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天黑以後讀後感

天黑以後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天黑以後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篇一:天黑以後讀後感

  天黑以後,在夜色中相遇,在黑暗中揭露,在朦朧中相識,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夜晚,似乎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有掙扎,有迷茫,有血腥,有重逢,更重要的是,在黑暗中找到了姐妹情意的再生。

  天黑以後,向我們揭露了人性的善與惡。一個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竟將一個女孩痛打一頓,還剝奪其所有。事後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可見,人的本性是惡的,只是日常中的自己受到倫理道德的束縛,壓制着內心中的某個黑暗的一面。就像上了一把鎖似的,緊緊的鎖上。一旦被打開,猶如一個無底洞將你深深的捲入其中,所有的惡一觸即發。

  人人於千萬中是普普通通的,但內心的惡是不同的,瘋狂的程度也是超出想象的。在人的身體中,內心裡,惡是隱性的,善是顯性的。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驚異於一個看似老實穩重普通的人會做出那麼驚人的事。夜色朦朧,目光難以觸摸到真實。天黑以後,惡念蘇醒,靜靜的都市中有潛伏,有逃避,悄悄地發生着血腥而殘暴的不為人知的行為。

  本是親姐妹,由於某些原因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分道揚鑣,再濃的感情也會因為交往的空白,沖淡本來應有的含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優點,生活方式,生活在彼此互相羨慕的生活中而不為所知。艾麗天生麗質,有着瑪麗不能及的容貌,生活中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但是在內心的歷程中卻受着不為人知的痛苦,發出無言的呻吟,留着看不見的血,踽踽獨行。而瑪麗卻我行我素,生活在自己的獨立的生活中,似乎在茫然中尋找着什麼。

  正是夜晚的偶然邂逅,正是在黑色的背景下,人們的感情防禦不再像白天那麼強烈,放下掩藏,試着去向陌生的人抒發,彼此間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認識,又揭開了一直掩藏在黑暗中的事情和情感。艾麗一直在黑暗中掙扎,苦苦地尋索,而瑪麗也步步走進自己的姐姐,感情間瀰漫的黑雲也在漸漸地彌散開。

  每個人的人生每天都經歷着白天和黑夜,白天的自己是陽光閃閃,意氣風發的。黑夜中的自己也是不為人知的,遭受着不為人知的失落,孤獨和迷茫。當我們在黑夜之中仰望陽光中的他人時,殊不知,那人也在時不時地仰望着自己。每個人有着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想法,夢想和追求,但是我的或缺或許就是你的多餘。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陽光普照,新的一天一如往常地繼續着。白天之光豈知夜色之深。

  篇二:天黑以後讀後感

  最近看了村上春樹的《天黑以後》,這是繼《挪威森林》之後看得村上的第二部作品。所以對於這位日本作家我還是沒有很熟悉,以至於對這本書的理解度也沒有很深。

  《天黑以後》,村上春樹用最擅長的平行線結構,以即將去北京留學的女孩瑪麗救助一名被日本白川惡客凌辱的中國北京女孩冬莉這一情節展開故事。深夜11時52分開始發生在一座現代化大都市裡的惡——因受害一方不敢報警而可能永遠消失在異國夜幕下的惡,掩蓋在衣冠楚楚下的普通人的惡。 文中 “再快跑快逃,也不可能徹底甩脫,因為自己的影子是甩不掉的。”白川作為“庸常的日本人普遍的惡”之代表,對中國女孩的性侵犯、傷害與搶掠,這裡顯然隱喻了昔日日本對中國的侵略。白川在犯下了“最差勁的惡行”之後居然可以轉眼間就忘記這件事,即使證據就放在眼前,他只也視為“無正當含義的”、“不遠過去的寒傖的遺迹”,“本來不該入侵他生活的勞什子”。但他卻又費盡心思要把那些證據當作“垃圾”遠遠地給銷毀處理掉。從這樣的描寫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正式歷史,承認錯誤的日本作家! 中國男子不依不饒又陰鷙地對白川做復仇警告:“也許你以為幹得巧妙,可你逃不掉,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掉。”這個黑幫老大的角色似乎就代表了中國的憤青們。愛麗的姐姐終於在睡夢中擺脫了地底的拉力,回到自己現實的房間中,這樣的情節也透漏出村上春樹反對日政府對普通百姓的精神控制。男主角高橋接黑幫老大的電話時不斷強調的“弄錯了”,反映出新一代的日本年輕人對歷史的無知和想要置身事外的態度。但是,從愛麗即將去到北京留學,而高橋也和愛麗一樣在接近中國,願意去了解中國。這樣的情節描寫處處都凸顯出了春樹的正義感。讀這本書,我首先是非常欣賞作為一個日本人,村上春樹不護短,用以含蓄之中帶有犀利的文字揭露當年日本侵華的醜行。其次,我想到的是如果當今社會多一些像村上春樹一樣的作家,敢於面對現實,站在正義的角度說話,和平還會遠嗎?

  村上的作品需要的是人的深度思考,對於這本書我始終還是沒有到理解透徹的程度。

  篇三:天黑以後讀後感

  用了一個下午加一個晚上讀完了村上的新着《天黑以後》。書的封面黑得很有感覺,純且深,中間有一抹煙霧似的青。書封的右邊沿隱約可見一列代表時間的數字。那時候,村上還在探討靈魂里與生俱來至死不渝的孤獨。

  但《天黑以後》是另一碼事,雖然仍繞不開孤獨的母題,但已經觸類旁通到其他領域去了。在這部小說里,愛與惡是一對反義詞。缺少愛的感受,惡便機械性的反覆發作起來,或是虐待,或是自虐,如白川和愛麗。他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把自己隱藏得如此之深,以至於他們身邊的人都無法洞察那一副面具后的真相。相比之下,瑪麗卻一再試圖逃避被面具化的命運。她從小認為自己不如姐姐長得出眾,便在其他方面努力充實自己,所以反而活得踏實和明確。她的善良不是供人瞻仰的慈眉善目式的和氣,而是一種願意與人心靈合拍的習性,不管是面對受傷的中國女孩還是隱姓埋名的蟋蟀,甚至對高橋的遭遇都表現出了可以理解的真誠。在大部分篇幅中,瑪麗都是被塑造為一個比較中性的形象,只有當最後睡在姐姐身邊時才流露出女性溫柔多情的天性。當然,那是個無法避免柔情的場面,也正因為這樣,瑪麗才變得更加容易親近,真實得就像偶爾會在咖啡館碰上的那一類獨自默默閱讀的女孩。除此之外,高橋和薰也是我喜歡的角色。一個是有想法不輕佻的瘦削男生,一個是大大咧咧坦率善良的高個子女人,都是可以放鬆交談的那種人。村上小說里每一場交談的氣氛都令我着迷。我常常覺得,如果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交流應該以“村上模式”作為典範的話,那麼我們平日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可以閉嘴了。

您正在瀏覽: 天黑以後讀後感
網友評論
天黑以後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