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初讀《孫子兵法》后感

初讀《孫子兵法》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初讀《孫子兵法》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班主任兵法

  最是書香能致遠

  ——初讀《孫子兵法》后感

  鄭禮瑞

  由於個人的經歷和能力有限,不能夠理解戰爭相關的知識,但是閱讀後我也是有些感受。書內講的是指揮作戰,我只能理解到一點個人的生活感受。

  第一篇——始計篇中的"兵者,詭道也"這個大部分人都知道了,繼續讀本篇後面的內容,我覺得用在個人身上就是要會一點"藏己".這個"藏"並不是為了欺騙他人,而是為了自己更好的發展。人生也是一種另類的戰場,有強有弱,有智有愚,有曲有直,差距和變化是不可預知的,這些與戰爭是相似的。

  戰爭中的"詭"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實力以方便己方能夠更好地觀察對方,從而把握時機,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而戰爭中制勝的三個名詞"觀察"、"時機"和"主動權"在個人的成長和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孫子的"知",我理解為要知道相關的知識,又要有觀察和分析的能力。有了相關的知識,可以方便了解自己,也可以了解對方,而有觀察和分析的能力可以將自己的知識發揮到很高的地步。不過,觀察只是一個輔助的手段,畢竟有些動作和語言還是有迷惑性的,因此,孫子也寫了離間篇,強調了想真正地了解對方,不能只是觀察,還應該要從對方身邊的人來了解,而且是越親近的人就更好掌握正確的情況。

  重點的還是分析的能力,"智者之慮,比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智者考慮問題都是從多方面考慮的,我們普通人在分析問題時,應該不能只從有利於我方或者不利於我方的一方面來考慮,應該也要儘可能多的角度吧?

  掌握對方的信息主要還是為了掌握主動權。戰爭中主動權重要,在生活中也重要。在你想了解對方而收集信息時,對方可能也會做同樣的事。而處理事情的方法也是比較少的,就看這麼用了,就像孫子說的"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也?"這些其實我們學生應該是很有感觸的,因為學校中每個科目的考試題的解題的方法就是那幾種,大部分人都可以掌握,但是老師更加的精通,就能夠將多個方法組合到一起,學生們沒有掌握很好或是思維不快就不能解出來,所以老師就掌握了考試的主動權了,我們學生就相對而言比較被動,但是我們學生中也是不缺"大將"的。也就說明,需要"知己"從而可以多組合自己的行為習慣,讓人摸不透這更方便"藏己"也可以在一些事上掌握主動權。

  在戰爭中,即使掌握了主動權,也不一定能夠取得勝利的。孫子也說了"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我方"不可勝"的條件都達到了,這時就是需要等待對方給我方"可勝"的機會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需要把握機會,孫子就要求我們要會控制自己,"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不要在自己是過激的情況下行動,那就是給對方機會,只有自己是在清醒的狀態才可以保持自己的優勢並能夠在機會到來時準確的把握住。

  在個人的成長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好自己的自身內在價值,這是自身在生活中能夠控制的"不可勝"的重要條件。在此基礎上,能夠有敏銳的眼光,多方面思考,冷靜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很好的調節。即使不能冷靜分析,也要遵循不在情緒激動時做決定原則。

您正在瀏覽: 初讀《孫子兵法》后感
網友評論
初讀《孫子兵法》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