不要管理指標,不要管理程序,是否就一定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呢?有子也是反對的。"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和諧很重要,一味誇大的追求和諧,不用制度規則予以約束,也是很危險而行不通的". 那麼,作為管理人員如何理解和運用規則與和諧的關係呢?

  我看過一篇《管理者的致命誘惑》文章,其中講到:"希望自己受員工的歡迎,這是人之常情;但對於管理者這卻是危險的,管理者必須是‘孤獨’的。""受人歡迎"是追求一種和諧的境界,對管理者來說,"不以禮節之"是很危險的,當管理指標不能達到但又必須完成這些指標時,管理者在這些平時是兄弟朋友的下屬面前則顯得躊躇不前,不能臨之以威。因此這樣的管理者在這種情況下,常常是束手無策,隨之懈怠鬆勁,降低管理標準,久而久之,企業則在一團和氣聲中走向衰敗。"和"固然重要,沒有"禮"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禮"是規則,規則需要有"度","和"是仁愛,仁愛也需要有"度","禮"的"度"用"和"去衡量,"和"的"度"用"禮"去限制。一個企業的管理,既要有"禮"的冰冷強硬,又要有"和"的慈善仁和;既要有"禮"的規則規範,又要有"和"的柔和;剛柔並舉,"禮""和"並用,

  執行規則的最高的境界是"罰而不怨",懲罰卻不使員工怨恨,運用仁愛最高的境界是"和而不流",和諧卻不同流合污。

您正在瀏覽: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
網友評論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