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快樂的大腳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作者王小波又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書中有一篇寓言式雜文叫《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他用那頭豬影射自己,在嘲諷中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無視生活的設置,要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這隻特立獨行的豬與其他家豬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着山羊一樣的敏捷,還和貓相似,喜歡到處遊玩,不喜歡被關押在圈裡。而且這隻豬有着它獨立的思想,在選母豬這點上看,它的愛好和思想都與其它豬不同,對於同一個圈裡的母豬,它覺得這些母豬被過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還又臟又臭,它就到村寨里去找母豬。它還會模仿各種聲音,特別是汽笛聲。但這個汽笛聲也給它帶來了災難,由於學汽笛叫因此誤工擾亂工作時間表,於是,一場殺身之禍從天而降。但是這頭豬並沒有在槍火下死,而是逃逸了,最後逃出村寨,到林子里獨立生活,還長出了獠牙。作者沒有安排它死,而是活着,並且是特立獨行地活着,永不征服地活着。這個的結局,是作者的理想:在他人安排的生活中,不能失去獨立的思考和靈魂。在生活的磨難之中,不能滅失掉人性中那些美好的東西---正義、善良,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數”,因為沉默造就了怯懦的人,沉默造就冷漠的人。

  看完《沉默的大多數》,我立馬理解為什麼王小波在文學界享有那麼高的聲譽。他的確是個很有思想的人,而且敢說且擅長說。剛讀完這篇雜文會感到比較生澀,還好對“話語”這個詞尚不陌生,因此逐漸體味到文章的深度。自以為是理解了小波繞着彎子想表達的思想和觀點,於是在讀畢獲得閱讀的滿足。

  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是對社會權威的對抗和批判。他所質疑的是年幼時期的我曾困惑過的,但那時我的質疑卻未堅持下去,最後隨波逐流,屈服於社會權威及沉默的大多數。小波談到“毛主席語錄”、“十六條”、“五講四美”等,可現今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等各種場合里不都充盈着我們習以為常的類似話語么,比如官話、套話、場面話。這就使我想起一些正在政府機關做公務員的同學朋友,他們每天撰寫文件及領導講話稿,這不都是話語的捐稅么?我們現在高談闊論“人權",人權就應“以人為本”,即要尊重人,關心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喪失了基本話語權的人們又如何全面發展?

  不合理的東西存在於我們周圍,一代代的人不是想到改變它,而是被其馴服,對其視若無睹,逐漸轉而惶恐和壓制對現存不合理的反抗。人們只看到手腳戴上鐐銬的痛苦,卻意識不到思想被戴上枷鎖的更大可悲!

您正在瀏覽: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網友評論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暫無評論