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論語》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論語》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孔子,中國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寶庫中的璀璨明珠。當我們吟詠他的話語之時,也許我們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一、孔子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缺乏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應該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老師耐心一點,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的目的。比如,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而應該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如果,當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衝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這些不是我們想要的。“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蘊含的是教師的愛心。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教師需要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教育科學知識。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 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就需要有一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一本活的教科書。

  孔子的學習“三月不知肉味”, “學而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孔子知識的獲得是“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一是謙虛,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二是實事求是,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 “過,則勿憚改”;三是樂觀,“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就是聖人的學習!他的學習精神是我們所不及的。

  作教師的,應該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二、孔子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孔子採用的教育方法,主要就是“因材施教”。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子路與冉有向孔子請教同一個問題,聽說了一件事,要不要馬上去做?孔子對子路說:“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對冉有卻說:“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公西華對此發生疑問,孔子解釋說:“冉有退縮,故鼓勵其進取;子路則勇於進取,故使之知有所退”這個故事就是比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說,孔子的學生之所以各有所長,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結果。

  再則是要有一個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孔子教育子路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要求自己和弟子們都服從於“仁”,他說:“當仁,不讓於師”。他還教育弟子要言行一致,為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對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全面地教育弟子。

  三、孔子的為師之道是快樂的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曰:“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教師的工作是一件繁瑣、勞心的工作,如何在一種清貧的生活世界中尋找快樂,在清貧中保持着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呢?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心裡開出一片樂土,追求自我的完美。

  在從事這項極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的同時,認識到生命的每一時刻都是教育的起點,教育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這將為你帶來極大的快樂。

  教學時把自己當作自由的研究主體,把激活課堂作為優化教學的切入口,不囿於既定的教學模式,把課堂教學建立在教與學雙向主體積極性基礎上的一種充滿樂趣的活動。

  師生通過合作和創造性勞動,就會獲得良好教學效果和產生的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師生從研究中國共產黨同獲得一種認識提高的快樂、道德向上的快樂、創造的快樂、發展的快樂。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裡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2010、8、3

您正在瀏覽: 《論語》讀後感
網友評論
《論語》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