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菊英的出嫁》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菊英的出嫁》有感
玖璇
讀《菊英的出嫁》這本書的時候,對於這篇小說最開始的印象是批判過去農村中封建愚昧的落後的風俗,但是在仔細的讀過兩遍之後,我發現這篇小說不像其他的鄉土小說一樣具有一定的時空局限性,它想要探討的問題即使換算到今天也依然適用,那就是感情是維繫一個人生存的關鍵。
在探討《菊英的出嫁》這本書之前,我想先來談一談鄉土小說。在我看來,要想讀好這本小說,首先要明確鄉土小說的本質,鄉土小說不單隻是為了批判而寫,它的首要出發點在於作家對故鄉的愛,因為愛的深沉,所以才更加不能忍受故鄉人的一些劣根性。在讀的時候,我們既要看到作者故鄉鬱悶落後的一面,也要看到農村人民勤勞、淳樸的一面。
在分析這本小說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分析主人公——菊英娘的形象。在一個人物質資源充足的情況下,她為什麼要省吃儉用讓自己過的困窘不堪呢?通常情況下,一個人難道不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才不斷努力的嗎?我想,這時候的菊英娘就已經脫離了追求物質層面上的需求,而是上升到了追求精神層面上的滿足,然而菊英娘受到過去鄉村崇神愚昧思想的影響,使得他的追求註定只能是她心中的幻想,猶如那鏡中花、水中月,看着很美,卻沒什麼用處。
菊英娘這個形象最大的悲哀之處就在於她為孩子做的事情,在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來看都不能說是有錯,最終卻釀造了一個悲劇的結局,菊英越是乖巧,菊英娘的心中就越是悔恨。在丈夫遠在千里之外,唯有與女兒相依為命的菊英娘來說,女兒就是她生存的信念,就是她生活的中心,一旦失去了女兒且周邊又沒有可以轉移感情的人事物的話,就會通過懷念來不斷加深這種悔恨的情緒,從而逐漸的轉化為一種執念,成為人生的目標。
由此可見,人並不是能夠離群索居的生物,一個人的正常生存需要與他人進行情感的交流,需要互相關愛,或許還要讓自己或別人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只有這樣,才不會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方向。
相關範文
- ·中華德育故事《敬女代嫁》觀后感
- ·電視劇《菊子》觀后感
- ·《菊與刀》讀書筆記
- ·《菊與刀》讀後感:矛盾的日本人
- ·出嫁,女兒的淚
- ·小丫頭也出嫁了
- ·出嫁之前,陪我去一趟江南吧?
- ·寫在出嫁當日
- ·女兒出嫁的這一天
- ·寫在女兒出嫁前
- ·我帶着委屈出嫁
- ·終於要出嫁的女兒
- ·岳母出嫁
- ·出嫁
- ·出嫁
- ·我是一個沒出嫁的姑娘
- ·出嫁的山迎親的海
- ·讀《教出樂觀的孩子有感》有感
- ·讀《三國演義有感》有感500字
- ·被hr稱讚的的出色簡歷該這樣寫
- ·兩個利益至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演
- ·煙草“兩個維護”演講稿—“兩個利益至
- ·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出發
- ·如何用最省錢的方式得到最好的出國文書
- ·《人類的出路》讀後感
- ·強化全局意識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
- ·“兩個維護”演講稿—“兩個利益至上”
- ·奇怪的出租廣告
- ·要不是你的出現,我一定還在沉睡
- ·你的出現
- ·閑扯一下歐洲杯小組賽各組的出線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