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戰爭論讀後感

戰爭論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戰爭論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篇一:戰爭論讀後感

  戰爭的目的是使敵人服從我們的意志。為打到這個目的,必然要使敵人無力反抗。而使敵人無力反抗就必須要消滅敵人的軍事力量。這裡的軍事力量應該包括軍隊和敵人的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因為戰爭是人與人之間的鬥爭,所以其必須在感情的範圍之內。因此戰爭的精神力量不應該忽視也不能忽視,特別是在一些關係生死的殊死的鬥爭中。使敵人無力反抗一定要摧垮其國家和人發的抵抗意志,在理論上至少是這樣的,其表面的特徵可以是簽訂和約,要求苟合。這些特徵至少說明敵人目前承認 了失敗,以後怎麼樣那是以後的事了。

  在概念上分析,使敵人無力反抗會使鬥爭趨向於極端,然而在現實中必須也完全有必要對其修正。因為人是有感情的,不會為純粹的邏輯而獲得力量。戰爭是充滿偶然性的,這也是因為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在戰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們在戰爭尤其是在激烈的戰爭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任何的疏忽都會導致戰爭進程的變化(相對於戰爭發生前的預測的)。這也是偶然性。

  在任何時候不能忘掉,戰爭是政治以另外的一種手段的延續。因此政治目的始終存在於戰爭的始末。也許戰爭過程的進程對原來的政治目的有影響,甚至較大的影響。但是我們通常認為這種影響一般不會根本影響原來的政治目的或是影響的限度極為有限。需要說明的是,在兩方敵對感情和意圖不強或是力量相對稱時,政治目的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全左右戰爭的進程。即使在一般條件下,政治目的也會極大的影響戰爭的進程,或是嚴格控制其規模,或是無忌的放大其規模(即使沒有什麼真正的敵對意圖和目的)。通常情況下是嚴格控制其規模。

  篇二:戰爭論讀後感

  《戰爭論》,19世紀軍事理論頂峰的偉大之作,可與《孫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經典軍事着述。《戰爭論》是軍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覺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方法系統地總結戰爭經驗的着作,具有重要的軍事學術價值。這部着作不僅奠定了近代西方資產階級軍事學的基礎,而且也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科學重要理論的來源之一。

  克勞塞維茨是普魯士軍事理論家,西方近代軍事理論奠基者。他先後研究了1566——1815年間所發生的130多個戰例,總結了自己所經歷的幾次戰爭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寫出了一部體系龐大、內容豐富的軍事理論着作--《戰爭論》。

  非軍事界的人可能沒有系統地讀過《戰爭論》,但相信大多數人對"軍事是政治關係的延續"這一名言都耳熟能詳,這一名言即出自《戰爭論》。《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對戰爭的觀察、研究、分析的結晶。它既是一部軍事理論着作,又是一部哲學着作,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對近代西方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作者克勞塞維茨,普魯士將軍,被稱為研究戰爭而真正摸索到其主題之根本的第一人。也是採取一種對軍事史的任何階段都能適用之理論的第一人。他很早就參加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後進柏林陸軍大學就讀。做過拿破崙軍隊的戰俘,一年後又投入各種戰鬥。1818年升任少將並擔任母校校長。1830年離開軍校接任炮兵訓練總監。這部軍事哲學書,是他把自己歷史研究的成果和戰爭經驗融合成一個完整的觀念。在他突然去世后,被其遺孀在一個密封的包裹里發現。克拉塞維茨曾一再強調,他的原則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導。——“教育未來戰爭領袖的心靈,又或在其自我教育中提供指導,卻不陪伴他走上戰場”。合理的理論並不能代替富有創造性的實踐。這是克勞塞維茨的一貫堅持!經過了一戰、二戰的炮火,儘管有作者所處時機避免不了的局限,這部書依然被世界上大多數軍事院校列為經典,為世界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熟讀。克勞塞維茨被認為真正觸到了戰爭的本質,他本來就不是為了預測未來。這部書是哲學,而不是操典。——“凡事研究戰爭的人,不管是軍人還是文人,都應該有所了解”。

  篇三:戰爭論讀後感

  何謂戰爭,《戰爭論》作者克勞維茨對戰爭的理解是“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即暴力)的繼續。”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但不可否認反恐戰爭、局部戰爭等各種戰爭危險仍然充斥着這個世界。研究戰爭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和平鴿能展翅在天空;研究戰爭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制止罪惡槍聲的響起。

  《戰爭論》是資產階級軍事理論的着作,在軍事思想上反映了資產階級初期的進步傾向和革新精神,對戰爭本質等問題提出了一些正確的見解,對軍事思想的發展曾起過很大的促進作用。這一着作至今仍為資本主義國家軍事界所推崇。閱讀此書能讓我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通過批判的選讀這本書後,讓我對“國家使命”四個字有更深的理解。

  今年是我軍建軍八十三周年。在這風風雨雨的八十三年裡,我們歷盡磨難,飽經戰火的洗禮。南昌城頭的一聲槍響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而後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蘇珍寶島邊境衝突、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乃至中美的數次軍事交鋒無不堅持自主、自強、自衛的基本原則,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可動搖。

  所謂自強,就是緊緊抓住新時期軍事變革的難得機遇,儘快實現中國國防與軍隊建設質的飛躍。引述《戰爭論》中的一段話,“面對重大的歷史變革,唯有跟上歷史發展的潮流,才能擁有自主決定權。”中國的主權與安全,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不能寄希望於任何人恩賜和施捨。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政治家一再發表所謂“中國軍事威脅論,”實際上就是“威脅中國論。”就是威脅中國不可壯大軍力國力,扼殺中國這頭雄獅於睡夢中。應對這些心懷叵測的人,唯有自強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經。加快發展中國軍事力量,當中國的國防力量與別國對等,才能擁有同等的地位和話語權,“中國軍事威脅論”也就不攻自破。但我們在自強的道路上不能迷失方向,不能以“超英趕美”或“取代美國,爭霸世界”為目標。中美軍事戰略有本質的區別,前者是國土防禦戰略,後者是全球進攻戰略。如果我們參照美國的軍事戰略,不僅走偏了方向,更是貶低了自己。

  所謂自衛,就是科技強軍加快建設的步伐。我們不能任人欺侮,必修有能力讓任何威脅我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侵略者付出應有而又慘重的代價,並且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但我們的自衛必須有嚴格限定,不能像《戰爭論》中所述暴力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途徑,我們堅持不能“打第一槍”更不能去挑釁別人。和平解決爭端才是首選的方式。

  當我合上這本書,不禁長吁一口氣。我們 90 后該如何肩負使命,我們該如何挺起中國人的脊樑。引用南京軍區司令員朱文泉上將的一句話“國防不是軍防,一個民族、政黨、國家,每一個人,如果不愛國,不重視國防,民族也好,國家也好,就會任人宰割,在世界民族之林永遠站不起來。”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是一個對國家負責任的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逐漸挑起國家這個重擔。只有我們熱愛國家,重視國防才能對身後數萬萬的同胞負責,才能對中華民族負責,才能讓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世界之林。

您正在瀏覽: 戰爭論讀後感
網友評論
戰爭論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