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標籤: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春晚觀后感 活着

  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篇一: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接觸到《活着》這本書,可以說從路遙《人生》開始,有一本書對馬雲的影響很大,就在網上搜索了一下,一個鏈接進去以後,看到了《人生》這本書,跟美國著名的facebook營銷模式一樣,網絡營銷人員慣用的營銷手段在這個網站上也展現出來:"看過這本書的讀者還瀏覽過一下書籍余華《活着》",看到這本書以後被它下面的評語給打動:現代社會充滿了浮躁,特別是80后的年輕人,浮躁,急功近利。《活着》主人翁富貴的一生,或許能給我們帶來平靜,讓我們安靜下來,思考我們的人生,人活着,就有希望。

  這一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浮躁,在我身上也有很明顯,我有時候也在想想,怎樣讓自己平靜下來,但是身旁的環境,似乎總是讓人很難平靜,一會說這個發財了,一會那個說要買車了,一會聽說某某又買房了。生活中似乎都離不開這些東西。女孩子也似乎對這些東西越來越感興趣。所以天天總是想着怎麼買車,怎麼買房。但是,欲速則不達,人如果想前進,就必須先讓自己安靜下來,因為安靜才能思考,才能進步。

  話題又回到《活着》這本書上面來,主人翁富貴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人生中的苦難都歷盡,經歷從富貴子弟到貧困的農民的大喜大落,最後身旁的親人,一個個的離他而去,富貴依然能堅強的活着,富貴的人生軌跡可以做以下概述:富貴子弟,整天吃喝嫖賭——賭博把家產全部輸光——全家人搬到茅草房居住——父親意外死去——妻子被老丈人拉回城裡,剩下他跟母親與女兒——妻子回來後生了個兒子有慶——富貴被國民黨拉去當兵——與家人分開幾年,戰場上活了下來——女兒因為沒錢治病而變成聾啞——兒子因為為縣長獻血,被醫院護士把血抽干而死亡——妻子重病不起——女兒嫁人後,因為引產,保留住了兒子——女兒也離他而去——最後妻子也因為生病離他而去——女婿打工事故死亡——剩下他的兒子跟富貴生活——最後因為急着吃幾個豆子而死亡——剩下了富貴一個人。

  富貴最後說了一句話:他們都走了,都是我親手埋的,到時候我走的時候,就沒什麼好牽過的了。

  《活着》是一部充滿血淚的小說。通過一位中國農民的苦難生活講訴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訴了眼淚的豐富與寬廣;講訴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訴了人是為了活着而活着……

  篇二: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今天剛剛讀完余華的書《活着》,可以說《活着》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動、激動和悲傷,而是震撼和感嘆。感嘆主人公富貴的命運的坎坷,震撼人的生存能力,當生活一次次苦難要打垮富貴時,他又頑強地站了起來,好好地活着。

  作者以第一人稱的形式開始,讓"我"遇到了一位開朗樂觀的老人富貴,富貴給"我"講了他的故事。雖然之前我已經知道《活着》是個悲劇,但看到富貴在喊他的牛"富貴"幹活時,為了讓牛不偷懶,他還故意喊着其他牛的名字,來激勵他的牛。我不免還覺得《活着》還有些好笑。看到後面才發現富貴喊另外牛的名字,都是他死去的親人的名字。

  富貴的回憶最初他和父親是兩個敗家子,父親敗掉了100多畝地,而到他這又賭掉了剩下的100多畝地。讀到這裡,我甚至覺得這麼一個地主家的大少爺,一點不值得可憐,這也不算什麼悲劇,尤其是他打自己懷孕的妻子時,我感到憤慨。可隨着往下看,父親被富貴氣死了,母親生病富貴去城裡找醫生,結果被抓去當了國民黨,九死一生回到家。母親死了,女兒啞了,我就有些同情富貴了。當霸佔富貴家產的龍二被槍斃時,我有感嘆世事的變化無常,富貴這個地主少爺因為把家產敗光了,反倒撿了一條命,還以為富貴的命也不錯嗎,儘管日子很苦很艱難,但一家相互攙扶和關心,我甚至覺得他們比家裡有錢時更幸福。可當富貴家中唯一健康能幹的兒子有慶,為給縣長的夫人輸血而死,富貴背著兒子瞞着病重的妻子埋了,而沒瞞幾天,妻子也知道,我無法再看下去了。穩定了好長時間才讓自己止住眼淚。可再往下看,還有更悲哀的事情,多病的妻子去世,聾啞的女兒鳳霞有一個疼愛她的丈夫,卻在生孩子時死掉了,女婿二喜又被砸死了,相依為命的外孫因為吃豆子又撐死了。這人間的一幕幕悲劇怎麼全發生在富貴的身上,而老年的他卻如此的樂觀。

  我覺得用什麼語言來形容這個故事,都蒼白無力似的,而作者用《活着》這兩個字,再恰當不過了,是啊,富貴他還活着,苦難也沒有把他擊垮,這就夠了。現在人們活在這個時代,生活是富裕了,不會像富貴他們天天為吃不飽、穿不暖而發愁,可精神生活卻感到空虛和失落了,有些人沒了生活的目標,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了?富貴告訴我們,活着就有意義,活着就是最美好的事。

  真希望現在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珍惜自己的生命,活着就是財富,活着就是意義,活着就是幸福!不要總是糾結在"我為什麼而活"、"我為誰而活"的問題上,記住活着就好,沒有什麼理由讓你放棄活着。好好活着吧!

  篇三: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看完了余華的《活着》。我字字不漏,把書里的每一個感情都儘可能的看清楚。而我,始終不夠深沉,只能通過眼淚來宣洩我的共鳴,以及對命運的感慨。

  看到最後,我深深佩服於福貴對待生命的態度。沒有看過過程,就不會懂他經歷了什麼。

  在書的中間部分,我為每一個淳樸、善良生命不應該地離去傷心抽噎。有慶熱情地獻血,卻被無情地抽死;苦命的鳳霞,剛在為她終得嫁一真心之人欣慰、舒心之時,卻又不情願地看着她為新生兒的降臨而逝去;最善良的家珍,永遠都懷着那最柔軟的心,為家人無私地付出,最後,實是被累得死去;中途成為徐家女婿的二喜,一個偏頭男人,同是苦命的人,同樣也逃不出命運的安排;還有最讓人憐愛的苦根,他的死,最是讓人痛心的難以接受……

  每一個人都是那麼鮮活地存在過,他們就想簡單地活着,他們其實早參透了人生最基本而又最深刻的哲理。他們勤勞能幹,為了活下去堅強地支撐着。即使貧窮,即使病痛,他們也從未有過放棄生命的念頭。

  看過《活着》,就等於經歷了好幾場人生的急劇悲痛。每一場,都是常人難以忍受的。親身跨越痛苦,無疑是艱難的。但是,跨越了,也就解脫了。而最虐人的,其實是那一直駐足在旁的作為旁觀者的痛苦。是的,我說的就是福生。我甚至無法想象他最後怎麼還能和他那命名為"福生"的老牛談起有慶、二喜、家珍、鳳霞以及苦根。他的"玩笑",在我看來,無疑是一次又一次地揭開那足以讓人血流不止的瘡疤。可是,他確實這麼做了,並且笑聲實為爽朗。以往的苦痛與現在簡單的豁朗對比,再看看每一個真實卻又已去的人,或許,這就是《活着》的寓意所在吧。

  回到我的現實,分明覺得我確實離他們好遠,可是,那些人物着實給予了我前所未有的共鳴。當我看到鳳霞被送走時,看到福生背着有慶的屍體在夜裡泣不成聲時,看到二喜死前發出所有氣力呼喊自己兒子名字時,看到苦根因為平時難得吃豆子而撐死時……其實還有許多我說不完的情景讓我哭到沙啞。彷彿我就在書中,我就是福生,我就目睹着這一切悲劇的發生。福生哭過的地方,我哭了;他沒有流淚的地方,我也哽咽了。我沒有他那麼堅強,但是,我是那麼真切的體會到他的悲傷。

  這本書的主題,不是要我們體味人間悲苦,而是從作者的字裡行間看到"活着".無論如何,活着便就成就了一切。活着,着實需要勇氣和毅力,需要懂得順其自然,繼續下去。人生,不是一場童話,它現實地讓我們經歷種種的喜怒哀樂,甚至於只有悲憤和哀怒。但是,只要活着。活着,我們就應如期地睜開眼去迎接朝陽;活着,我們就應順應地呼吸空氣中的每一方氧氣。只要活着,就不要放棄自己。

  篇四: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余華作品《活着》1998年出版,書中作者去民間搜集故事,無聊的下午碰到了老人福貴和他的牛,通過福貴的回憶來敘述的,這本書是以國民黨統治後期、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大鍊鋼鐵時期、自然災害時期為社會背景,講述着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農民的生活和命運。主人公福貴的一生異常凄慘,從一個紈絝無知的地主少爺轉變到一個歷盡滄桑與牛為伴的孤獨老人。作者余華的寫作方式雖然平淡敘述,沒有過多煽情,不像《平凡的世界》感情細膩,但是內容緊湊,情節通暢,發人深省。就像之前評述的一樣,余華習慣在冰冷中敘述殘酷,他像一個熟練的外科醫生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從虛假仁道中剝離出來一樣,《活着》用一種很平靜,甚至很緩慢的方式,將人們在閱讀可能存在的一個又一個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幻想逐個打碎。

  福貴生於一個地主家,年少時的福貴和他爹是遠近聞名的闊老爺、闊少爺,家中爹娘猶在,又有賢妻幼女。但福貴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沉迷嫖娼,嗜賭如命,顯然一個無可救藥的敗家子,終於在一次賭博中,被龍二算計,一夜之間輸掉全部家產,變成一個一貧如洗的農民。福貴的人生悲劇也就從此開始了。不久,福貴爹從糞缸上摔下來死了,對於福貴爹,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徐家祖宗養了一隻小雞,雞養大后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了羊,羊養大后變成了牛。"徐家出了兩個敗家子,一個是福貴,一個是福貴爹,都把順序反過來了。人之初性本善,福貴雖有惡習,但其實本性並不壞,家當敗光后,才懂得日子的艱難。福貴在去城裡給娘買葯的時候,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在戰場上,遇到了春生和老全,九死一生,活了下來,後來被共產黨俘獲,被放回了家。回到家后,娘已經去世,家珍帶着女兒鳳霞和兒子有慶,鳳霞在一次高燒后變成了聾子啞巴,無形中覺得很是可惜,鳳霞那麼懂事可愛。家裡的生活仍是艱難,但能活着回到家總歸是看到了希望。小說讀到這時,平平淡淡,感情沒有太大波動,可前面的生活細節已經潛移默化的留在記憶中了,當福貴為了讓有慶上學要把鳳霞送人的時候,開始跟着福貴一起害怕揪心,不可以,再苦再難也不能既能幹又懂事的鳳霞送人,鳳霞已經夠可憐了,外人再好也比不上家裡人,何況有慶一天到晚念叨姐姐。想起父母常提起的那個吃人啃樹皮的年代,把小孩送人是多麼普通的一件事,生活在現在這個電子科技迅速發展的小康社會,感覺自己尤其幸福。最終福貴還是不忍心,把鳳霞背回去決心不再送人,本以為希望在後面,好生活在後面,可命運總喜歡捉弄人,在你喘息一段時間后,給你當頭一擊。有慶死的太過突然,縣長夫人難產大出血卻把獻血的有慶活活抽死了,這樣的結局,讓人感情爆發,憤憤不平,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生存的力量那麼微弱,有誰起來反抗,又要反抗誰,貧窮折磨的你了無希望,除了背着沉重的包袱,馱着背低着頭向前走,你做不了什麼,也想不了什麼,知識的匱乏,思想的封閉,渺茫的希望。無可奈何之下,不禁感慨生命何其脆弱,何其卑賤,輕的像螞蟻一樣。當拎着鞋子在雪地上跑,把羊當親人一樣疼惜的有慶,還栩栩如生的在大腦里存在時,睜眼卻看到他瘦弱冰冷的身體躺在了一個連棺材都沒有的土坑裡,那種反差幾乎沒有給大腦足夠的反應時間,便已催人淚下了。在那個年代,躺在塵土裡,比站在空氣中要幸福的多,痛苦的人總是活着的。下一個是鳳霞,同一家醫院,同一張床,福貴的一雙兒女,一個是為產婦輸血而死,一個是難產失血過多而死。得了軟骨病,躺在病榻上的家珍,一直拖着病怏怏的身體熬了許多年,終究還是走了。

  活着,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既看不到黑暗,也看不到希望,像漂泊在汪洋中的一條船,生存下去是那麼難,作者把生命的意義詮釋的是那麼露骨徹底,生活就是那麼簡單,生下來,活下去。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一顆不安分的心,看到這樣的生活,頓覺得活着是多麼幸福,生活無憂的現在,卻也需擔心飛來橫禍,命喪黃泉,活着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該走下去,至少我們還有希望,還有夢想,還有未來。

  家珍走後,留下福貴、二喜和苦根,魂不守舍的二喜被水泥板夾死了,生病的苦根吃豆子撐死了,最後留下福貴孤零零一人。福貴與老牛福貴相依為伴,搖搖晃晃走向餘生。

  不管你追求什麼,財富也好,名譽也罷,地位也無妨,但是作為一個活着的人,始終需要清除地明白一件事,不管你的一生多麼凄慘多麼輝煌,結局都是一樣:死亡!在這個世上走一遭,你可以樹立理想目標,爭分奪秒,不枉此生,但凡事切忌斤斤計較,勿要鑽牛角尖,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活着,有什麼可看不開想不透的呢。短暫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看你怎麼為自己的活着下個定義!

  篇五: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這篇讀後感是我兩年前寫的,而《活着》這本書是四年以前看的。記得當時先是看了張藝謀拍的《活着》這部電影,眼淚也從頭流到尾。後來又看了余華寫的《活着》這本書,心一直是在抽涕中收縮。不經意又看到了兩年前我寫的這篇讀後感,覺得有發布在網絡日誌上的需要了。每次接觸《活着》都會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活着》作為一部電影,張藝謀是成功的:《活着》作為一部小說,余華是成功的!

  兩年以前讀了余華的小說《活着》,不知怎的,今天才寫下了讀這部小說的讀後感!可能是因為小說的感人,也可能是因為自從讀了《活着》以來,到今天它才讓我從小說中醒過來,從讀了小說以後的窒息中緩過來,讓我直到今天才能平靜的,一如以前沒有看過這部小說一樣平靜的去呼吸!

  《活着》是一部無法用言語去表達,用語句去記錄讀後感的感人小說!該小說講述了一位名叫福貴的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和命運!小說是樸實的,感人的!它給我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記得當時讀這部小說時是在深夜,我曾用一個通宵的時間讀完了它!深夜讀書總是很好,旁人都在熟睡之中,是那麼的安靜,安靜得我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安靜得自己彷彿成了小說的作者,正坐在福貴的身邊,聽他講述他自己的故事!小說的畫面就在我的面前,畫面只有我和他,我是那樣安靜地聽着,聽着他繼續講下去。我的心也隨着福貴的講述,有着一種和主人翁同呼吸,同命運的默契!故事是那麼的感人肺腑,使我的心隨着福貴的講述,越來越緊張,越來越難過。可以說我是含着淚聽他講完他的故事的!

  《活着》這部小說的詞藻並不華麗,語言也不優美,對人物的心理和外貌描寫並不細膩,但就是因為這些,該小說是那麼的樸實,因為它的樸實,使你不得不為作者對小說的選材,對人與人之間親情,對人的命運和中國近現代歷史對人命運的主宰和影響等等,有一種抽心的痛!看這部小說時,我能聽到我的心在動,看完這部小說后,我能感覺到我的心在痛!對我個人的影響從我看完這本書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減退,更沒有消失過!一部小說用平實的語言去表達作者的感受往往比用華麗的語言去表達更難,但這部小說的作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一個農民坐在田埂邊,用農民特有的樸實向作者講一個故事,而作者用轉述的手法把這個故事告訴我!我是那麼認真,那麼專註地聽着,彷彿也成為了福貴家的一員,只是幸運的一員而已,因為我還活着,還在思索着,我不清楚在思索什麼,也許是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在思索什麼,所以就一直這樣的思索下去吧!

  看完《活着》后,並沒有去譴責,控訴這個社會,因為我已經沒有力氣了,更多的是對福貴的尊敬和仰慕,社會顯得是如此的渺小,主人公是如此的高大!曾經看過海明威寫的《老人與海》,當時這部小說給我的感觸已經很大了,但當閱讀了《活着》以後,那種原本對《老人與海》的感觸卻蕩然無存,轉而為之的是對《活着》的痛楚,痛得是那麼的深,那麼的愜。我驚嘆的是主人公如此強大的生命力,這裡的生命力不是指主人公在沙漠或雪地那樣惡劣的環境中,能夠堅強地活了下來,這裡的生命力是指主人公在失去了全家以後,依然這樣地活下來,活得這樣的樂觀。有時精神上的生命力頑強比物質上的更可貴,更艱難!福貴不是不愛他的家人,他太愛了,因為他們,他一直這樣地活着。家人一個一個在他的身邊慘死,他痛苦過,哭泣過,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放棄繼續活下去的勇氣!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這部小說叫《活着》的原因吧!

  主人公的家人都死了,他依然活着。他買了一頭老牛,也叫福貴。福貴同人性,福貴為福貴耕地,福貴給福貴講他以前的故事,福貴和福貴一樣的老,但他們一直這樣的活着!我彷彿在深夜看見,福貴和福貴漸漸的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方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而漆黑的深夜象風一樣飄蕩,老人唱到:少年去遊盪,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我知道黑夜正在轉瞬即逝,黎明從天而降了!或許這就是命運的所在吧!

您正在瀏覽: 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網友評論
余華的活着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