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兔之眼》讀後感

《兔之眼》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兔之眼》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兔之眼》讀後感

  看了這本書真的感受到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每個人都像上了發條似的,馬不停蹄地往前走,只顧着趕路,卻無暇抬頭看看周圍的風景。面對孩子,無法心平氣和地面對問題,給孩子多一點等待的時間,讓孩子自己慢慢地成長。

  這本書沒有教條式的敘述教育的理念,我們該如何去對待學生,而是從很典型的實例中向我們娓娓道來:愛養蒼蠅、沉默不語、攻擊性強,《兔之眼》里的鐵三是一個令人頭疼的男孩。一開始,他像一個“怪異”的孩子呈現在我們面前。如果沒有一份超級耐心、一份超級愛心,再加上因材施教,這樣的孩子最終會被置於危險的邊緣地帶。不只鐵三,愛養鴿子的德治、一開心就到處亂跑的美奈子……,他們最後都有不錯的改變——這本由灰谷健次郎寫於1974年的日本長篇小說,仍然可以告訴現在的我們如何對待非正常孩子,或者孩子的非正常行為。

  蒼蠅是小說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事物,它導出了核心故事:小谷老師想的是如何讓鐵三停止養蒼蠅,但鐵三極力保護,推倒了老師。“蒼蠅”既是小谷和鐵三的死結,也是兩人彆扭關係的突破口。幾次遇阻之後,小谷老師從足立老師那裡得到啟發——越是這些孩子身上的寶藏越多,她開始研究蒼蠅,並以此和鐵三交流。這個怪男孩終於說出了第一句話:“就是這個”。問題迎刃而解,小谷老師的愛和耐心打開了孩子的心扉,此後她教鐵三畫蒼蠅,貼蒼蠅的標籤,讓他學會了畫畫、寫字。鐵三加緊對蒼蠅的研究,對它們的家族了如指掌,還解決了肉食加工廠的蒼蠅問題,成了一名“蒼蠅博士”。

  鐵三甚至可以快樂地欣賞“蒼蠅之舞”,他為何如此鍾情這種蟲子?自幼失去爸爸媽媽,由爺爺代為撫養,狗和蒼蠅是他最好的玩伴。從鐵三生活在垃圾站的生活環境來看,這一點並不奇怪。書里說:“蒼蠅並不曾威脅他人,其食物也只不過是所謂的社會廢棄物。雖然這並不值得稱頌,但它沒有殘忍的習性,過的是謹小慎微的,猶如平民般的生活。”到這裡,蒼蠅成了一種象徵——它與鐵三的境遇何其相似。在看似不潔的表現之下,蒼蠅的世界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豐富得多。

  合上書本,我不禁感慨:如果我的孩子有這麼一位如姐姐似媽媽的知心老師,引導他幫助他和他一起度過這六年兒童時期,那是何等的幸福啊!而自己在教育學生時總會缺乏耐心,埋怨家長的不配合、缺失家庭教育,不注意方式方法。比起小谷老師和足立老師我們所做的還很不夠,或者說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我們的學生可以更幸福快樂。

  閱讀此書是一次心靈的凈化,希望每一位老師、家長和孩子們都能讀一讀此書,從而懂得如何關愛別人,教孩子學會做人的道理,感受幸福!

您正在瀏覽: 《兔之眼》讀後感
網友評論
《兔之眼》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